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鲁晓云特别视点 >> 一般文章
“狭隘及短促”-----不利于中国经济及股市健康发展(股市日记---2004年12月10日 星期五、上海,晴) 2004-12-10 22:10 鲁晓云
置身于股市之外,你会发现中国经济活力四射,人们忙忙碌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所以,你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不看好,或者间接地,你会对于股市的低迷虽暂时感到遗憾,但最终觉得非常具有希望。 但我们也应居安思危,看看繁荣背后的一些令人关注及深思的问题。 何许,很多“狭隘或短促”的眼光及作为,也正在妨碍中国经济的活力、影响或改变股市中人们的“生计”;进而也阻碍和不利于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前进及健康发展。 最近以来,涨价的领域正在增加,北京故宫等旅游景点等拟上涨景点门票,网上讨论比较热闹,人们对于开听证会不报希望,因为那很可能是走形式或过场,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是起到间接渲染或辐射后“抬价”之风气,果然,很快著名旅游景点武陵山源之张家界应声也出台涨价消息。另外,也听说,全国出租汽车费用最高(且将等车、红灯、拥挤堵车等“城市公共建设能力”不足等毛病的成本也摊算每个乘客身上)的城市----上海也将提高公里费用。 很显然,由于上游领域原材料涨价,物价上涨之传导正蔓延到下游各产业、行业领域。 虽然,涨价能够抵消部分成本,但把成本高企摊到老百姓头上的着眼点,似乎有欠妥当,若全社会都如此作为,则涨价风气太盛,最终会危及每个公民,使得我们的生活成本大为提高,生活质量下降。 虽然,目前进行的银根紧缩或者宏观调控,似乎在对物价上涨总水平加以控制;我们说物价上涨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种就是成本拉动型!如果政府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削减开支,并减税让利于企业或老百姓,则这种主动承担义务或责任的做法,有助或更具理由制止涨价风气蔓延之势。 可惜,我们喊了几年的减税让利,至今没有一个影;相反,中国现在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高税负”的国家;就连证券市场所抽的“税金”也是世界资本市场上最高的,几年来股市下跌,参与者多数惨淡经营、亏损累累,但印花税至今高企;今年“国九条”出台后,人们翘首以待减免印花税,或者改单边征收,如今是望眼欲穿,难落实? 另外,券商日子难过,人们理解,但其难以自拔时,不能想到往本来就困难的投资者身上摊派成本:最近有证券公司,借“上海证券同业公会”通知名义,掀起抬高网上证券交易佣金的把戏。其中就有最新被认定为三家券商创新业务的券商之一(他们似乎利用了投资者担心客户保证金安全,而纷纷将股票帐户从其他券商处转到他们名下的“信任名义”),这也算是“腰杆子”稍稍硬了的实际举动吧! 如果个人、企业、社团组织、国家政府等各个阶层,都从自己的“本位主义”出发,都将高企的成本进行转移,由于每个公民的身份多重,自然最终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将是物价上涨的承担者(只有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压力之大,最终的结果是人人为钱;人人为钱,导致全社会为钱,拜金主义就会抬头,价值观就会扭曲,坑蒙拐骗就会泛滥成灾,经济秩序大变,最终也反过来导致经济活力的减退。 ---国企股改、转制变成严重的“圈钱浪潮”,是一种短视和狭隘; ---重组国企被溅卖,是短视和狭隘; ---开源不节流,广种不薄收,类似“杀鸡取卵”的税收举动,是短视和狭隘; ----因为不能全流通或者A股市场持续低迷,上市公司大股东“以股抵债”,是短视和狭隘; ----部分有“能耐”的大股东将上市公司优质资产分拆海外上市,是短视和狭隘; ----不顾质量,不惜牺牲社会公众股东利益及市场效率,只求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企业为政府纳税需要,而让其大肆“圈钱”上市,是短视和狭隘; ---“不抓股市的止跌回稳,不给证券公司创造正常生存的空间,只顾埋头解决证券公司的违规问题,必定是事倍功半,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所讲)”,是短视和狭隘! ----事情没做好,美其名曰去“创新”,盲目拿来“海外移植”根本“水土不服”(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如高价增发)的东西,是短视和狭隘; ----“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一味“接轨”或“国际化”、“市场化”,不顾国情、市情、历史和现实,甚至未来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也拟进行“国际招标”,是极端短视和狭隘! ---一味做大、做强、创新、发展规模,却不顾效率,不遵循科学的发展观,表面上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实则人民群众可能根本不满意、不欢迎、市场也不认可,却因为食洋不化的“国际化”而强行推广之,是极端的短视和狭隘。 因为短视,所以狭隘;因为狭隘,更加短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但除此之外,则还有立场问题----“屁股”哪能用来指挥“脑袋”呢? (后记:“决策应慎密”----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以老百姓的高兴、满意、接受,市场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政绩的唯一尺度。) (为高效增加财富出谋划策,助猴年吉祥如意、功德圆满、美梦成真!中国电信鲁晓云168声讯专线:16883099,外地前加021;鲁晓云工作室及晓云财经网咨询电话:021-50827099,交易时间内;E-mail:lxygzs@21cn.net;信函地址:上海邮政126-003号信箱,邮编200126)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