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棉纺业面临原料供应压力 2007-07-20 09:15
棉纺织行业正在面对原料涨价的挑战。2007年7月3日,纽约期棉7月合约价格达到58美分/磅,创下近两年的高点,与此同时,国际棉价的高企也拉高了国内棉价。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逐步削弱,难以支撑棉价的长期大幅上涨。 棉价高位运行 据了解,7月3日纽约期棉创下近两年的高点后的两日内,美棉上涨了1.6~1.7美分/磅,其他品种涨幅多在1美分以上。SM级美国C/A棉折换成人民币已达15056元/吨,同等级中亚棉、西非棉价格也分别达到14271元/吨、14030元/吨。国际棉花期现两价均表现出阶段性涨势。 2007年6月,国内棉花价格迅速回升。截至6月29日,国内329级棉花价格为14000元/吨,比月初上涨了895元/吨,涨幅6.8%,创2007年以来新高。据山东、河北等地业者反映,当地及周边的棉花仓库大多已无库存,零星的国棉已成为众多小棉纺厂争抢的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本轮棉花市场的上涨是恢复性的。根据分析,涨价原因是由于2006年国内高等级棉已基本销完,市场缺口增大;进口棉价在滑准税的约束下,价格优势已经不突出,影响了棉纺企业购买进口棉的积极性,对国产棉给予了更多关注。此外,距离新棉完全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而目前我国70%以上的棉纺企业或无库存,或仅能维持正常生产,原料需求明显,这也给棉价上涨带来了可乘之机。 原料供应成棉纺企业心病 对于棉花行业而言,较高的回报和较低的投入是棉纺厂不断扩张规模的重要原因。从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棉纺织业的利润不仅远高于化纤业,而且比整个纺织业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成了整个行业利润上涨的引擎。但今年7月来持续上涨的棉花价格,不仅吞掉了企业利润空间,还放缓了企业加速技术改造的步伐。 不少细纱机主机厂已经感到,从5月至今,棉纺织企业购买细纱机的热情在降温。即使已经签订合同的企业,也因为资金“吃紧”,放慢了提货的速度。据悉,目前,纺织品产量虽屡创新高,增速高于业内预期,但实际上棉纺厂的开机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棉纺厂的产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业内人士担心,按目前棉价的涨势发展,一些中小棉纺企业可能承受不了,有停产的危险。 目前业内普遍预测近两三年内中国棉纺业将进行大洗牌,许多棉纺企业一直面临着试图短时间内迅速壮大,通过抢占国内外市场来抵御风险的压力。棉花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已进入中期,多如牛毛的棉纺厂无法同上下游产业对接。原料对棉纺企业的压力贯穿于棉纺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任何一家棉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要保证原料安全,这样生产经营才能安全。但是,国内棉花的生产和经营远远没有和工业实行“顺挂”,使得棉纺企业的原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一方面是原料压力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是下游价格上不来,棉纺织企业两头受压,所有的成本压力只能自我消化。 棉价长期上涨难继续 对于未来市场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棉花价格还存在进一步上行的可能,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棉花的涨价从长期来看有望得到遏止。 2006年末2007年初,我国政府关于棉花方面的政策及言论密集出台。政府的调控意图大多是为了稳定棉价、保护市场各方利益。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也会相对降低进口棉价格。从供给上看,研究人士指出,长期来看,印度棉将打破世界棉花格局。据悉,印度棉花播种面积约1.3亿亩,是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1.6倍。近年来,印度逐步推广转基因棉,使其棉花单产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相比五年前,其单产已提高了1倍。随着科技的进步,印度棉花单产提高的空间非常大,如果再提高1倍,总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全球棉花产量将由现在的25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世界棉花供求形势将出现变数。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超出上涨的限度,国家势必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如拍卖一些储备棉,调整配额等。目前业界盛传,7月份,国家政府将抛售30万吨储备棉,以缓解7、8月份的皮棉供应紧张的局面,这将对平抑国内外棉价起到一定的作用。 2007年,在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外贸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棉纺织行业将难以在规模上继续形成大的突破,后期从注重数量过度到注重质量,棉纺织品出口增长空间并不大。从下游景气程度看,棉纺织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削弱,这也在另一方面决定了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难以得到长期支撑。(刘行健/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