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四种武器”调节报表应对新会计准则

    2006-03-06 09:17




      记者 吴杰 北京报道
      
      修订后的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据申银万国和天相投资的最新研究报告,为适应新老会计准则的衔接,避免会计数据波动过大,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在2005年、2006年财务报表中进行利润调节。

      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能够造成上市公司利润在年度之间转移。对于周期性明显的上市公司,在行业景气时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在行业低潮时少提或者转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利润。由于新准则规定2007年之后不得转回,因此目前资产减值准备数额较大的公司可能于2005年、2006年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而造成报告利润大幅增加。可能使用这一手法的公司会是那些在以前年度通过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隐藏了利润,或者需要并可以通过减值准备的转回来达到某些经济指标要求的公司。由于季报、中报不需要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因此,上述公司的确可以比较容易地在2006年的季报、中报中对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调整。

      有色金属、家电和食品饮料类上市公司使用这一手法的效果可能较好。以200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家电类上市公司若将目前的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全部转回,对家电板块整体的平均每股收益(按总股本加权)的影响为0.058元左右,比照家电板块2005年中期0.013元、2005年三季度-0.039元的平均每股收益水平,资产减值集中转回显然会对家电板块账面业绩水平的提升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规模债务重组

      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与现有会计制度将重组利得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因为债务豁免产生巨额利润。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负债较大可能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利润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

      通过公允价值重估资产

      这种手法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企业。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目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地产公司在调节利润上可以对这两种模式进行选择。

      本轮房地产已经持续景气了6年多,所以一般情况下,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都高于成本价。如果采用公允计价,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企业当期净利润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没有相关该项利润减税豁免的前提下,一般企业不会选择该种方式计价即以宝贵的现金流出获取纸上的富贵。当然,不排除新的会计准则成为某些公司粉饰业绩或者达到某种目的(如达到再融资条件、施行股权激励)的工具。

      另外,公允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不同的评估方式有不同结果,这样,利用“公允”价值调节会计报表便更加具有了吸引力。

      调整无形资产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无形资产有关开发阶段费用会计处理的内容,将对通信制造类公司2007年报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可能使该年通信制造类公司业绩大幅上涨,但要取决于企业会计处理,因为研究与开发费用没有硬性指标。而这也只对少数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有利,它们投入的项目开发经费计入无形资产后在未来能够产生效益,而有许多企业计入无形资产后的项目几乎不产生效益。

      在深圳的一家通信制造类公司200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11.44亿元,2004年全年的研发成本为22.65亿元。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公司2004年的无形资产为1.46亿元,香港会计准则为2.08亿元。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基本接轨,但公司在会计处理时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并不多,只比我国会计多计6000万元,公司在确认项目开发费用是否计入无形资产有很大的调控余地。假设2004年的研发费用按30%计入无形资产,公司利润总额就增加6.8亿元,扣除15%所得税,利润增加5.77亿元,增加每股收益为0.60元。所以从以上分析看,新会计准则对高科技公司本身短期做好业绩有利,但这仅在于会计处理,我们还是要从谨慎角度去评估企业的长期真实价值。(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84,516, 栏目计数: 6,210,78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