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四大软件园浮沉---一部中国软件产业园的警世历史

    2004-09-14 08:50





    ● 齐鲁和创智算了最中规中矩的,但它们所在城市(济南和长沙)的软件产业,却都远远落后于一线城市

    ● “东大软件园”这张国内第一家软件园的牌子,则成了东软集团私家院子里煊赫的门匾,至今也没有孵化出一家企业

    ● 西部软件园则沦落为“中国科技第一骗”宋如华疯狂玩弄空手道的第一副道具


      四大软件园中,东大软件园是唯一一家不承担孵化功能、并且不接纳没有资金和业务往来的软件企业入驻的园区。这一直接结果就是,东大软件园几乎可以与东软集团划等号。

       在体制上,东大软件园早已脱离地方政府的约束,这也许就是东大软件园的迅速崛起的潜在动力。

      但从企业建园的角度看,东大软件园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个体、一只“独雁”,在如何带领“群雁”飞行上并无建树。在迈向软件园这个优秀群体的路上,东大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研究国内第一家软件园东大的独特发展模式,就有着格外的意义。  

      四大软件园中,齐鲁软件园曾是唯一一家由政府主导并全权管理经营的软件园,但几年内收获的却几乎只有园区内疯长的荒草。一直停滞不前的齐鲁软件园开始创造性地尝试企业化运作,期望突破政府主导下的尴尬僵局。  


       位居济南市东郊的高新区却仍然是一片荒无人烟。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政府主导的软件园工程也似乎成了济南高新区的一个“鸡肋工程”,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齐鲁软件园除了高新区“赠送”的一栋白色办公大楼(现齐鲁软件办公大楼)外,似乎并没任何起色。

       政府的角色从主导变为扶持,软件园的角色从管理转为服务,管理体制上陆续突破约束,二度出发的齐鲁软件园开始焕发勃勃生机。但希望更进一步的齐鲁软件园,却不得不为如何挤身“国家级软件出口加工基地”而殚精竭虑。

      齐鲁艰难前行的阻力在于:政府舍不得放手软件园,软件园不敢脱离政府。这种“游走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经营模式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国软件企业在政府资源与市场竞争之间瞻前顾后,缺乏“下山”一搏的勇气的现状。  
      

      湖南软件业几乎是自生的,当年几乎全国各地的电信部门都见识了这支以创智为代表的湘军的生猛。

       软件园成立了,政府开始捧场了,但这只队伍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熟悉的节奏,吹泡沫者有之,出逃者有之,地域劣势等问题愈发突出。在面临困境的湘军必须进一步自强的过程中,政府究竟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已是长沙软件园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近两年来中国软件业整体低迷的遮羞布下,尚能稳定整体业绩的长沙软件园存在的市场问题似乎被掩盖了起来,但长沙软件企业面临的实际市场隐患远非“软件业的整体低迷”能够概括。

       目前,摆在长沙软件园面前的问题有:如何扭转地域劣势,支持企业与发达地区进行更多人才、资金交流;如何加强对软件企业的市场引导,完成湘派软件有竞争力的是市场布局;如何实现软件园自身市场化工作的改革,挖掘软件园除“房东”之外的深层意义……



       软件湘军----自强,还是自灭?   [



       西部软件园不仅没有孵化出一家软件企业,甚至也没有生产出一款为人所知的软件产品。自始至终它都是宋如华大玩空手道的道具,而且是他的第一副道具。从1999年起,宋如华在各地大搞软件园以圈地、圈钱,其中的经验都是来源于此。


       当宋如华在2000年的西部论坛历数四川、成都皆不适合IT企业久居的客观理由,并有意将总部迁至上海时,四川方面隐隐感到将西部软件园“押宝”在托普上面是一个错误。

      泡沫越吹越大,但总有破的时候。2002年,在放出一颗“面向全国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大“卫星”后,西部软件园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开始褪色,2004年,无力回天的宋如华出走美国,他的“托普经济帝国”轰然倒塌,西部软件园也仅剩下一个空壳。


       目前,当地政府为了保住西部软件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牌子,正在积极筹划,将西部软件园的核心转移到成都市高新区创新中心,以“借尸还魂”。  


       西部软件园究竟能不能迎来重生?  


      联想到做网站时的亲身经历,我认为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为什么没有政府任何资金、政策支持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能够在六、七年时间里就完成了成人过程,而且是中国所有行业中与国际水平差距最小的一个;而软件业获得了从上到下的扶持却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整个行业对政府扶持的依赖程度并未减轻多少?――点击科技总裁 王志东

       “现在还没看到哪家软件园真正实现了公司化运作,多多少少还是政府行为,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软件产业还是国家扶持的产业。”――南京软件园管理办公室项目主管 黄强

      以我们多年的产业研究和经验,我们可以非常负责任、非常有信心地作出这样的预测:3--5年以后,中关村在中国 IT 业的领导地位将基本丧失殆尽,因为中关村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因为产业环境的异化,已经濒临枯竭!中关村依然追求“大而全”的无特色模式,无法真正切入全球市场。不进则退,中关村的命运已经注定!这不是我们的危言耸听,如果中关村依然不为所动,沿着目前错误的方向继续前进!――摘自方兴东《中关村失落》  




      对于散、乱、差,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最低端的我国软件业,跨区域、大力度的整合已是当务之急,但四处开花的软件园和随之而生的本土利益,必然会像一道道深沟浅壑,阻碍产业资源的有效率流动、整合。

      计划经济年代,钢铁业和汽车业布局不合理,攀枝花钢铁公司和二汽的教训惊人,在走向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今天,软件业是不是要重蹈前两者的覆辙?长此以往,谁真会指望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能长出个微软、SAP?

      四大软件园沉浮(成长)的轨迹各异,解读它们的故事,是想探讨:在新经济代表的软件业中,政府该演的究竟是怎样的角色,中国的微软能不能在规划中产生?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785,721, 栏目计数: 5,430,379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