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谁左右汽车市场?

    2004-08-06 09:14


    财经/Michael J.Dunne  



      中国的汽车市场仍不成熟,“跟风”仍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使市场时而上行时而下跌

      2004年的第一季度, 汽车公司老总们对记者愉快地说: “没错, 中国确实存在产能问题。” 那时,产能
    不足真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三个月后,景象已大不相同。一些工厂以酷暑为由放缓了生产,另一些在调整下半年的生产计划。2002年3月以来持续飙升的购车热潮看来正在冷却。至少在现在看来,购车者已逐渐失去了兴趣,连大幅降价似乎也难以重燃消费者们的热情。

      经销商们还无法习惯这种逆转。第一次,全行业库存超过了20万辆,相当于一个月的销售额。此外,销售渠道仍积压着难以统计的存货。即使最畅销的车型也受到影响。3月份,购买本田雅阁和飞度的消费者预付款后还需要等上六个月,现在提车只需要几周、或几天。

      顾客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汽车业老总们百思不得其解。

      观察家们归咎为政府防止过热的措施。4月底,所有银行接到指令:“收缩借贷!”经销商难于获取新营运资金,订货、培训以及促销攻势随之捉襟见肘。消费者方面,调查显示6~7月份从银行贷款买车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5%。但这全是消费贷款的问题吗?

      其实不然。首先,销售势头早在今年3月就开始放缓,当时政府并未着手控制过热。其次,贷款购车的比例从2003年7月就开始持续下降,到去年年底,这一比例已低于20%。换言之,六个月前10辆卖出的车中超过八辆都不依靠贷款,现在怎能抱怨银行?

      我的中国同事经常用一种近乎斥责的语气提醒我:“不要拿中国消费者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相比!我们是不一样的!”我现已谨遵“教诲”:虽然中国和外国的顾客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但确实有不同之处。

      中国消费者的独特之处,我称作“跟风”心理。

      加入WTO,为中国带来了“购车热”。2002年开始,消费世界级汽车的门槛突然降低。无孔不入的宣传将热潮推到了一个更狂热的状态。

      一份全国性调查显示,在2002年~2004年上半年购车的消费者中,有70%的人是第一次买车。这个数据表明:中国人确实刚经历过一场购车狂潮。首次购车者占高比例的情况表明:高增长将很难维持下去。在一个有活力的市场,换车者的数量与首次购车者应大致相当。

      由此看来,2002年~2003年间的购车热潮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压抑已久的购买欲望得到了释放。个人和私营企业已有足够存款——当WTO为他们带来了空前多样的选择时,需求便迅速爆发。

      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井喷”会到什么程度?乐观的看法是,尽管2003年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市场很快就会重新出现较为强劲的上升。

      对应观点指出,购车人口在中国仍不成熟的经济中并不坚实。这不是消费群体的问题,而是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持续平淡,直至再次购车者有规律地出现。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担心市场衰退。上半年,总需求增长仍然达到29%。但因为车商们早早地为另一个增长创纪录的年份做足准备,很多公司会发现自己突然被大量库存所困。

      淡市中,竞争会比市道好时更残酷。中国也不例外。各厂商正在改变的市场份额便是明证。有讽刺意味的是,最老牌的合资公司受市道低迷的冲击似乎更严重,销售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首当其冲的是上海大众,该公司2004年6月销售24000辆,占市场15%。

      在淡市中获益的则是中国消费者眼中的新贵——本田和现代。广州本田6月市场份额悄然攀升至12%。最抢眼的莫过于北京现代,该公司2003年开始投入整体生产,去年售出5.1万辆索纳塔。而在今年的头六个月,销售额已达5.6万。

      关于中国购车者的调查显示,大多消费者仍是凭感觉来做出购车决定。对他们而言,产品、品牌的新鲜感似乎比零部件、服务和品牌认知度更为重要(这可能是“跟风”的副产品,有一天,中国消费者也许会更关注汽车整体价值)。

      上一季度所显现的变幻无常的市场需求,以及变化着的市场份额都提醒我们,中国的市场仍不成熟,“跟风”仍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使市场时而上行时而下跌。

      年初起,一小部分有远见的消费者开始反思前期的购车狂热,这同样引起“跟风”。人们从原来认为“必须买车”,开始寻思:“现在好像没有人买车,我真的需要车吗?”

      今年的需求相信仍会升至250万辆,增长19%。这个预期的理由是,目前的紧缩政策和消费者的反思心理会在秋凉时放松。■

      作者为亚洲汽车资源公司(ARA)董事长,ARA是一家专注于亚洲汽车市场的专业咨询公司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25,576, 栏目计数: 4,919,02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