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国内“股改第一人”梁稳根:我没有最低成本

    2005-12-15 08:15




        “我很赞成周梅森的做法,他作为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改的最后表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股民有修改股改方案的权利,中小投资者确确实实有发言权。”三一重工(600031.SH)董事长梁稳根侧身微笑。    
      “三一重工的股改之所以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标杆,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是第一家提出方案和通过方案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我们开了中小股东可以修改股改方案的先河。”三一重工股改尘埃落定半年后,“猪论”创造者梁稳根首度开口。
      此时,企业家梁稳根与作家周梅森的身份一致: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5名候选人之一。

      没有最低成本概念

      “三一重工能够列入第一批,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但最后我们成为第一家发布股改方案和通过的公司,这个有偶然性。”“股改第一人”梁稳根说。
      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透露,公司自2003年7月上市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全流通(其时还未称“股权分置”)的改革大事,且在一年多前提出试行股权分置改革,并就此与管理层及学术界广泛交流。
      2005年“五一”之前,三一重工获批试点股权分置改革。5月8日,在三一重工呈报的几个方案中,中国证监会圈定了首次公布的方案。
      “证监会选了一个最优的方案,这个最优指的是对流通股股东最优。”向文波说,其他几个方案,比如10送2都被弃之不用。
      5月10日,三一重工率先公布了“最优”方案: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每10股赠送3股并补偿8元现金。
      孰料,“最优”方案,流通股股东仍不买账。
      梁稳根感到异常委屈。其时,本报披露了他虚拟的一个比喻:一头大猪带着一群小猪,墙上挂着一桶猪食,如果大猪不把猪食拱下来,小猪就一点都没得吃。现在,大猪将猪食拱下来了,一群小猪就开始闹意见,要求得到更多,这怎么行?
      一石激起千重浪,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接踵而至。“当时没想到会跑到这么大的一个旋涡里面去,始料不及。”梁稳根说。“我当时没有压力,尽管全国媒体包括权威媒体都在报道这个事情,我的董事会成员都有压力,但是我没有压力,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事实不是这么回事,我讲的猪论不是大家理解的猪论,当时股民的愤怒是借题发挥而已,他们并不是说我的比方打得不好。”
      面对记者,梁稳根再次不厌其烦地解释:“猪论的第一个听众是到公司来视察的中国证监会的一位领导,当时我说的是一头大猪带着一群小猪在猪圈里,墙上挂着一桶猪食。好的制度安排是要使大猪有动力,让它拱食把猪食撒得满地都是,大猪小猪分而食之,膘肥体壮。这个其实讲的是(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大股东经营动力的问题。当时那位领导说,你这个讲得很好,可以定义为猪论。”
      尽管如此,梁稳根还是作出了让步。
      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对价:由每10股赠送3股并补偿8元升至每10股赠送3.5股并补偿8元。即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持股比例共支付2100万股公司股票和4800万元现金对价。
      三一集团为此方案多支付300万股的对价。当时,有董事提出10送3.1或者3.2,但梁稳根认为不必斤斤计较,干脆10送3.5,一步到位。
      “10送3.5就是恰当的比例,这个跟经营差不多,我们能接受就行了。我做事没有最低概念,没有最低的代价,只有合适的代价,觉得合适,并且长期有利就可以了。”
      “一个是满足股民情绪需要,另外就是,我们作为第一家股改的企业,要开股民修改方案的先河,要让投资者确确实实有发言权,为未来的股改树立一个样板。”喜爱看样板戏的梁稳根这次成了样板戏的主角。

      300亿梦想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是这个行业世界上最活跃的市场,许多国外的工程机械大亨找我们谈合作,如果我们要套现的话,早就套‘洋现’了。我有生之年不会放弃对于三一的控股权。”面对外界大股东套现走人的说法,梁稳根一笑置之。
      6月17日,三一重工复牌后宣布,三一集团投入资金不超过两亿元增持三一重工社会公众股份。如今,三一集团的承诺悉数兑现。
      “我们会进一步组织资金增持我们的股票,一个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外也是为了获得企业本身更大的投资利益。”梁稳根说,“现在我们的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因为目前处在资本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双双低迷交叉口。”
      “我们三一集团以后将不会再从事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像装机、装工以及挖掘机这几块业务,都是有很大市场前景的,而我们又有很好的技术优势,以后都会整合到上市公司来,丰富现在三一重工主要靠混凝土机械和路面机械打天下的产品结构。”梁稳根规划着三一重工的蓝图。
      三一集团从1986年投资6万元做焊接材料起家,1993年更名三一进入重工制造领域,目前已涉足除工程机械之外的汽车、客车、新材料等行业生产,2004年实际销售收入已达到47亿元。即使是这样的增长速度,梁稳根仍然疾慢如仇。去年初,梁稳根在三亚召开的三一集团董事会上宣布,2010年销售收入要达到300亿元。
      而对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依赖,梁稳根倾向于依托自身造血功能拾级而上,而不是依靠并购整合。“我们整合其他企业文化、公共关系的能力相对于开发企业核心产品的能力不是很强,另外,我个人认为,我国并购重组的法律文化环境还不成熟。”梁稳根选择自力更生。
      “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付出比欧美发达国家同仁更多的努力,因为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视野显然还不够。这是很辛苦的事,但就像母亲抚养孩子,除了责任还有快乐。” 每天坚持一小时学习一小时运动的梁稳根有此解释。
      “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在资本市场,三一要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企业;在行业内,三一要做一个有着极强竞争力极强品牌优势的企业。至于我们能做多大,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应该超出300亿。” (记者 夏晓柏/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604,463, 栏目计数: 5,401,17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