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绩优成长 机构最爱 2004-10-14 08:20
记者 王维波 根据沪深两个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开始在季报中披露其前十大流通股东。这样,投资者可以结合年报、半年报中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情况,跟踪掌握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变化。 目前已披露的两市7家上市公司季报中,通过对比分析其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可以发现,绩优和成长性仍是机构投资者的所爱。7家公司中,业绩大幅增长的烟台万华、国电南瑞以及绩优的五粮液、金融街等4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基本被机构投资者包揽,而另3家经营业绩相对欠佳公司股东则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可以说,价值投资理念仍是市场主流。 长盛基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监梁建敏认为,优良业绩、有较好成长性仍是机构投资者的第一选择,这样的投资理念不会发生改变,能够改变的只会是投资组合上的调整,比如剔除一些成长性下降公司的股票,增加一些成长性上升公司的股票。 不过,从数据看,金融街所表现出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该公司几年来业绩优良,并保持了快速增长。在利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平。但三季报表明其股东总数比半年报增加了16.9%。对此,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王德勇认为,这可能与一些机构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组合规定有关。因为金融街增发在即,并将对老股东进行配售,这样一些机构所持数量将大幅增加,可能超过其内部投资组合所允许的比例。所以,相关机构不得不减持。同时据王德勇分析,金融街今年第四季度仍会保持良好的业绩。巨田证券研究所倪铭则认为,金融街作为高成长股,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也有良好的表现。一段时期以来,已积累了较大的升幅,在前期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不排除一些机构派发获利从而减少持仓量。 另外,在这7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期末股东数量有所减少,其中减少比例最大的是烟台万华,三季度末股东总数是2100万户,比半年报时的24391户减少13.9%。而其它公司股东户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见机构的持仓愿望较上一季更为强烈。 季报披露 要扎实不要懈怠 实习记者 贺桥 截至昨日,共有*ST金马、宝丽华、金融街、国电南瑞、五粮液、*ST延路、烟台万华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第三季度季报,其中沪市2家,深市5家。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公司季报披露工作顺利,但是也有个别公司的表现难令投资者满意。 按照交易所对有关业绩变动方面的要求,烟台万华、*ST金马和*ST延路三家公司在季报中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告。其中,烟台万华预计,由于产品市场紧俏,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上升,公司全年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ST金马和*ST延路预计2004全年度会继续盈利。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2003年修订)》,公司应编制季度报告的附录部分,该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7家公司的季报都编制了附录部分,但是烟台万华季报的附录部分没有利润表,尽管公司已按规定在季报正文中披露了利润表。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ST金马作为首批披露季报的公司,季报披露工作出现了明显疏漏。该公司在向巨潮网上传关于季报电子文档时,将本来只有0.029元的每股收益误写为0.29元,扩大了10倍,致使投资者十分疑惑。虽然公司股票在季报披露当日停牌,次日发布了澄清公告,没有给投资者带来直接损失,但是公司季报披露出现如此严重失误,还是令投资者颇感遗憾。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很一件严肃的工作,是公司对投资者的汇报;作为普通投资者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渠道,定期报告尤其应该受到特别重视。交易所也规定,上市公司在季度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后,应立即召开董事会,依法履行季度报告审议程序,并且要求公司将一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并盖章的公司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报送交易所。*ST金马赶在首批披露季报,却将每股收益这么重要的财务指标,因为工作失误扩大了10倍,实属罕见,令投资者不得不怀疑公司对待季报披露的态度。 据统计,今年半年报有近70家公司发布了“补丁”公告,加上这起*ST金马事件,足以说明一些公司对待定期报告的懈怠,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以维护信息披露的严肃性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