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1931.9.15~1931.9.21 沉睡的中国

    2005-04-01 09:14


    三联生活周刊/蔡伟 秦风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对于一本杂志而言,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准备以系列报道的方式重访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难以承载的任务。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在6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全民族同仇敌忾反侵略的抗战时,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日本史料中,“战争”这个字眼,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收藏家詹洪阁向记者展示了大量日本随军记者在侵华过程拍摄后出版的战绩画册,在所有此类日本当年的官方出版物上,满眼只有“满洲事变”、“支那事变”、“中国事变”、“日支冲突”这类的说法。60年后,日本仍认为战争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的,时间不过四载。近百年来屡次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帝国,在“九一八”延续对中国不宣而战的历史,试图否认对中国的侵略。

      这似乎是一个“日本传统”: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不宣而战发动日俄战争,1931年不宣而战占领沈阳,1937年不宣而战进攻北平,1941年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1937年9月,陈独秀在获释后前往武汉华中大学演讲时,曾痛陈从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开始到1928年国民政府的北伐,先进的中国人的“每一次改革,都为反动势力所破坏”。当1931年张学良在东北毅然“易帜”,让分崩离析、军阀混战多年的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时,日本终于在此发动“九一八”战争,再次将中国统一进步的成果打得粉碎。如同它在26年前的日俄战争中占领奉天一样。

      二战后的远东军事法庭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那天夜里,奉天城北柳条湖畔远比三年前皇姑屯小得多的一次自爆,引发了日本军队一系列的侵略行动,最终演变为策划者(花谷正)都认为“不可收拾的大规模战争”。在日本的蓄谋已久的策划以及不抵抗政策的双重牵引下,3000万中国人一夕之间成为亡国奴。这岂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甚至连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的离奇悲剧”?

      直接策划了“九一八”侵华战争的日本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少校参谋花谷正在他的回忆录中仍然坚持认为,当年发动“九一八”战争,“无论就时机和方法来讲都是正确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九一八’事变如果按照我们当初的构想处理,历史发展的方向或许跟今日有所不同。”

      无论是诸如币原外相和林久治郎那样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东北的“币原外交”,还是叫嚣通过全面战争征服中国的板垣征四郎等狂热派,抑或石原莞尔和花谷正这样“洞悉”到日本最佳利益是占领中国东北而非全境的“明智派”,所有这些侵略者的回忆中,对于74年前“九一八”之夜爆发的入侵之战,只有对当年“策略”失败的痛惜。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在接待日本《中外日报社》社长时曾经追问对方,日本战后为什么依旧这样不承认对外侵略?对方回答,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三个轴心国元首只有日本的天皇还保留,只要天皇还在,他不认罪,那谁能认罪呢?”为此,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在战后深感自己无法承担战争的全部责任,只能以死结束对天皇的“责难”。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历任天皇的独裁和由天皇所确立的对外侵略国策,才是造成从1905年日俄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入侵战争所有对中国的侵略根源。

      当记者前往沈阳追寻有关“九一八”日本侵略战争历史时,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崔俊国先生为代表,许多专家学者提醒记者,中国抗战的开始实际不应该是1937年7月7日开始,而应该是发端于“九一八”。在“九一八”之后,东北的民众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悲壮的抗战,“难道东北不是中国的领土?难道东北3000万人不是中国人?”

      答案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九一八”之后的李顿调查团来到中国,日本软硬兼施,胁迫大批中国人营造和平共荣的气氛。当时的历史见证人孙竟寰回忆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后,为了制造中国人欢迎的假象,每个人发一块钱,要去参加欢迎会。然而在东北爱国人士冒死提供材料的证实下,国联最终作出的报告中,指出“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当地居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前东北大学校长宁恩乘曾经讽刺国民政府在“九一八”后寄希望于国联的政策是“膜拜泥菩萨政策”,但中国的普通民众,实际已经被“九一八”的炮声惊醒。

      1931年10月10日,马占山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后,发表宣言,决心抗战,在11月4日的江桥打响了东北正规军抗战的第一枪,取得了“江桥大捷”。虽然最终在日军的优势兵力下抵抗失败,但马占山的侄孙马耀东先生对本刊记者强调,这次军事价值有限的胜利,在当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的抗日斗志,振奋了民族精神。

      “九一八”时,公开身份为奉天民主人士的巩天民是当时中共在东北的第一批地下党人之一。巩天民的孙子巩江向本刊记者回忆说,巩天民发动爱国人士收集日军侵占沈阳的证据,并最终冒着艰险将这些证据提供给国联调查团。为此他两次被日本宪兵队抓进监狱,遭受严刑拷打。“但是他坚守‘守土抗战’的决心,从‘九一八’爆发后直到抗战胜利,一步也没有离开东北。”

      专门研究东北抗联历史的海军创作室作家朱秀海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给时常想念的人》,纪念在“九一八”东北沦陷后的坚持抵抗的杨靖宇等人。他向记者陈述“九一八”后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坚持抗战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这些人精神上的坚持。“当时的东北被日本经营多年,与关内彻底失去联系的抗日志士非常清楚,他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赶走日本人。但他们却毅然在绝望中抵抗,忍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悲壮,这正是中国人不屈精神的传统,是‘田横五百士’的精神。他们是具燕赵古风、先秦风范的最伟大的中国人。”

      从“九一八”到抗战胜利的14年,《三联生活周刊》联合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历史当事人的重访和大量第一手图文资料的搜集,将陆续以专辑形式,重新探寻14年伟大抗战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从淞沪抗战到平型关大捷,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游击战,从南京的国耻到台儿庄大捷,还有国际抗战和孤岛中的抗战文化,抗战的光荣和悲壮自然是以后专辑中持续的主题,但在历史回顾中,60年后的我们最珍贵的记忆何在?

      武汉大学教授许俊千回忆陈独秀于1937年在华中大学演讲后,手书对联相赠以鼓舞投身抗战的青年人:“行天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那些“身处艰难气若虹”的中国人,正是抗战胜利60周年中最为珍贵的记忆,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今天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派人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诬指中国军队所为,并且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与沈阳,同时在辽宁、吉林等地全面发动攻势。由于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人又在关内,错失指挥先机,以致日军连续攻陷沈阳、鞍山、海城、开原、铁岭、抚顺、四平、长春、营口、本溪等重要城市,随后数月,日军继续进犯东三省其他地区,至1932年2月5日占领哈尔滨时,日本已将东北地区全部置于掌控之中,开启了东北沦陷岁月。

      伪“满洲国”的建立

      日军侵占东北之后,开始扶植以清逊帝溥仪为首的傀儡组织。1932年2月18日,由张景惠等人组成“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决定成立伪“满洲国”,定都于长春(改称“新京”)。3月1日,发表“建国宣言”,9日,伪“满洲国”正式登场,由溥仪任执政、郑孝胥任国务总理,赵欣伯任立法院长、于冲汉任监察院长、张景惠任参议院议长。1934年伪“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执政改为皇帝,年号由大同改为康德。实际上,伪组织的一切权力全操在日本关东军手中。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控诉日本侵略。1932年1月21日,国联由英、美、法、德、意五国派员组成调查团,由英国前代理印度总督李顿为团长,于3月中旬来华实地调查。10月,李顿调查团发表报告书,确认日本侵略中国、制造伪“满洲国”等事实,随后国联大会通过该报告书,日本为表示抗议,宣布退出国联。因此,日本虽然凭借武力占领东北,扶植伪组织,却使自己在国际上进一步陷入孤立。

      白山黑水的风云儿女——不屈的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代主席、省防军司令马占山率部在嫩江大桥抗战,毙伤敌军千余人。“江桥大捷”激起全中国的抗日援马运动。以东北军爱国官兵为主体,包括工人、农民、学生乃至绿林武装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相继在东北各地建立起义勇军、救国军和自卫军等自发的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以游击战不断袭扰入侵的日军。与此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号召发动各级党组织,领导和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到1932年夏天,东北抗日武装发展到全盛时期,人数达30万以上。

      义勇军的抗击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日军切断关内外联系,加上蒋介石国民政府和张学良缺乏对义勇军的实质支援,义勇军在缺乏统一指挥领导、军需短缺的情况下,加上内部成分复杂,到1933年大部分溃散失败。1934年,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各抗日武装领导人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开始了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辽宁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张学良研究中心顾问赵杰先生是研究东北义勇军的专家。他认为,在东三省人民的抗日斗争中,义勇军是长期被忽略的一段历史。“义勇军的时间虽然很短,战果也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意义在于,那是中国社会各阶层自发而起的反抗组织,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不畏压迫的反抗精神,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1935年由左翼电影人士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歌颂东北华北抗日斗争的人们。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鼓舞中国人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歌曲,最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面的图片,正是反映当年义勇军在东北战斗生活的珍贵片段。


      [导语]
      在6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场全民族同仇敌忾反侵略的抗战时,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日本史料中,“战争”这个字眼,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这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9月15日的秘密会议

      在号称“九一八”事变三个直接策划人之一关东军陆军少佐花谷正的回忆中,9月15日晚上的紧急会议起源于东京来的紧急密电,而且是几小时内连续三封密电。日本出版的《九一八事变亲历记》记录了这三封密码电报的内容,桥本的着急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封是:“消息已经走漏,必须立即坚决行动。”没有等到回电的他,一会儿便发出了第二封:“必须在建川到达奉天前开始行动。”仍没有接到消息的他,紧接着又发了第三封,“不必担心国内,应坚决执行。”[阅读全文]

    一桩隐秘的间谍案

      1931年9月15日,悬而未决的“中村事件”使得关玉衡辗转难眠。作为中村事件的重要人物之一,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长关玉衡此时正坐火车秘密前往沈阳。正是这个关玉衡,当年6月25日夜曾命令对日军间谍中村“捆倒了打”,并且“秘密枪决、焚毁灭迹”。


      “中村事件”始于1931年6月10日,当时日本参谋本部的中村震太郎大尉,带领日本退伍骑兵井杉延太郎,还有担任向导的蒙古人和白俄人各一名,化装成中国人,从海拉尔进发,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作军事调查,此地正是关驻防之所在。[阅读全文]

    日本军事演习中的沈阳
      实际上,1931年9月18日前,沈阳城的一大片土地已不属于中国管辖。[阅读全文]

    1931年9月的盛京气象

      9月16日的东北,还在忍受着日本军队的频繁演习。“长春日军示威演习,城郊又遭蹂躏”。《北平晨报》报道当日的日军演习用了这样的标题。“东北各地日军,不时演习野操,驻长春之日军第三旅团第四联队,与独立守备队,分为二组,此前未通知我地方当局,竟演习攻防长春战。”[阅读全文]

    溥仪的家事与国事

      1931年已废除帝制20年,但在遗老遗少们眼中,溥仪仍是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清朝宣统皇帝”。[阅读全文]

    “静园”之外的军阀混战
      很难说当时的军阀混战与溥仪的复辟有什么明确的直接联系,但是,混战的局面确实给了溥仪以新的机会。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声讨阎锡山、冯玉祥的“巧”电,是1930年9月18日发出的,而日军恰恰在一年后的同一个“巧”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阅读全文]

    内乱

      一年前的4月,不满蒋介石的阎锡山与冯玉祥联手向蒋发起中原大战,这也是在“南京政府10年里面临最血腥的内部残杀”,双方均伤亡惨重:阎与冯伤亡近15万人,蒋介石大约伤亡9万人。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张学良当时助了蒋介石一臂之力——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派东北军两个军入关,阎锡山随后在石家庄发表通电宣告失败,兵退太原,不久将兵权移交徐永昌,自己化装潜入大连。[阅读全文]

    大水

      在被“九一八”这场外侮惊醒之前,1931年的中国笼罩在一场全国性的水灾当中——当时全国受灾区域达16省,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湘、鄂、赣、浙、皖、苏、鲁、豫8省灾情极为严重,“是上个世纪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阅读全文]

    外患
      “中村事件”让一直对东北摩拳擦掌的日本关东军有了借口,东北局势让人越来越不安。为此,张学良在8月先后派汤尔和、赵伯欣和顾问荒木五郎去东京探听虚实。[阅读全文]

    沉睡的奉天,醒着的阴谋者

       只有这些阴谋的知情者醒着、兴奋着,他们约定不到那一刻绝不能轻易说出口,但这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所有人都知道关东军将有行动,但就是没有其他人知道具体哪一天。

    震撼世界现代史的一响

      这个开启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就发生在这个晚上10点左右,10点钟奉天俱乐部舞会刚刚开始,英国主持人刚刚走到主席台上,对各个国家派驻奉天的代表优雅地说:“起舞吧,亲爱的来宾!”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声巨响——[阅读全文]

    北大营的“惨剧”

      日本兵一开始都是用刺刀扎,我们的士兵赤手空拳,有的夺门而走,有的越窗而逃,有的来不及逃脱的钻到床下,这样被扎死的很多。尤其可怜的是钻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日本兵用机关枪扫射而死……[阅读全文] 山河变色的一夜
      当晚日本人架设的两门240毫米榴弹炮向北大营发射了数发炮弹作为攻击信号,并没有惊醒城内许多人的梦。“到第二天早上我仍旧一早起来进城打球,进城后突然发现城里竖起了岗楼,有人指着城楼子让我看,我这才发现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沈阳城。”[阅读全文]

    不抵抗政策的责任争议
      因为“九一八”当夜的不抵抗,张学良被骂为“不抵抗将军”,但多年以来一直流传着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张是代人受过的说法。但直到今天,始终无法找到任何一份蒋在“九一八”事变当时命令张不抵抗的电报或手谕。对于当夜是谁下令不抵抗,中国社科院曾景忠研究员有新的看法。[阅读全文]

    突发的必然事件

      “所有人盯着石原看,觉得特别突兀,片仓自己一个人叨念:“原来他事先就知道了。”这时候,石原的脸上带着一种“相当高傲”的神情。[阅读全文]

    关东军野心

      狂热的少壮派显然不是很满意在这次事变中内阁和军部的作为,“这件事情埋下了后来十月事变的伏笔。”10月18日,“在东京举行政变,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和警视厅,发动‘锦旗革命’”。“虽然上述计划被同伙中的根本博泄露,但是军部也由此察觉到少壮派军官的狂热,在软弱妥协下,日本从此彻底走上了军国主义。”[阅读全文]
    恐怖的沈阳与激愤的后方

      在突来的国难面前,社会组织和团体难得一见地暂时抛弃了政党和政见的不同。[阅读全文]

    内外交困的蒋介石

      心事重重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倭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无宁日矣。”“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以后,心神不宁,如丧考妣。”“苟为吾祖吾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北,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努力。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勾践因之霸越,此正我今日之时也。”[阅读全文]
    日内瓦:施肇基的国联申诉

      中国驻国联的全权代表施肇基是9月19日接到南京政府来电的,电令其向国联报告,请求国联主持公道。日本驻国联的全权代表是所谓的“中国通”芳泽谦吉。当时,两个人就在国联的会议上激烈争吵起来。 [阅读全文]

    道德和立场

      与政治家的敏感相比,普通英国人始终记得德国人的敌意,而没有那么看重日本。当年由于与英国法国斗气而没有加入国联的美国,通过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九一八事变”。苏联则明确表示:对中国予以道义上的同情和外交上对此冲突的不干涉主义。[阅读全文]
    日内瓦:施肇基的国联申诉

      日俄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将经营了200多年的奉天古城彻底摧毁。而日本则在1905年12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从而取代沙俄,将辽东半岛变为名副其实的日本殖民地。

      从1905年到1931年9月18日,无数次日本挑起的冲突都没有“九一八”这次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后来曾任日本外相的币原说:“‘九一八事变’是吞下了一颗炸弹。”但对于东北3000万同胞,“九一八”侵略战争开始了东三省14年沦亡和抵抗的历史。[阅读全文]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主要人物

      日本军界人物
      本庄繁
      1931年8月就任关东军司令官,“九一八”侵华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由于侵略中国有功,后来得到男爵称号,并升任陆军大将
      日本投降后自杀

      南次郎
      1906年任日本关东军总督府陆军参谋。“九一八”后,南次郎批准了关东军的行动,并有效阻止了日本内阁企图干涉关东军扩大事态决定的实行,使关东军在东北的侵略不断扩大
      日本战败后被判为甲级战犯

      土肥原贤二
      在中国从事特务工作达二十余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1931年8月,他担任日本奉天特务机关长,与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古正等人一起,策划并发动了“九一八”侵华战争,并在此后担任第一任伪奉天市长
      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板垣征四郎
      策划“九一八”侵华战争的核心骨干人物
      “九一八”后,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并在1936年担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
      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石原莞尔
      1931年,他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人一起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九一八”事变,并策划培植伪满傀儡政权,是板垣征四郎的得力助手和幕后智囊团人物

      河本大作
      1928年,以河本大作为主策划部署了谋杀张作霖的计划,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目的是引发东北混乱,为日本制造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二战”后成为阎锡山的军事顾问,后病死于太原战犯管理所

      花谷正
      与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一起,积极策划武装占领东北,是制造“柳条湖事件”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核心人物之一[阅读全文]

      日本政界人物

      林久治郎
      林久治郎试图支持张作霖以维持日本在中国东北利益的策略因河本大作暗中策划炸死张作霖而破灭,不得已只能拥戴张学良,并试图通过威吓张学良,强行组织中国南北妥协,最后引发张学良反日,东三省易帜

      松冈洋右
      “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鼓吹者
      “九一八”后曾经作为日本驻国联首席代表,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辩护[阅读全文]

      日本侵华理论元凶

      北一辉
      侵略中国最狂热的鼓吹者之一,日本著名的法西斯理论家和日本法西斯运动的首创者
      北一辉最重要的“理论创造”就是在中国上海写成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该理论宣称解决日本危机和生存的办法,是通过大亚细亚主义建立世界联邦

      大川周明
      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理论家
      大川周明是日本所谓“亚细亚主义”的权威人物,在他的理论核心中,日本应当担负起“拯救亚细亚的重任”,为此必须建立独裁政权,一切暴力手段都是必须运用的“双刃剑”[阅读全文]

      日本民间侵华人物

      川岛浪速
      日本浪人
      策划“满蒙独立”,多次参加日军侵华战役
      在利用清朝遗老肃亲王复辟失败后,川岛浪速竭尽所能策划了满蒙独立运动,但最终失败[阅读全文]

    日本侵略沈阳遗迹地图

      “九一八”柳条湖爆破地点纪念碑
      这个为纪念柳条湖爆破地点的纪念碑被日军称为“‘满洲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纪念碑”。此碑建于1938年,当时位于柳条湖附近,现倒放于沈阳“九一八”纪念馆门前。
      原大和旅馆
      1931年10月,日本关东军首脑人物在大和旅馆聚会,密谋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2月16日,伪满洲国在此发表“建国”宣言。沈阳的大和旅馆位于现沈阳中山广场西南侧,现为辽宁宾馆,该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奉天神社
      日军在占领沈阳后建造日本神社,曾经强迫中国人参拜,作为奴役中国人精神的工具之一。该神社位于沈阳八一剧场附近,为20世纪20年代所建,原址已毁。

      奉天会战日军战绩纪念碑
      这座花岗石建造的纪念碑位于沈阳苏家屯区魏家楼子附近的烟笼山顶,是日军为纪念1905年3月10日日军在该地击败沙俄军队而建。

      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原址
      奉天铁道总局原址位于现沈阳市太原南街。1934年日本在此兴建满洲铁道总局大楼,该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沈阳铁路局。

      沈阳关东军司令部
      该建筑位于沈阳中山广场东侧,日军于1931年占领沈阳后,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搬迁至沈阳。现址为沈阳市总工会。






    [结语]
      60年后,日本仍认为战争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的,时间不过四载。近百年来屡次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帝国,在“九一八”延续对中国不宣而战的历史,试图否认对中国的侵略。所有这些侵略者的回忆中,对于74年前“九一八”之夜爆发的入侵之战,只有对当年“策略”失败的痛惜。
      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历任天皇的独裁和由天皇所确立的对外侵略国策,才是造成从1905年日俄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入侵战争所有对中国的侵略根源。
    专题主体文章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制作:王永平  2005.03.31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259,624, 栏目计数: 4,921,64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