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接轨论”迷雾 2004-09-15 20:12
证券市场红周刊/李志林 2001年,从海外引进的专门负责整顿中国股市的人士说:"股市只有一个标准,即国际标准"。从此,中国股市陷入了"接轨论"的迷雾。 一、找错了市盈率参照系。3年来,中国股市的股价和市盈率 进入了"快速接轨道"。时至今日,还有人主张:"向15倍市盈率看齐"。管理层非但不反思恶性圈钱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反而试图以更低市盈率确保新股畅通发行。 我认为,从政府、管理层、交易所,到基金、机构、券商,再到广大投资者,都上当受骗了,即用国外成熟股市成份指数样本股的平均市盈率掩盖了其综合平均市盈率,用国外成份指数样本股市盈率作为裁定中国股市综合平均市盈率的标尺,把不同的参照系划等号。 其实,将当今中外股市两个市盈率进行分别的比较,结果则是令人惊诧的。附表所示,今日中国股市的两个市盈率比成熟股市的市盈率还要低。希望已与7个成熟股市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上交所定期将中外市盈率分别比较,公诸于众,以正视听。 二、恐惧QDII。近期,每当QDII消息传出,市场便惊恐不已。其实,每个国家对定夺股价高低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美国股市巴菲特旗下的哈撒韦股票股价高达9万美元一股,纳市的中国股网易、新浪、搜狐今年也高达50-70美元一股,美国也实施QDII,难道美股就因此而下跌? 再看日本股市,历史长达100多年,早已实施QFII和QDII,但其市场的两个市盈率高达38倍和100倍,日本投资者并没有因有机构资金投资中国和香港而胆颤心惊。在这方面,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显得极其脆弱。 三、膜拜香港"仙股"。有很多人动辄以香港股市有许多"仙股"为由,认为中国股票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殊不知,香港的许多"仙股"是经拆细,是以1角为面值的;有的则是经过无数次的送股,或现金分红,尽管现因亏损、净资产为负值或微利,股价仅几分钱,但股东早已收回了成本,正在等待资产重组、收购兼并,也仍然具有价值。 中国股市2/3为低成本的非流通股,1/3为高成本的流通股,在今后解决股权分置时流通股理应得到补偿,因此,中国股市绝大多数流通股不可能向香港的"仙股"看齐。上述三个"接轨"中的误区,有的是盲目国际化过程中的错位意识,有的是信息失盲、舆论误导所致,有的是为加快圈钱打掩护,同时也不排除某些人推倒中国股市、乱中取利的恶劣企图。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