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从中国科举制度的千年沿革看如今的高考改革

    2005-06-11 07:55


    转贴    等上一万年  2005-06-10 13:33:15  
    作者:loveofme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五分之三和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吴敬梓才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会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发生了戊戍变法,“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停止科举的上谕。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制度。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历时1200年。其考试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实因武举作用有限,
          科举的创立。
          
          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始设进士科,宣告了与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决裂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又有所变革。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誉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严格和完善科举制度,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明代仅设进士一科取士,八股文为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科举地位较以前更为提高。清代科举基本承袭明制,而更为繁密周详,发展成一种极为规范而又严密的制度体系。但是,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清末道光(1821-1850)以后,科举考试明显衰败,晚清戊戍(1898)变法后,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朝廷迫于大势所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宣告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科举与教育
          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学而优则仕,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拔贡恭报从地方官学中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国子监,因入监方式不同有岁、恩、拔、优、副之别。
          
          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
          地方官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州、县亦皆设学。宋代,考试选才兴学育才,地文官学发达。明清两朝府州县学遍布全国,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科举必由学校,凡应科举者必须先在学校取得生员资格。清末,学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官学往往形同虚设。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
          
          科举程序
          科举取士创始于隋,确立于唐,此后各个时期在考试科目、程序、场期、科第名称等方面虽不尽相同,但均未出唐代的范围。
          科举考试程序大体分为地方考试和京师考试。唐及五代称“解试”和“省试”;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遂成“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并为后代所沿袭。元明清各朝,改称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及第可否任官,各代规定不一,但“殿试”及第后,先取得出身资格,后即量能授职。
          明、清科举考试选官简图
          
          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入学报条 清代
          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合格后被录取进入府、州、县学,称“入学”“进学”或“入泮”。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决定取舍、等第的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一名称“金殿传胪”,三甲一名称“玉殿传胪”。
          
          小金榜殿试后公布名次的榜用黄纸书写,称金榜(皇榜)。
          
           科举的考场
          贡院即贡士院,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科举制度产生之初,并没有专用考场,省试一般在吏部南院举行。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科举转由礼部掌管,开始建立贡院,规制较为简单。宋哲宗以后,礼部、各州皆建贡院。元代试院内已分设“席房”。明代贡院形制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清代沿用不变,府州县设试舍(考栅),京师及各省城则设贡院。贡院四周内外两层围墙顶端布满带刺的荆棘,故贡院亦称“棘闱”。贡院严整划一,壁垒森严,面积之广大,考生之众多,可谓举世无双,堪称空前绝后。
          顺天贡院为清代会试和顺天府乡试的试场。大门正中有贡院匾,内建仪门、龙门,再进为明远楼,专供巡察人员眺望之用。后为至公堂,至公堂东西两侧为外帘,供管理人员居住。至公堂后为内帘,供考官居住。每排号房用《千字文》千字序编列。每排为一字号,上百间为一列,号房共九千余间。巷口有栅栏门,巷尾有厕所。考生入号后,即将栅栏门关闭上锁,等交卷时方可开。
          
          历史上的科举名人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制度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都有过科举生涯,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等,如唐代的孙伏伽、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张九成、张孝祥,明代的杨慎、康海、汤显祖、张居正、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翁同和、洪钧、钱大听、林则徐、张謇、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是出自状元、进土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弊端渐显,讲关节、重门第乃至贿赂公行,科举时为有钱有势者所垄断;至于应试科举之作弊,自唐以来即未能免,渐积至于明清。以致一些才华之士屡试不第。历代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因科举失意,另取得独创一格的成就,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亦不泛其人。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青年科场失意,便放弃仕途随父行医。他历时近30年,稿经三易《本草纲目》问世。这部药用动植物巨著流传于全世界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一生困顿。科场失意。以教书、作幕宾为主。他著述甚多,以《聊斋志异》最著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845年就有外文译本。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屡应乡试不第,厌弃功名而寄予文学创作。《儒林外史》是明清反八股科举文学杰出的代表作。
          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已引起国际上的注目,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在历史上,中国科举制度曾经作为先进文化,为世界不少国家学习引进。
          古代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三国都模仿中国建立各自的科举制度。近代对欧洲政治制度中的文官制的发育、形成,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西方国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渊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可以与中国四大发明相媲美,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自唐至宋,及元明清,中国科举制度吸引了诸多远邦近邻的读书人,他们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华文化,参加科举考试。不断有外国人登上中国科举金榜,进士及第后,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在中国授官入仕,有的在中国长期生活。
           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进士及第后仕于唐。殁于中国。
          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历史上日本曾一度仿效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
          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科举制度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开始传入西方。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西方各国从中国科举考试“自荐入选,统一标准,择优录取”原则的合理性,得到有益启示,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制度。法、英、德、美等国都先后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中国科举制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严密的规则,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个世纪以来,科举研究已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科举学”。“科举学”研究对象重要、研究者众多,研究历史悠久,研究成果丰富,日渐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兴趣,“科举学”研究方兴未艾。
          一百年前,主要由于不改革,不能与时俱进,考试内容陈腐、形式僵化,科举制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而被废止;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举制东渐西传。科举制“失之华夏,得之四夷”。一百年后,发明文官制度的古老中国反而需向美学习借鉴,建立公务员制,又使科举制回归和升华。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它对中国社会的意义,已超越了人才选拔的本身,它对中国政治建构、学术思想、学校教育、社会意识,无不发生影响。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人格精神,以及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都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不了解科举,就不可能透彻了解中国隋、唐以来的历史发展,不了解科举,就不可能深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关重大。它的兴衰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相关,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曾作为先进文化的“科举制度”为世界不少国家学习引进。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仰慕英国文官制度,设想按它的方式改造中国的官吏制度。当他经过深人研究,知道英国文官制度是吸取了中国科举制度精华而形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近代一些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赞赏乃至艳羡中国科举制度所具有的所谓“公个竞争”的合理性。历史证明近代英国、法国、美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渊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科举与其他制度的对比
          
          从中国的官制史上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各种方式,建立过各种官吏制度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均为血缘世袭关系,难以得其优秀人才,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风”老百姓的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汉朝的“察举”和“征辟”制替代了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位,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一个进步。但仍是地方长官的意志和朝廷的意愿,人为因素很大。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徇私舞弊,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出身底层的好人才还是不能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政府选派有声望的官员到州、郡任大小中正,品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等第。各州大中正,各郡中正官将其所管辖的地区的人才品德和家世定位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推荐给朝廷,任用官职。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为所欲为,受贿营私的状况,到是选拔出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是,中正官到后来却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品的唯一标准。从而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之官场之外。
          从中国的官制史上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各种方式,建立过各种官吏制度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均为血缘世袭关系,难以得其优秀人才,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风”老百姓的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汉朝的“察举”和“征辟”制替代了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位,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一个进步。但仍是地方长官的意志和朝廷的意愿,人为因素很大。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朋比为奸,徇私舞弊,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出身底层的好人才还是不能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政府选派有声望的官员到州、郡任大小中正,品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等第。各州大中正,各郡中正官将其所管辖的地区的人才品德和家世定位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推荐给朝廷,任用官职。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为所欲为,受贿营私的状况,到是选拔出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是,中正官到后来却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品的唯一标准。从而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之官场之外。
          
          科举制对世卿世禄制,世族把持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是选官(主要是文官)制度的革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科举制以个人才能为主要依据,用考试之法,择优选拔,对中国古代教育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1、科举选拔由朝廷主持,教育工作除国家办学外,则完全放开,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各种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了在科举主导下,官学、私学、自学并举的局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由国家主持考试、选拔,社会上除极少数人外,均可自由参加,这就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无论官学、私学、自学,古代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少数人得以通过科举入仕,其中虽然也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
          4、科举 除少数民族科目)用汉语文考试,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5、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以不同形式学习儒家思想,影响所及,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6、汉语文的使用,中华文化、道德的形成,则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科举的衰落的原因
          唐朝,科举经历许多改革,日臻完善,促进了世族制度衰落、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宋朝,虽经多年民族混战,然科举却有重大改革,两宋经济、社会、文化都获得高度发展。但是,明初确定考八股以后,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科举几乎没有任何改革,逐步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也给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消极影响:
          l、科举仅存“进士”一科,学校只培养文官,限制了社会所需多种人才的成长。
          2、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学校主要学四书五经,造成学子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崇尚儒家经典与书本知识,鄙薄自然科学技术与实际能力,又闭关锁国,造成知识分子孤陋寡闻。
          3、八股文要求“代古人语气为之”,造成广大举子以致整个社会风气,皆以古为训,不思改革,无力创新,死气沉沉。与唐宋相比,所谓“康熙盛世”不过夕阳余辉而已。
          4、八股乃考试专用文体,虽属竞争激烈所无奈,然形式刻板,举子们以大量精力消耗其中,不仅毫无使用价值,而且严重束缚了思想。
          5、考试内容单薄,且长期不变,命题为避免重复而导致偏、怪,社会上押题之风盛行,“坊刻”泛滥,“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学校则名存实亡,恰在此时如顾炎武所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至18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贩卖鸦片毒品,文明古国之中华却无可以御敌卫国之人才,屡战屡败,国破家亡,落入任人宰割之悲惨境地。
          当然,不应由科举承担全部责任,但科举却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以致腐朽的清政府也不得不废除了科举,这又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随着“民国” 的诞生,西方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逐步传入中国。
          科举1300年,废科举100年,这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废科举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舍此中国不能进入“现代化”。但是,把科举贬得一无是处,也是与事实不符的。应当历史地、具体地总结科举的经验教训。当社会存在强制性分工的时候,考试是取消不了的,除非人类又发明了更好的方法。这就是废科举不久,中国又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的社会根源。考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考试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视考试为洪水猛兽、万恶之源,是片面的、错误的;企图用废除考试的方法,求得解脱,如“文革”是所为,是必定要失败的。我们应当坚持考试,不断改革考试,克服消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现实意义:
          
          高考并不是官员选拔考试, 可是为什么我要将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进行类比, 而不是将公务员考试和科举对比呢? 原因在于, 古代社会中以高官厚禄光耀门楣为主流价值观, 对于商人价值的鄙视,对于技术专家的轻蔑,是今天无法理解的。可是在现代社会中, 商人, 又称企业家,高级蓝领, 高级白领,虽然不是公务员, 也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得到承认。 而这些承认的基础,是高考的基础下造就的。 可以这样说,古代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唯一的手段是科举,而现代人,最重要的还是高考。
          
          高考是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词汇, 每年的盛夏,它要比三伏天还要令人发汗,人生的命运, 在交于高考之后, 就充满了变化莫测, 诡夷所思的味道。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是命运多舛,出现过几次大的波折和反复。 而最近的文革却使人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 因此在高考恢复的一开始,就预示着这是一个伴随痛苦与欢乐的聚合体。 而他的发展也是充满变数的。
          高考制度实行了20多年,在拨乱反正、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日益显露出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弊端:不利于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利于调动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选拔上的自主性;不利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分类指导。有人说:高考不改,教育难兴。虽然言重了,但道出高考改革的迫切性。
          
          从教材上讲, 建国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的“一纲一本、编审合一、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化的教科书制度。1986年,正式成立全国中小学审定委员会。紧随其后颁发的章程和条例,提出“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科书多样化”的政策。这一方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突破性的,其方向性价值是非常重要、极其宝贵的。当然,现在看来还只是调整性的,并没有打破统编教材的格局,形成的是统编为主体、其他为补充的双轨制。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是“独股”的话,80年代中期之后到90年代末则是“一股独大”。有关文件表述:“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可以编,有关学校、教师和专家也可以编。教材的多样性也预示了高考改革的序幕。
          
          然而高考的长久以来的改革只是对于考试内容调整,却没有触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招生规则问题。 诚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教育从一开始就出现的稀缺性,大学教育本来就先天不足, 更何况这两年的疯狂扩招,导致后天发育不良。 众多参差不齐的高校, 劣质的教育, 还有众多的等待考试的莘莘学子, 所有的现状使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变得更加稀缺。 再者,即使经济如何发展, 最好的大学教育也是少数, 名牌的含义就在于他的稀缺性。 因此美国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哈佛, 一个耶鲁。
          
          另外一个中国的现状在于它的疆域广阔, 地域差异,贫富差异,信息差异相对巨大, 美国通过19世纪的西进运动, 用百年时间略微调整了东西差异。 而中国的开发大西北不过是5年的时间, 并且西部以西是高原和亚欧大陆的腹地,远非美国西部可比, 因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地域的差异定会导致人的综合素质的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必然有差异, 从而导致每个人信息保有量的差异。
          
          可是这些差异不是现在招生规则的借口, 因为一个根本的逻辑在于: 对于同一个的游戏,只能有一个游戏规则,切不可指定双重标准。 科举的伟大在于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 高考的伟大在自由报名,统一考试, 可是没有作到平等竞争.
          一个精确的比喻就是湖北队与北京队比赛篮球, 胜者可以进入北京大学, 但是北京队得十分就是赢, 湖北队要得50分。 众人问:何者?曰:北京学子英语好,电脑好,综合素质高云云。 这样的逻辑首先是不合理的,这样的现实也是不公平的。无论与法与情,都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综合素质论者对于高考的改革实际上是非常片面, 正如上文所言,对于同一个的游戏,只能有一个游戏规则,切不可指定双重标准。如果高校重视综合素质,那么应该创立新的考试去考评综合素质,而不是在现有的体制中创立另外的录取机制。 再者,综合素质是非常难以量化的能力, 如果考虑腐败,经济不平衡等因素,综合素质考极有可能演变为当代的九品中正制,(细节见上文,已有精确论述。)因为一旦附加在考试之后的测评越来越多, 考试的公正性和存在意义就会益加损失。
           更为可卑者,高考的双重标准世界上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地区,经济的差异是综合素质差异的根本原因,那么高考录取的双重标准就是直接原因。由于各地录取比例的极度不平衡,考生压力是非常不一样。 山东可怜的孩子, 年幼即明白读大学的艰难, 他们把所有的时间献给了可爱的课本, 可恨的考试, 为了在唯一的独木桥上度过, 莘莘学子不敢去花费精力去学习艺术,浏览杂书( 杂书是老师定义的),体育锻炼等等, 他们所有的时间被挤占, 没有时间去完善自己, 相比而言,北京上海的考生就比较轻松,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实自己。
          
           因此高考应当改革!!!!
          
          
           本人建议为,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进行分类独立考试。建议国家集中力量办好10所一流国立高校,每省办好1—2所省属高校,有条件的地市办好1所市属大学;国立大学要面向全国公平招生,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试卷或者国立大学联考的试卷,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允许有地区的分数差异。省属和市属大学可对本地区学生实行适度优惠入学政策。民办学校则完全自主录取。所有学校必须把录取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首先,大学分级制度, 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首先分级, 再者国立大学按综合能力评级。
          
          在考试体制中,广泛开展预考制度, 淘汰考生中泡沫因素。 例如2003年全国考生人数470万左右,其中山东考生62万,应当首先进行预考, 然后根据成绩统计考生实际人数, 淘汰没有资格参加高考人员。 之后,470万的可能会变为350-400万左右, 山东考生可能变为55万左右。
          
          第二步, 分配定额, 根据已经取得考试资格的考生总数,基本上按人员比例分发京考名额至省。 在考生基数比例基础上,可以给予20%上下浮动, 但是最高调整额不能超过20%。
          
          第三步,市考。 各城市大学命题, 以城市为单位进行考试, 前30%获得省考资格。 70%只能在本市内大学进修。
          
          第四步, 省考。 由省级大学命题, 以省及直辖市为单位考试, 前矛者获得京考资格。 其余者在本省大学进修。
          
          第五步, 京考, 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国立大学对成绩优异者进行优选。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允许有地区的分数差异。京考地点可安排在每省省会, 但评卷需要统一进行。
          
          此外,设立综合素质考, 但是不可超越大学总招生人数的20%, 80%应当归入计划招生。
          但是综合素质考试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 统一评分。 考生可以选择高考或者综合素质考。
          
          一家之言,欢迎完善, 讨论, 提供批评,更欢迎辩论。我知道也许没有完美的方法,但是只要引发讨论,我相信必然会能推动高考制度的完善。。。当然改革的过程是利益的博弈,难度知道可以想见,只有看的长远才能改的彻底。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363,778, 栏目计数: 4,927,90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