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上市公司首季业绩大增 净利润达去年全年的36.9%

    2003-05-15 09:01





      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上市公司身上得到充分显现。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统计,截至4月30日,已披露季报的1235家上市公司总计实现主营收入近5300亿元,相当于一季度GDP总量的22.5%,而2002年这一比例为19%。

      上市公司2003年一季度业绩已经由2002年报所表现出的整体回升发展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统计显示,2003年首季,上市公司平均实现净利润2528.52万元,平均实现主营收入4.28亿元,两项指标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36.9%和27.8%。1235家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529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8411%,相当于去年全年的37%和36.5%。

      季报披露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上市公司季报业绩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鲜明影响,在2003年一季度报告中逐步显现。季报排行榜显示,扬子石化、中国石化均列净利润增长前五名,上港集箱、长安汽车均跻身每股收益前十强,宝钢股份、华能国际、招商银行、上海汽车等业绩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与此同时,指标股表现仍然出色,180指数成份股公司总计实现的净利润和主营收入数分别占沪深两市总数的57.6%和46.2%。分析人士指出,季报所透露出的一批绩优蓝筹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信息,也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以及近期沪深股市的走向。

      季报还显示,部分高科技行业已开始复苏,而一批新上市公司和次新公司业绩整体表现不俗。在每股收益前十名、净利润和主营收入同比增长前十名的排行榜中,厦新电子、TCL通讯、龙净环保、工大高新、深大通等均榜上有名。
     
       上市公司的亏损面在2003年首季有所降低。统计显示,沪深两市共有214家公司亏损,占披露季报公司的17.3%,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飞亚达、?ST天鹅、华纺股份、ST锦州港、保税科技等56家公司在2002年度为亏损,而在2003年一季度实现了盈利。(李彬/上海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785,282, 栏目计数: 5,430,14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