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郎咸平:倪润峰落幕 “少帅”赵勇密谋变相MBO

    2005-04-20 08:37





      “2004年7月赵勇接任倪润峰,是继续MBO的美梦,还是长虹的重生?”昨天,郎咸平用一个问题开始了对赵勇试图MBO的剖析。郎咸平指出,经过分析,赵勇的目的依然:MBO!

      曾有报道援引接近赵勇的一位长虹高层称:“赵勇绝对不会让郎咸平像质疑海尔一样质疑长虹。”但不幸的是,郎咸平昨天仍然质疑了赵勇的产权改革之路。

      赵勇曾任长虹总经理,季龙粉被拘后,“十月少帅”重新执掌长虹。赵勇发表就任宣言时表示,长虹最终要实现产权改革。舆论一时间倾向认为,赵勇在充分借鉴了其前任的教训之后,选择了另外—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上任之后,赵勇烧了“三把火”:一是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年报亏损37个亿;二是宣布重整多元化战略,与朝华科技进行战略合作;三是高调加入闪联,理清未来产业方向。

      “产权改革就一定要MBO吗?如果不想MBO,为什么那么多子公司不叫事业部?”郎咸平认为,这就预留了体制改革的空间。

      郎咸平认为,与金信系公司朝华科技合作,暴露了赵勇的MBO目的。根据公开资料,长虹与上海朝华合资成立了长虹朝华信息,并把IT产品分销业务注入合资公司。然而,郎咸平根据上海朝华母公司朝华科技2003年年报披露的信息计算,这块业务目前的净利率水平仅在2%左右。此后的2004年半年报显示,朝华科技当期实现净利497万元,而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亏损1993万元。

      朝华科技是金信系的公司之一,长虹号称突破原有产业局限,进军IT业。但郎咸平质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业绩不佳的公司?“与其说这是一次强强合作,还不如说是两家四川出身的企业在相互取暖。”

      根据当初的合资公告,除四川长虹和朝华科技两家分别持有新公司51%和39%外,朝华科技董事总经理祝剑秋将代表新公司管理层出资2000万元,并持有剩余的10%股份。这2000万元资金,将以新设公司对管理团队的年度经营奖励和公司设立初期的10%的协议股权所得分红逐年出资到位。赵勇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

      对此,郎咸平认为,管理层用未来的分红持股,“简直荒谬可笑,是明目张胆的盗窃”!

      顾雏军第一个遭“郎氏手术刀”

      2004年8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时,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顾雏军由此成为第一个尝到“郎氏手术刀”滋味的人。

      郎咸平表示,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郎咸平将期间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郎咸平指出,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而这些亏损都由顾雏军一手制造。顾雏军在完成收购前,一般会提前进驻被收购企业、担任董事长,公司的大幅亏损报告都是在他任董事长之时出台的。如2002年5月,顾雏军完成对科龙的收购,但早在2001年11月顾雏军就担任了科龙董事长,在收购美菱等时出现了同样情况。

      郎咸平指出,顾雏军制造亏损的手法就是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以收购科龙为例,科龙此前的运营费用为其营业额的10%左右,顾雏军当上董事长后就将其提高到20%。在完成收购后,顾雏军又将科龙的运营费用比例降到零,制造接手后即大幅扭亏的假相,强化了外界的“民企神话”。(冯桔 霍中彦/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107,007, 栏目计数: 5,769,219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