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高科”的“高”度 2005-03-14 08:54
记者 张纳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对科技充满敬意。得到尊敬的人或事,至少会受到形式上的追从,科技也一样,更不用说名称被冠以“高科”的了。今天披露2004年年报的两家公司名叫“高科”,我们不妨来看看它们的“高”度。 南京高科(600064)2004年主营收入近14亿元,同比增长27.08%,而净利润为8332万元,同比增长3.99%,每股收益0.242元。靠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起步的南京高科,与园区建设相关的业务既是优势所在,也是主营的重要来源。去年市政基础设施承建和电力销售收入分别为2.62亿元和2.55亿元,而毛利率只有8.86%和1.11%,一多半净利润来自医药、房地产和电子行业,尤其是药品销售,尽管收入只有8605万元,但毛利率却高达77%。公司表示,今后将推动医药产业快速成长。南京高科的“高科”,是所谓“高科技园”的“高科”,应该更多地是指公司提供配套服务的对象是高科技企业。 比南京高科早一年上市的中国高科(600730),上市至今将近9年,算是老牌的“高科”。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9.56%,净利润只有3782万元,同比增长18.92%,每股收益0.155元。公司2004年主营收入除了来自算不上高科技的贸易和仓储物流,还有绝对属于高科技的“IT”和“生物”。哪个赚钱多,却不能简单以“高科”含量来划分。高科技业务中,收入高达20.8亿元的IT业务毛利率仅1.43%,生物业务的毛利率却达到85.68%;“高科”之外的业务毛利率,贸易只有1.98%,略高于IT,仓储物流达到56.65%。 其实,中国高科的“高科”底子并不薄———上市时,十大股东中就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现在,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等也加入进来。公司表示,目前已形成了以深圳为主的IT和贸易物流板块,以上海为主的生物医药板块,“高科”产业架构逐渐调整到位。 比这两家早公布年报的还有一家“高科”———隆平高科,它赚钱靠的又是什么?杂交水稻种子!那可是袁隆平院士的“高科”。(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