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铁是人造美女吗

    2007-12-08 21:00




        据媒体报道,中铁IPO遭到四大质疑,其中最重要的是利润和其业绩增长性,有研究人员指出,“中国中铁把今年上半年1.5亿元的利润在报表上做成了15亿元,其中90%的利润都是虚的,给人一种持续增长的假象,这种成长性简直是堆在沙子上”。西南证券铁路建筑行业某分析师表示,近年工程建设行业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以中国中铁下属的中铁二局2006年经营业绩为例,其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超过57%,但利润增长仅约33%,净利润增长更是不到30%。不过,对中国中铁被质疑利润虚增,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白英姿昨日(6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表示:“中国中铁利润是真实的。”

        而就是这样一个疑似为“人造美女”的公司,却得到了市场的巨大炒作,四天换手120%,并且这几天的交易数据显示有机构在强力买入。那么,中国中铁到底是不是“人造美女”呢?如果不是,那中铁公司自己为什么不出来对业绩情况加以澄清呢?如果是人造美女,那它为什么还能获得机构的认同呢?


        大众评判台

        向海蓝:要清醒投资

        中国不少IPO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投资者的现象时有发生,看看那些上市一两年就被ST处理、利润直线下滑的公司,我们就会明白。中铁到底怎样,现在不没有定论。但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应该清醒,要看好自己的钱包。

        谭晓鸿:中铁应该回应

        媒体大肆质疑,却鲜有获得回应和解释。作为如此大型的国企,还是应该给公众的疑问一个回答。毕竟作为一个刚刚上市的公司,还有个取信于股民的问题。

      李旭阳:谨慎为上

        中国中铁背着“包袱”上市,依然引起市场的大肆炒作,这是存在疑问的。中国中铁的利润有“泡沫”吗?“泡沫”能维持多久?这是每一个介入其中的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对于中国中铁,普通投资者还是谨慎点为好。

      王文诺:垄断企业的潜力不可低估

        中铁是否人造美女,如果中铁自己不站出来说明白,恐怕我们普通投资者是很难弄得清楚的。而根据机构大量买入的事实来看,中铁后市应该有戏。这是经验告诉我们的。不久之前的一个事例是,中国远洋刚上市时,散户谁能知道这个 “相貌平平”的股票有着如此巨大的潜力呢?我们似乎不该低估一个垄断企业迅速膨胀的潜力,尤其是这是一个铁路建设的垄断企业,谁都知道今后10数年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黄金期,而铁路的建设费用缺口很大,还须多多仰仗资本市场。这样的企业,国家如果不扶持它做大做好,怎么能行呢?这是我国的特色。



      被扭曲的市场就会有被“扭曲”的事发生

        中国中铁上市之所以能吸引市场的眼球,不仅仅是其冻结资金规模超过中国石油与中国神华,也不是因为挂牌后遭遇巨资的青睐,而是来自市场的质疑。

        针对其招股说明书中有关的利润数据与业绩增长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成长性简直是堆在沙子上”,而另有权威人士却认为,中国中铁的利润是“真实的”。孰是孰非,只有时间才能作出解答。

        挟有“中”字头的中国中铁,是国内工程建设方面的龙头企业,市场对中国中铁的成长性给予了较高的预期,并且还体现在该股二级市场的走势上,这一切均无可厚非。问题是,当中国中铁的“神秘面纱”揭开之后,对市场、对投资者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与中石油上市的非理性高开以及机构的大举抛售相比,中国中铁似乎要幸运得多,没有重演中石油那悲惨的一幕。大资金蜂拥而入,二级市场亦创造出财富效应,这与目前的市场环境有关,也与市场依据公开资料作出的定位有关。但中国中铁毕竟是带着投资者的质疑上市的。在笔者看来,市场对于中铁的追捧,有过分热情之嫌。而且,这也不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反应。

        A股市场素来都有“炒新”的情结,即便是中石油开在如此的高位,也有众多的资金趋之若鹜。再看看下半年在中小板挂牌的新股,上市首日即见最高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介入其中者没有享受到牛市盛宴不说,反而还要备受套牢的煎熬。在这些事实的背后,凸显出市场对于新股定价机制的扭曲。个中原因,一方面在于新股的发行环节存在弊端,另一方面则与投资者的盲目冲动和浮躁心态有关。

        一个定价机制被扭曲了的市场,当然会常常上演类似的闹剧。随着近两年牛市行情的展开,大量投资者的加盟,客观上要求投资者的素质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但这方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令人失望的,这也包括了机构投资者在内,是以A股市场常常有让人看不懂的事情发生。(曹中铭/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75,072, 栏目计数: 6,205,67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