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温故而知新?有能比茅概念更加辉煌的科技人文个股奇迹以此引领新纪元牛市新篇章? (2024-10-27)
  • 墙角搭梯的股市运行机理分析 (2024-09-28)
  • 降息彻底被否,洗盘市场趋势及选股思维定式(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4.05.20-2024.05.24) (2024-05-26)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众人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23-12-31)
  • 适应消费降级背景之低调奢华: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9.11-2023.09.15) (2023-09-17)
  • 【周末专题】3000点有支撑否?对于政策面的期待有作用吗?什么样的思维才是出路? (2023-08-27)
  • 跌跌不休: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8.14-2023.08.18) (2023-08-20)
  • 山雨欲来“危与机”: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8.07-2023.0811) (2023-08-12)
  • 跌跌不休: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5.08-2023.05.12) (2023-05-14)
  • 淄博烧烤热看接地气逻辑: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4.24-2023.04.28) (2023-04-30)
  • 反省,加快转向: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3.06-2023.03.10) (2023-03-12)
  • 破除指数牛市幻想,注意美元上升信号: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02.20-2023.02.24) (2023-02-25)
  • 中价股靓丽、智神科技等成核心: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3年1月30日至2023年2月3日) (2023-02-05)
  • 悲喜交加、多空混战:鲁晓云环球市场投资周报告(2022.12.19-2022.12.23) (2022-12-24)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鲁晓云特别视点 >> 一般文章

    “狭隘及短促”-----不利于中国经济及股市健康发展(股市日记---2004年12月10日 星期五、上海,晴)

    2004-12-10 22:10
    鲁晓云


        置身于股市之外,你会发现中国经济活力四射,人们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所以,你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不看好,或者间接地,你会对于股市的低迷虽暂时感到遗憾,但最终觉得非常具有希望。

        但我们也应居安思危,看看繁荣背后的一些令人关注及深思的问题。

        何许,很多“狭隘或短促”的眼光及作为,也正在妨碍中国经济的活力、影响或改变股市中人们的“生计”;进而也阻碍和不利于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前进及健康发展。

        最近以来,涨价的领域正在增加,北京故宫等旅游景点等拟上涨景点门票,网上讨论比较热闹,人们对于开听证会不报希望,因为那很可能是走形式或过场,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是起到间接渲染或辐射后“抬价”之风气,果然,很快著名旅游景点武陵山源之张家界应声也出台涨价消息。另外,也听说,全国出租汽车费用最高(且将等车、红灯、拥挤堵车等“城市公共建设能力”不足等毛病的成本也摊算每个乘客身上)的城市----上海也将提高公里费用。

        很显然,由于上游领域原材料涨价,物价上涨之传导正蔓延到下游各产业、行业领域。

        虽然,涨价能够抵消部分成本,但把成本高企摊到老百姓头上的着眼点,似乎有欠妥当,若全社会都如此作为,则涨价风气太盛,最终会危及每个公民,使得我们的生活成本大为提高,生活质量下降。

        虽然,目前进行的银根紧缩或者宏观调控,似乎在对物价上涨总水平加以控制;我们说物价上涨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种就是成本拉动型!如果政府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削减开支,并减税让利于企业或老百姓,则这种主动承担义务或责任的做法,有助或更具理由制止涨价风气蔓延之势。

        可惜,我们喊了几年的减税让利,至今没有一个影;相反,中国现在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高税负”的国家;就连证券市场所抽的“税金”也是世界资本市场上最高的,几年来股市下跌,参与者多数惨淡经营、亏损累累,但印花税至今高企;今年“国九条”出台后,人们翘首以待减免印花税,或者改单边征收,如今是望眼欲穿,难落实?

        另外,券商日子难过,人们理解,但其难以自拔时,不能想到往本来就困难的投资者身上摊派成本:最近有证券公司,借“上海证券同业公会”通知名义,掀起抬高网上证券交易佣金的把戏。其中就有最新被认定为三家券商创新业务的券商之一(他们似乎利用了投资者担心客户保证金安全,而纷纷将股票帐户从其他券商处转到他们名下的“信任名义”),这也算是“腰杆子”稍稍硬了的实际举动吧!

        如果个人、企业、社团组织、国家政府等各个阶层,都从自己的“本位主义”出发,都将高企的成本进行转移,由于每个公民的身份多重,自然最终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将是物价上涨的承担者(只有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压力之大,最终的结果是人人为钱;人人为钱,导致全社会为钱,拜金主义就会抬头,价值观就会扭曲,坑蒙拐骗就会泛滥成灾,经济秩序大变,最终也反过来导致经济活力的减退。

        ---国企股改、转制变成严重的“圈钱浪潮”,是一种短视和狭隘;

        ---重组国企被溅卖,是短视和狭隘;

        ---开源不节流,广种不薄收,类似“杀鸡取卵”的税收举动,是短视和狭隘;

        ----因为不能全流通或者A股市场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大股东“以股抵债”,是短视和狭隘;

        ----部分有“能耐”的大股东将上市公司优质资产分拆海外上市,是短视和狭隘;

        ----不顾质量,不惜牺牲社会公众股东利益及市场效率,只求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企业为政府纳税需要,而让其大肆“圈钱”上市,是短视和狭隘;

        ---“不抓股市的止跌回稳,不给证券公司创造正常生存的空间,只顾埋头解决证券公司的违规问题,必定是事倍功半,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所讲)”,是短视和狭隘!

        ----事情没做好,美其名曰去“创新”,盲目拿来“海外移植”根本“水土不服”(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高价增发)的东西,是短视和狭隘;

        ----“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一味“接轨”或“国际化”、“市场化”,不顾国情、市情、历史和现实,甚至未来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也拟进行“国际招标”,是极端短视和狭隘!

        ---一味做大、做强、创新、发展规模,却不顾效率,不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表面上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实则人民群众可能根本不满意、不欢迎、市场也不认可,却因为食洋不化的“国际化”而强行推广之,是极端的短视和狭隘。

        因为短视,所以狭隘;因为狭隘,更加短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但除此之外,则还有立场问题----“屁股”哪能用来指挥“脑袋”呢?

    (后记:“决策应慎密”----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以老百姓的高兴、满意、接受,市场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政绩的唯一尺度。)    

    (为高效增加财富出谋划策,助猴年吉祥如意、功德圆满、美梦成真!中国电信鲁晓云168声讯专线:16883099,外地前加021;鲁晓云工作室及晓云财经网咨询电话:021-50827099,交易时间内;E-mail:lxygzs@21cn.net;信函地址:上海邮政126-003号信箱,邮编200126)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04,986, 栏目计数: 1,421,330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