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回复投资者询问金凤科技(002202)和轻纺城(600790) (2008-05-17)
  • 回复咨询600460 (2006-05-08)
  • 回复zjgzh (2006-05-05)
  • 回复zlpzb (2006-05-05)
  • 回复张东成咨询580000、600328和000718三个股? (2006-05-05)
  • 回复caihua咨询之个股 (2006-04-22)
  • zhuan shi来信 (2006-04-22)
  • 答复nick咨询000930 (2006-04-20)
  • 再度回复bz600555询问580995 (2006-04-20)
  • 答复bz600555询问600970 (2006-04-19)
  • 新一代手机技术完全解读:什么是3G (2005-11-01)
  • 成功的捷径是成熟完善自己 (2005-10-11)
  • 技术过硬心理才能过关 (2005-08-12)
  • 权证的基本知识 (2005-08-10)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读者来信 >> 公开信

    主力寻踪:揭开QFII的神秘面纱

    2004-10-17 16:30


    作者:Generalissimo  整理人:慕容龙城◎■】〓〓>z  
      结论:QFII投资最重要的两个前提:
      立足于中国宏观政策,站在国际市场高度买入价值被低估的品种:
      1.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越跌越买,低买高卖,坚持自己的长期理念不追涨杀跌。
      2.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比较,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品种,如中国的可转债、折价在25%以上的封闭式小盘基金。
      3.从国际市场比价方面,不买不含H、B股的A股。
      4.从国际经济的高度侧重于行业方面的调研,看好我国的市场,不看好我国的科技。
      国际化的选股思路
      虽然QFII在9·14行情中无所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2003年的行情中所倡导的价值投资还是让它笑得最为灿烂。2003年7月9日QFII第一单买入四家A股公司股票,它们是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与宝钢股份,当时的点位是1500点。这4只股票中对于宝钢它成功的完成了获利了结,对于中兴通讯它在二季减仓之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大举增仓。而这三只股票自去年7月9日只有外运发展跑输大盘,它的第一单的成功率为75%。这说明它虽然在短线运作较差(9·14行情跑输大盘),但在长线(持股一年以上)运作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
      从QFII减持宝钢以及二季增仓情况来看,它的投资理念打着鲜明的宏观政策烙印。2003年重工业以及和重工业相关的具有天然垄断性的矿产资源类行业被QFII看好而贴上“金字招牌”,其中盈利和管理双佳的龙头企业得到重点关注。如2003年瑞银大手笔买入宝钢股份,6个亿、8700万股、第一大流通股东,确实让人看到了QFII对中国工业化的信心。但2004年,基于宏观紧缩政策的经济背景,QFII开始关注港口运输等与消费增长直接相关的行业。第一波士顿在中期策略报告中就曾指出,今明两年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大。建议对钢铁、有色、水泥、机械等周期性行业重新估值,除抗周期性好的龙头企业外,短期内给予回避,而对于消费品行业给予积极推荐。
      从股本结构角度看,QFII增仓的大多是流通股本在1亿以上的大盘股,但有一家次新股黑牡丹流通盘较小,黑牡丹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出口,估计QFII可能在国外调研看中了这只股票,并且它重仓股里只有黑牡丹在9·14行情中涨得最好。
      另外有两点值得注意的是,QFII似乎并没有看好中国的科技股,虽然2003年末,在中信国安、大唐电气的年报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但在2004年中报中已经看不见其披露QFII的踪迹。想来外国人相中的并不是中国的科技而是中国的市场。再有QFII对待有色金属的态度也令人回味,它们在二季减持了山东黄金、中金黄金、吉恩镍业,看来QFII可能更多的是从国际的大气候决定了仓中有色金属的命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重仓股中难觅像中石化、中国联通这样含H、B股的A股踪迹,特别是QFII对待拟增发H股的中兴通讯的态度上也比较曲折。在今年上半年,瑞银在二级市场上悉数抛出中兴通讯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摩、德意志银行分别重仓吃下了2126万股和1741万股的流通股,成为前两大流通股股东。而QFII对待中兴通讯的态度很可能与中兴通讯在增发H股方面有关,瑞银抛出中兴是担心增发H股,而大摩、德意志又增仓中兴可能是基于中兴通讯不会通过增发H股议案的良好预期。
      看来,A股与B股、H股的比价效应,降低了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目前有87家上市公司同时发行A、B股,还有27家公司同时发行了A股和H股。从绝对价格上看,A股股价最高,B股次之,H股的价格最低。如果外资投资A股市场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那么他完全可以通过买入B股或H股的方式进行,为什么一定要买入高价格、高市盈率、高风险的A股呢?看来QFII每一步都是站在全球的角度来指导自己在中国的投资。
      钟情转债 稳中求胜
      QFII进军中国市场似乎并不是只为A股而来,它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似乎更钟情于可转债。据可转债上市公司上半年公布的十大债券持有人统计结果,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容量仅25只、流通市值200亿元的可转债市场,QFII在沪深可转债市场上合计持有的可转债面额达到13.39亿元,较去年年底猛增45%。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可转债十大持有人的QFII主要是瑞银华宝、花旗环球金融和摩根士丹利。其中,花旗环球增仓的速度最快。今年上半年,其持有的可转债面额为8.31亿元,几乎较去年增加了1倍。按照追加后的2亿美元投资额度计,其在可转债市场上的投资大约占去了50%左右。在投资品种的覆盖面上,在公布半年报的可转债上市公司中,共有19家公司在十大转债持有人的名单上出现了QFII的身影,占比例达到86%,比去年底上升了18个百分点。其中,有8家可转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持有人为QFII。瑞银华宝成为水运转债和西钢转债的第一大持有人;花旗环球则成为桂冠转债、华电转债等6只转债的第一大持有人。
      那么QFII如此钟情可转债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可转债的吸引力在于风险小。在过去数月股市低迷时期,可投资的其它领域——企业债、国债及基金均哀鸿遍野,只有可转债顽强抗跌。特别是在外管局指责部分QFII不作为后,投资可转债成为了QFII在市场低迷时期的最佳策略。
      其次,兴业可转债混合型基金经理杜昌勇曾说过,在一次与索罗斯的交流中,杜昌勇介绍中国可转债市场的情况时,索罗斯发出这样的惊叹:“中国的可转债被低估得不可思议。”看来QFII基本认同了索罗斯的观点。因为中国的可转债一般由四大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担保,
      如果发行人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恶化,不具备偿债能力,担保银行就要承担偿还责任。而且一般有票面利息,平均年利率在2%左右。在股价持续下跌后,发债公司还会修正条款,下调转股价格。与之相比,海外30%的可转债为零息,信用等级远不如国内可转债,且一般不会有如国内公司那样优惠的条款修正情况。看来,在对待可转债的态度上QFII又一次站在全球的高度上看待问题。
      其三、可转债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通道。在股市行情低迷时,QFII可以赚取利息,在行情好时,他可以换成股票完成更大的套利。并且从我国已经到转股期的股票来看,它们几乎全部推出送转题材并得到炒作,呈现出慢牛的走势。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不希望在债券到期之日向持有人偿还债务,而想尽办法让债券持有人在转股期转为股票。因此上市公司常常想尽办法,或联系庄家或自己出题材出利好来配合其二级市场的炒作。这些股票一般在半年甚至两年以上的时间内缓慢地走上升通道,以规律性的赚钱效应来吸引债券持有人换成股票。
      除了可转债,QFII在其它投资品种上也是四处出击。如“五一”前后,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交易所市场)饱受了剧烈下跌的痛苦煎熬,许多券商纷纷“割肉”抛出债券;而与此同时,QFII却大举在低位购入人民币债券,并通过人民币“远汇”市场套利获得不菲的收益。
      此外,上半年QFII也对封闭式基金进行了大幅加仓。例如,瑞银以持有11家封闭式基金约1.78亿份成为投资封闭式基金的QFII“老大”。市场人士分析,QFII选择的封闭式基金多数都是小盘基金,其中大部分基金的折价率超过了25%,具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无论是可转债、债券还是封闭式基金,QFII都是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寻找中国市场较国际理念明显低估的品种,其立足于长线投资、等待价值回归的投资理念不言自明。虽然在9·14行情中它在股票市场上打了败仗,但并不等于它的投资理念不先进。相反它这种不追涨杀跌,立足于国际大环境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方法倒是值得我们的基金经理们好好学习。
      台湾经验 值得借鉴
      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与当时的台湾股市相类似,过度投机特征相当明显。曾有国外媒体分析QFII对台湾的影响称:“开放前,投资者主要基于所谓的利好消息传闻来投资。但开放后,QFII给台湾市场带来分析公司基本面的新视野。外资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台湾投资者开始花大量时间来研究QFII的投资行为”。可以说,QFII对新兴市场投资回归理性,功不可没。在QFII进入台湾市场,经过最初的低潮之后,许多台湾人认同了QFII投资理念,基本上是跟着QFII跑,QFII买什么股票什么股票就涨。
      根据台湾经验,QFII可以引导市场理性投资理念,外资机构一般注重基本面分析,投资周期较长,一般每半年对投资组合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换手率较低。从外资投资偏好来看,外资注重选择行业,对市盈率并不过分看重,例如外资对台湾半导体行业较为青睐,许多电子类股市盈率达到100倍仍有外资追捧。QFII当初之所以追捧以台积电为首的电子类股票,是和当时风起云涌的全球电子信息大潮流相联系的,它并没有独立于经济背景之外去选择其它的高成长股票。所以,在寻找QFII的选股思路上,我们必须同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此外,许多境外机构独立操作,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受本国市场氛围影响较小。比如2000年,在台湾地区股市一年内从10202点跌到4614点的最低位时,外资连续几天是净买入,而台湾地区本地机构投资者此时几乎都是净卖出。
      从QFII进入我国的情况来看,QFII在2003年操作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9·14这波行情中它们的整体表现落后于大盘,但是没有关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QFII对中国投资者理念方面改造的逐渐深入,QFII还是有望在长期的价值投资当中脱颖而出的。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049,335, 栏目计数: 719,71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