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上海机场 枢纽梦想的领跑者

    2007-07-17 09:11




      □记者 徐晓巍 上海报道    

      上海机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有明确国家战略定位的机场,上海机场集团在股改时曾承诺“未来将通过一个上市公司整合集团内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这吊足了广大投资者的胃口。

      虽然有关资产注入的时间表迟迟没有揭晓,然而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已迫在眉睫,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步伐必将提速。伴随着中国航空业未来10年的高成长,其正逐步完成向国际航空枢纽中转港的嬗变。

      2010年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

      背靠长三角这个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带,上海机场不论是航空业务收入总量还是航空业务的国际化水平,都非国内其他机场可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无可比拟。公司自1998年在国内A股上市以来,经历了两次资产重组,目前主要拥有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和飞行区以及相关配套资产。

      2006年公司实现航空性业务收入2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1%;实现非航空性业务收入8.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9%,其中商业经营及租赁收入占24%。

      “十五”期末,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年货运吞吐量185.63万吨,排名全球机场第八;出入境旅客1442.9万人次,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如期在沪召开,展期184天,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预计“十一五”期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和出入境人员仍将继续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对上海口岸功能和口岸通关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周厚文曾表示,上海口岸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与国际接轨,是上海口岸“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

      2003年上海市政府和中国民航总局联手启动了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计划2010年基本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建设集本地集散枢纽功能、门户枢纽功能、国内国际中转枢纽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并创造条件,优先确立国际货运枢纽地位。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指出,“上海航空枢纽的功能定位,突出体现为“三个并举”——本地市场与中转市场并举、客运和货运并举、国内和国际并举。”

      上海航空枢纽的功能布局将以浦东为主建枢纽,建成为国际大型复合航空枢纽,在亚太地区航空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规模是国际国内旅客运量8000万人次,货邮运量570万吨。虹桥机场以国内点对点运营为主,建成为国内大型枢纽,最终规模是旅客运量3000万人次,货邮运量100万吨。

      建设步伐加快

      为实现向枢纽运营模式战略的转型,上海机场正加快浦东机场扩建工程、虹桥机场扩建工程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发挥两场的国际大都市硬件平台的服务功能和保障作用。

      目前,浦东机场二期工程已进入最后的安装调试阶段,浦东机场货运站三期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可与机场二期扩建同期竣工投入使用,货邮吞吐能力将有所提高。此外,上海机场还在改造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货运区和东货运区,以期提高利用率。同时正在建设的二期货运区(西货区)将与第三跑道发挥组合优势。

      根据2007年虹桥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虹桥机场项目总投资为153亿元,按照满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设计,主要包括在现有跑道西侧新建一条长3300米近距离平行跑道、一座2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虹桥机场的飞行区将按照4E标准建设,可保障各种大型飞机起降。同时,结合新跑道的规划,对现有飞行区作适当的调整,保障A380的备降功能。

      吴念祖表示,扩建后的虹桥机场将成为连接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的综合交通枢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虹桥机场扩建工程(第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将建成并投入运营。最终规模为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运量100万吨。

      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空铁一票联运”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如能顺利通过,旅客只需买一张票,就能既坐飞机又乘高速铁路,实现“空铁联运”。

      上海机场新任总经理贾锐军也在2006年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上海机场整合集团系统相应资产和业务成为现实的话,那么虹桥机场扩建可以视为一块提前在“体外培育”的优质资产。

      良好发展机遇

      在中国航空运输增长势头不减的同时,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市场吸引了世界顶尖级航空公司的投入。截至2007年3月的数据显示,在上海地区具有货运经营能力的一共有46家航空公司。根据中国民航统计数据,上海两大机场06年货邮吞吐总量约为252.73万吨,同比增长约14.04%,已超过北京、广州、深圳三大货运机场货邮吞吐量的总和,根据国际机场协会公布数据,浦东机场以货邮吞吐量215.93万吨排名世界机场第6位。

      航空货运枢纽是现代物流业的最关键环节之一。枢纽机场和轮辐式航线网络在当今全球民航运输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吴念祖指出,上海航空枢纽的突出功能就是“国际货运枢纽”。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国际国内的重要经济地位,决定了上海机场具有广阔的货运市场资源。建设上海航空枢纽,应优先确立并巩固上海机场在世界和亚洲的货运骨干枢纽地位。

      目前,浦东机场西货运区正在加紧建设中。该货运区位于第三跑道西侧,是浦东机场扩建工程中的三大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四大物流园区之一。按照计划,该货运区公共货站的建设将于今年年底竣工,2008年上半年与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第三跑道等扩建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浦东机场货运设施的扩建,为打造国际货运枢纽创造了条件,西货运物流园区的建设已吸引了几大国际大型航空货运公司落户浦东机场。

      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UPS已与上海机场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将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立UPS国际航空转运中心,并计划于2008年正式运营。这将是中国内地首个国际级物流转运中心。而DHL也表示要将其国际转运中心设在上海浦东机场西货运区,而有关物流中心将主要服务于DHL在北亚地区的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转运中心其实就是全球货物的分拣中心,越来越多的国际物流巨头在上海机场设立转运中心,也将夯实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的基础,使上海逐渐成为世界货物集聚地。

      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上海的航空货运的发展,也给以上海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东航集团下属的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华在2007上海口岸论坛上表示,东航计划2008年在浦东国际机场形成2个国际标准航班波,2010年形成全天3-4个国际标准航班波。2008年实现125万吨货物运输量;2010年完成154万吨货物运输量;以确保东航占有上海航空货运市场的50%份额,将上海机场作为东航国际货物运输的集散中心和门户机场。

      民族证券研究员王晓艳认为,随着上海航空货运枢纽的确定,上海机场的货物吞吐量将保持快速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平均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18%左右,相应的货站货量也将同比上升,预计三期公共货站2008年可处理30万吨货物。

      吴念祖表示,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将使上海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促进中国民航业的成熟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上海拥有充分的条件和潜力,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方共同努力和通力配合下,一定能把上海建设成为在亚太地区具备核心地位的国际大型航空复合枢纽,开创中国民航事业的崭新局面。(资料图片/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7,186, 栏目计数: 6,327,837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