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投资者质疑询价制 机构会否联手操纵定价

    2004-09-02 08:48





      聚焦IPO询价制

      IPO询价制度真的是利好吗?投资者质疑———

      前日涨了,昨日又跌下来,IPO改革究竟是不是利好?市值配售会否取消?机构有了更大话语权,又会否出现联手操纵价格的问题?市场重心会不会进一步拉低?……新股发行拟推行询价制度的消息见报以来,很多读者都通过多种渠道向本报记者反映他们心中的疑惑,就读者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我们综合了多位业内人士的意见,估读者参考。

      1、是否是出于救市目的?

      金元证券赵兵:此次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显然不是出于救市的目的,而是出于推出市场化发股方式的一种需要。同时,为保证新老政策的衔接和保证公平、公正,在《通知》正式发布前,暂不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可见,“暂停新股发行”只是新政策出台前的一个必要过程。而且,从证监会安排征求意见的时间截止到9月5日这种紧凑的时间安排来看,证监会显然不愿意把“暂停新股发行”的时间拖延得太久,市场各方回旋的时间和余地都非常少。

      2、谁是新制度的真正受益者?

      国信证券刘然:新制度一旦实施,受益最多的应该是承销商和基金,前者会降低承销风险,后者既可大大提高在发行定价中的话语权,又可利用现金充裕优势在申购中占得先机。

      和讯信息文国庆:这种方式能否保障投资者利益,还要看实施细则。假定市场化定价细则比较公平,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也不能当利好看待,因为在一种力量均衡和充分理性情况下确定的发行价格会出现涨跌各半的情况,其本身是一种中性的信息,不应当作利好看待。

      3、市值配售会否取消?

      和讯信息文国庆:一旦实行新的定价方式,其合理推论是“按市值配售新股”的制度将被取消,转而采用现金申购制度,这对于那些长期持有蓝筹股并从新股配售中获利的投资者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4、二级市场重心会进一步拉低吗?

      兴业证券吴震潮:按照市场询价机制发行的股票,其市盈率及市场定价相对于现有股票来说将普遍偏低,未来二级市场的股价重心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出现向一级市场接轨的趋势,市场重心将进一步下移。

      华夏证券董晨:我觉得这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本身互相有竞争,这种竞争价格太低,按发行价你得不到新股,谈不上在二级市场获利这样一种可能性,最关键还是互相之间竞争,包括发行人跟机构投资者之间竞争以及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相互竞争。

      5、会否出现发行人与机构联合操纵价格行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我们要特别注意监管,如果制度有缺陷,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之间可能出现市场操纵行为,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也一度施行过市场定价,出现过88.69倍天价市盈率,最终还是损害其他中小投资者利益。

      华夏证券董晨: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我觉得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如果要改变,避免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要求机构投资者获得申购权力以后,必须得有时间进行股价鉴赏,这样股价联盟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同时可以规定下限,现在规定上限,比如说发行4个亿不能超过20%,我想规定下限不能低于10%,这样至少会有一些机构投资者愿意真的掏钱来买,我想他自己掏的钱肯定不会把这个价钱推得特别高。(王筱/四川金融投资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44,542, 栏目计数: 4,920,49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