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追思:邓小平留给我们的经济遗产 2004-08-19 22:1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他身后没有纪念碑,却在人民心中留下永恒的丰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一位平民化的伟人,一位三上三下“打不倒的小个子”,一位成功领导13亿人民对现行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第二次革命”的领袖,一位使中国巨轮告别经济濒临崩溃的时代走向持续高速成长方向的舵手。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谈,在与现实的接触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推动历史的进程,这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为生动的工作方式。邓小平直来直去的表白,讲话十分干脆,不拖泥带水,切中要害。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百年诞辰,邓小平离开我们也已经七年了,他所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将在温饱中多摸索许多年。富裕起来,使中国人缅怀邓小平。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倍感自豪、充满信心的同时,越发对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充满无限的思念和爱戴。 百年小平跨越了时空和生命的界限,在人类的政治和思想宝库中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邓小平的经济遗产不仅属于中国,属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也属于全世界。 邓小平是一个伟人,伟人也难免失误。那么盖棺论定,我们应当为邓小平几开?这个问题也许要留待子孙后代来回答,因为我们至今仍在邓小平的宏伟蓝图下前进。我们将世世代代分享邓小平留下的政治经济遗产。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改革开放是为中国制订的基本国策。也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是对邓小平理论最简单的概括。邓小平“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是要承受极高的风险,并可能付出巨大代价的。 从没有电视机到一家几部彩电,从自行车大国到汽车大国,从按级别分房到人人可以买房,可以买公寓别墅,从一辈子不开洋荤到人人可以出国旅游经商留学移民投资。一个温饱的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小康的中国,一个奔向全面小康的中国,一个奔向中等发达国家的中国。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邓小平倡导的改革,明确提出中国也要搞市场经济,中国很多方面要跟世界学习,包括后来的入世,在经济、技术上已经与世界一致了。 邓小平在深圳国贸大厦说到:“判断当前在我们国家这么多是非,判断的标准就是三个方法,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只要符合这三个有利于就是对的,不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就是虚无缥渺的争论,是空想式的争论。” “三个有利于”是将原来延续四十多年以政治路线作为判断是非标准,转到以经济生产力、人民富裕、国家实力等等可以把握的直接促进国计民生为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对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升华。当前应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等几个焦点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本身就是理,确认了这一条,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邓小平的讲话里,始终围绕着一个主线:发展。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综合实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如何发展?发展仅仅是经济的增长、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增长,还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呢? 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念。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将发展作为前提来谈的。科学发展是“发展是硬道理”的继续发展、层次递进,这几年我们的发展,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我们破坏了环境,我们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都是需要科学发展观解决的。 邓小平所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有着“等贵贱、均贫富”传统的中国,在普遍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心态的中国人中,是划时代的振聋发聩之声。 正是这一伟大的构想激发各个层次人民的创业热情先是农民,改革也是从农民开始的,继而是无业游民、工人、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在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发生了一幕幕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生动故事。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榜样作用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小康。可以想象如果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区差极大的国家,让13亿人民在致富路上齐步走,大家只能象筐里的螃蟹那样你夹着我我钳着你,谁都别想富起来。 当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所带来的两极分化,也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共同富裕”是古往今来所有人类文明追求的思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绝对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异议,包括现在生活状况不太好的中国人也不会太有异议,但是让那些人先富裕起来,通过什么方式富裕起来,这个是值得讨论的。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怎么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呢?邓小平又提到两个大局思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当然不能用1958年“吃大锅饭”那种方法了,可以通过支付转移、财政税收等方式方法,加强东西部的开发,小平同志还说那时是一个大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但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于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正等,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邓小平的在二十世纪未实现小康悄悄取代了周恩来的在二十世纪未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很清楚,即使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为参照,“四个现代化”至少要到建国100周年才可能实现。尽管实现小康是一个大大缩水的目标,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倒退十几二十年,小康只是一个虚幻数字符号,今天小康成为亿万中国家庭生活巨变的写照 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把数以亿计的农民变为市民。中国城市家庭家用电器普及率初步与发达国家接轨,下一个接轨的将是汽车、房地产。 小康是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的寄托,也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的寄托。小康前面加了两个字,成了全面小康。 今天我们无法考证当年邓小平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他心中想的是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其中有可能包括知识分子,既然邓小平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掌握第一生产力的知识分子,在冲破思想枷锁后,理所当然可以成为致富先锋。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但是小平同志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中国知识最密集的中关村,出现了一大批由知识分子下海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比如联想、方正、四通、用友。我们也看到了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知识精英的大名,比如丁磊。 留法勤工俭学,时年16岁 抗日初期,33岁 1936年,邓小平与战友在一起 1937年,邓小平和战友合影 1938年,邓小平与129师领导人合影 1939年,邓小平卓琳在延安结婚 解放战争时期,43岁 1945年,邓小平刘伯承两家在河北武安县 1948年,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 1949年,邓小平在前线部署渡江作战 任中共中央总书记,52岁 邓小平70寿辰时与家人的合影 1986年4月,邓小平和孙女在中南海散步 中共13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月,邓小平和家人在深圳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一种没有先例的尝拭。当代中国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把其定义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没有先例,邓小平鼓励大胆试,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表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在邓小平支持下,深沪股市没有被争论扼杀于摇篮之中,并在十年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股市一百年的历程。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胆子要大一些。邓小平同志对广东的殷切之情体现在字里行间。 当时小平同志鼓励深圳的同志,对闲言碎语不要怕,就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做事情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都不敢说这个话。搞改革开放,没有一点闯劲不行。他说:搞改革开放,办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有人反对。要允许看嘛!现在已经不是允许看的问题了,而是要大胆地闯。 邓小平说: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条源于四川农谚的60年代邓小平名言,70年代曾遭批判,被追究黑猫白猫到底哪个姓社哪个姓资? 邓小平90年代推出新版猫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时,也一再强调对股市之类东西不争论姓社姓资。其实,一是争也争不明白,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二是争也没有时间。中国太穷了,中国要争分夺秒地发展。没时间空谈。当然,这里发展不限于经济,包括政治、社会、文化,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除了发展,别无选择。 邓小平最具魅力的是他的务实精神,他的思想十分开放,愿意对新事物进行试验,如果行不通,就再尝试其它方法,从不让本本上的东西束缚自己的手脚。他的灵活性和勇于改革的精神简直令人吃惊。 在国贸大厦,小平同志前后讲了30多分钟。谈到证券、股市等问题时,邓小平表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经济过热、效益偏低……适逢全国进行信贷、基建压缩,深圳的一些建设项目因资金拮据不得不中途刹车。一些外商以为中国特区政策要变,相继抽资。邓小平再次以过人的胆略和智慧,坚定地指出:“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深圳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这两句话并不矛盾。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上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自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大决心更需要配合邓公之言那样的大智慧。 百年小平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今天,当我们以审慎的眼光重新打量和审视这位对二十世纪的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历史责任连接在一起的政治家的形象,是一个其思想深邃、久远地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思想家的形象,是一个其智谋与气魄牢牢地占据了国际舞台的战略家的形象。 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一国两制、改革开放、韬光养晦、绵里藏针、三上三下、四项基本原则、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留下的经济遗产政治遗产,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不仅属于昨天,今天,也属于未来。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才作为“对世界事务影响最大的人”,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有学者说,全民族追随一个脑袋思想的时代已经终结。这是邓小平留下的最大的政治遗产。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