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权证推升中小板 2005-06-16 08:52
□主持人 言者 嘉 宾 新疆证券研究所 商金和 考量尺度有所降低 主持人:深交所昨日发布《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中小板公司权证上市应符合的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与主板公司相比,“符合的条件”有不同的考量。昨日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中小板股票保持强势。 商金和:从内容上看,深交所昨日发布的《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基本上与上交所推出的意见稿类似,最大的不同是考量了中小板的特殊性:一是公司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市值不低于3亿元;二是流通股本不低于3000万股;三是申请上市的权证不低于3000万份。这比主板“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10亿元,公司流通股本不低于2亿股,申请上市的权证不低于5000万份”的要求有较大程度降低。这次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是今年6月21日,因此预计权证产品很可能在三季度就会推出。 主持人:设立中小板是要逐步向创业板过渡。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会否加速这一进程? 商金和:设立中小板并不是简单的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其发展方向是积极稳妥地通过中小板进行制度创新,并逐步实现中小板向创业板的过渡。由于中小板是目前深交所唯一具有融资功能的场所,深交所尽心竭力办好中小板,以制度创新促使中小板向创业板市场过渡是一个大的趋势。作为未来创业板市场过渡性的市场形态,中小板将引领和催生相应的制度创新措施。 推进产品与制度创新,进一步细化认股权证和探索可行的实施方案,也是深交所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小板公司数量较少,民营企业比例大,大股东要求试点的积极性较高等特点,推动中小板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可能成为深交所制度创新工作的突破口。股权分置问题解决的成败,也将影响到中小板转型的进程。将中小板转变为真正的创业板,加速接轨国外成熟市场的创业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解决了,创业投资才有一个顺利退出的通道,才能有效吸引科技企业来中小板上市。这将为中小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9家公司符合权证上市条件 主持人:按昨天收市价计算,多少家公司符合权证上市条件? 商金和:在目前中小板50家上市公司中,公司流通股本不低于3000万股的公司有25家,按周三收市价计算,符合权证上市的公司有9家。 截至6月7日,中小板已有50家公司发行上市,50家公司发行总规模为14.9亿股,平均发行规模为2988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合计52.54亿股,平均总股本10509万股,其中流通股总额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9%,流通股占比最大的公司是威尔科技,为45.39%;占比最小的公司是南京港、登海种业和成霖股份,三者同为20%。 中小板50家公司中,民营企业有39家,国有、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11家。在11家非民营企业中,大股东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各占居一半的比例。该板块民营公司的股本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非流通股比例在55-80%之间,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非流通股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属于发起人的社会法人股,这部分基本处于控股地位,二是自然人股,自然人股较为分散,但大多数公司社会法人股和自然人股属于一家,股本结构相对单一,自然人大股东具有决定权,少数关联关系持股比例又不大,非流通股股东内部达成一致比较容易,试点方案比较好设计,与流通股股东实现双赢的机会大。 改革意愿更强烈 主持人:中小板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应有更强烈的试点动力。 商金和:5月27日,深交所副总经理周明在出席中小板启动一周年新闻媒体座谈会时曾明确表示,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肯定会有中小板的企业。 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中小板因公司主要为民营经济控股,民营大股东做大做强的经营动力明显强于主板公司,在可以实现股权分置的预期下,努力经营好公司,实现公司与个人财富增值的愿望强,从自然人或法人股股东的利益出发,自发性实施减持使得账面财富具体化,有较强烈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动力。 中小板个股都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净资产和公积金都较高,家底较厚实,具有支付对价的条件。民营企业的全流通工作更便捷、决策环节更少,完成的速度会更快。在市场化定价方面,只要它们有较好的补偿方案,在符合证监会规定的保护流通股东合理利益的情况下,将会更快地得到市场回应,得到市场化的结果。 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大部分素质不错,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短期内非流通股东大量套现的可能性较小。特别是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在相应行业中处于龙头或主导地位,公司管理层并不会轻易减持。(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