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舰队起航 驶向“蓝海”

    2007-12-20 10:53



    漫画/韩景丰

      □记者 陆洲                

      有人说,“涨”是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题语;套用到股市上,“发”或许是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关键词。如果说2006年末收官的股改是“破旧”,那么自去年年中开启的IPO闸门就是不折不扣的“立新”。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频率之密集,公司实力之雄厚,融资额之巨大,受投资者追捧程度之热烈,自中国股市诞生之日起实属罕见。

      综合来看,今年全年A股IPO规模有望达到3900亿元。而展望后市,“后备”优质公司的供给源源不断,A股市场扩容仍将马不停蹄——2008年IPO总规模仍将维持高位,据预测在3200亿-3500亿元之间。中国资本市场正向着以大盘蓝筹为主体的“蓝海”目标发起冲锋!

      IPO创纪录

      据统计,从2006年6月全流通开闸到今年11月底,沪深两市共发行新股169只,发行规模合计达5342亿元。平均每周期新股申购冻结资金为1万亿元,其中,网上8169亿元,网下1242亿元。

      而仅仅是2007年,截止到12月14日,沪深两市就发行新股119只,募集资金4470亿元。其中沪市募集资金4097亿元,深市募集373亿元,分别占总量91.66%和8.34%。

      毫无疑问,今年A股市场的IPO将稳稳摘得全球IPO冠军的称号。截至十一月中石油IPO止,中国A股今年就以近610亿美元的IPO融资额,远超同期的美国资本市场510亿美元及英国资本市场430亿美元IPO融资数目。据专业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安永(Ernst & Young)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球IPO前10名的企业有7家来自发展中国家,前20名中有14家来自新兴市场,其中6家来自中国。

      面对2007年“史无前例”的大扩容,此前的“抽血论”早已不复存在。在市场资金充裕之下,人们更关注的是诸多蓝筹回归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是新上市的优质资产已经成为资金追逐的热点。

      2007年三季报显示,代表蓝筹成长股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主营业务收入占沪深两市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70.68%;净利润占两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77.75%;300家公司中共有108家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0%,其中58家公司增长率在100%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市值公司进入A股市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盈利将越来越集中于市值较大的蓝筹公司。

      同时,从国外市场的历史来看,真正的主流中坚力量,历来是大市值的业绩成长公司;真实的牛市中,大盘蓝筹的表演必不可少。今年以来,金融、地产、煤炭等板块蓝筹公司的轮番上涨也已经证明这一点。

      新蓝筹时代到来

      从年初上市的中国人寿,到国庆长假前夕重返A股市场的建设银行,再到创下A股有史以来最大融资额的中国石油,2007年的中国股市迎来了一轮“H股回归热”。在组建规模庞大的“蓝筹舰队”的同时,A股市场也阔步走进了“新蓝筹时代”。

      据统计,截至9月28日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25万亿元大关,达到253156亿元。9个月中沪深股市总市值规模增长1.8倍,其中新股上市特别是H股回归“功不可没”。

      随着中石油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总市值第一的公司;工商银行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股;中国人寿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保险股之一,中国A股市场正在朝着世界大型资本市场挺进。

      诸多评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H股的持续回归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中国政府已决心将证券市场打造成真正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板市场”。

      事实上,对于频频创出历史新高、一度攀上6000点历史高位的沪深股市来说,“H股回归潮”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膨胀”。

      为沪深股市注入优质资产以降低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这也许是H股纷纷回归对于A股最积极的意义所在。

      持续扩容不可逆转

      展望2008年,有望登陆A股市场的大盘蓝筹还有哪些?从国企指数看,43家香港国企股中已有30家成功登陆A股,目前只有包括东风集团股份、中国通信服务、浙江沪杭甬、北京首都机场、中国电信、中国交通建设在内的13家还未登陆A股。从时间上预计,北京首都机场、中国电信、中国交通建设、中煤能源上市日期会相对靠前。

      而综合各家机构的看法整理出的一份“2008拟上市公司猜测名单”则包括:中国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南方电网、中交股份、中海集运、中船重工、联想集团、中钢集团、湖南有色、光大银行、上海银行、重庆商业银行、光大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再集团等。

      上证所总经理助理阙波此前曾表示,上证所除了要继续吸引国内大型蓝筹公司到上海上市,促进H股、红筹股公司回归外,还在“考虑如何吸引一些在中国发展状况良好的海外或跨国公司——像汇丰、可口可乐、西门子等到上证所挂牌上市”。一言以蔽之,上证所已将建设蓝筹市场提升至国际交易所和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度来对待。

      联系到近期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透露出允许外资公司发行A股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大盘蓝筹的持续扩容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经过一番大浪淘沙的洗礼,A股市场的股票池将变成一片“蓝海”,托浮起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07,111, 栏目计数: 6,319,561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