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张裕改制一波三折 员工质疑高层大量持股

    2004-10-26 08:32





      以EMBO方式进行内部员工持股在7月虽成定局,但在股份分配时基层员工对高层大量持股却有疑议

      根据综合消息,拥有110年历史的葡萄酒品牌张裕终于在2004年7月就迈出了改制的第一步。根据有关人士透露,张裕此次改制启动的是以EMBO方式进行的内部员工持股。据悉,经过3个月的秘密闭门研究,烟台市国资局向张裕管理层和员工出让45%股权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10月底结束。届时,张裕将正式从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变身为由企业原来的内部人员控股的民营公司。


      由于张裕在业内共知的影响力,本轮的改制从一开始就在牵动着各方面的神经,使得改制的过程中充满着各种谜团和疑问。

      从管理层收购到人人有份

      张裕集团在改制过程中可谓是一波三折。据有关媒体报道,早在两年前,烟台市国资局即开始把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作为重点招商项目广泛推荐。2003年底烟台市国资局的改制“草案”显示,改制后张裕集团股权将一分为三,11名高管持股30%,151名中层持股25%,其他职工或者投资者持股45%。其中,“投资者”主要是外企。但从2003年至今,烟台市国资局与多个外资企业有过接触,但“跨国婚姻”却始终没能谈成。

      2004年初,张裕向内部员工出让股份的行动又受到了国家叫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影响而一度中断。有专家说,中断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管理层持股比例过高,因为按照“草案”,高层和中层共持股55%,是绝对控股。2004年7月,张裕采用EMBO模式,即所谓员工购买股权“人人有份,决不落空”,改制得以继续进行。

      根据烟台市国资局制定的产权转让新方案,改制后张裕集团股权仍然一分为三:张裕员工受让45%的产权,国内外投资者占40%,烟台市政府仍保留15%的产权。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日报》9月29日署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的文章《国资委: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模推进国企改制》对张裕的改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于张裕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所以在本轮改制中,集团内部员工普遍希望能尽量多的购买公司股份。但根据规定,普通职工最多只能购买5万元的公司股份,副处级最多可买50万元,处级80万元,集团高层可购买1000万~2000万元的股份,员工购买的股份暂时不允许转让。

      正是这一规定,让张裕的改制处于了风波之中,有内部员工最近私下表示,张裕是在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公司发展到今天地位,是每个基层员工付出劳动和心血的共同结果,凭什么在改制时高层要占掉整个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再说,规定中集团高层可以购买1000万~2000万元的股份,他们的这笔钱是从何而来?他们的手头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资本?记者就这一问题,曾经拨打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的手机,但是孙健的电话一直是处于留言的状态,到记者发稿为止,孙健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复。

      改制能否解决体制问题

      日前记者了解到,张裕集团内部员工采用EMBO的方式进行改制能否解决张裕此前的“体制问题”遭到了部分分析人士的质疑。

      天同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像张裕这样规模较大的企业,采用EMBO并不合适。因为绝大多数职工购买的股权比例极低,这种象征性持股所带来的平均主义并不能解决动力问题。让职工把自己的储蓄和职业安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符合现代经济保险和分散风险的原则。而且,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股权已经充分分散,大股东一般也只占百分之几的股权。张裕高管层通过成立新公司控股张裕,将使所有权与经营权混在一起,不利于企业监督制衡机制的有效发挥,其他股东的权益也难以保证。体制仍旧会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随着张裕内部员工持股渐进尾声,40%的外资持股到底划归谁的名下,目前仍是最大的谜团。同时,由于高层持股比例过高所引起的有关“国有资产有被私人侵吞的嫌疑”的疑问也越来越成为张裕改制过程中被广泛关注的敏感话题。

      相关报道

      “裕远”出世“遥控”张裕

      为了不让外资控股,张裕集团高层成立新公司控股张裕

      烟台市国资局的官员和张裕的员工都向有关媒体表示,“张裕绝对不可能被外资控股”。张裕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总共握有集团股份30%左右另一种说法为35%的13名高管层成员已联合成立一家新公司——烟台裕远投资发展公司,由裕远公司相对控股张裕。张裕不会因为改制发生重大的人事变化。从烟台市工商局的有关登记显示,裕远投资公司是一家在2004年7月20日刚刚注册的私营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公司办公地点“烟台市大马路56号”,而这正是张裕集团的地址,法人代表是孙健。

      这13名高管购买30%以上的股份,意味着平均每一名高管要出资近2000万元。这对于收入向来不高的国有企业员工是一个天文数字。据《关于推进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意见》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对于改制企业资产经评估和各项扣除后有净资产、且最近3年企业净资产累计经营性增值的,改制时可以将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内近三年企业净资产增值部分的5%,从企业净资产中切出来,奖励给企业经营班子成员,其中法定代表人可享受到奖励总额的30%。

      然而,即使政府为了推动改制进程给予了种种优惠,但最后分摊到每一个集团高管层肩上的资金仍旧很大。即使这笔资金能在短时间里解决,员工们也必将会对公司高层的廉洁程度产生非常大的疑问。(张建生 吴伟玮/信息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785,574, 栏目计数: 5,430,283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