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水泥价格急涨 落后产能淘汰留下巨大供应缺口

    2007-12-20 10:58



      □记者 李若馨   

      自今年8月份以来,全国多个省区出现水泥价格飙升的情况。先是海南省水泥市场价格翻番,一路突破700元/吨;随后新疆水泥价格每吨涨价100多元,涨幅达30%左右;紧接着云南、成都、广东等地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泥价格调升。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学敏指出,各地水泥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海南地区的价格疯长只是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其核心原因在于落后产能淘汰,新建产能未能及时跟上造成的需求短期内难以满足。

      海南过山车涨幅领衔

      今年8月起,海南水泥价格从去年的270-280元/吨涨至425元/吨,随后又一路飙升突破了700元/吨。无奈之下,11月下旬,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下发《关于对水泥价格实行行政干预措施的紧急通知》,将海南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出厂价定为每吨400元,3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出厂价定为每吨380元。12月初,广西海螺20万吨散装水泥亦抵达三亚港码头紧急输血海南工地。直至12月18日,省内各地水泥价格才明显回落,海口市强度为32.5的水泥零售价格保持在500-580元/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海南的水泥价格如同坐上过山车,省内部分工地,甚至因水泥价格过高而被迫停工。

      然而,海南水泥的涨价并不是一个个案,据中国水泥网的统计,今年8月以来,全国包括新疆、云南、成都、广东等多个地区都出现了水泥价格猛升的情况,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则多为区域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落后产能淘汰造成供应缺口

      “近年海南省陆续关闭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水泥厂,水泥产量只有500万吨左右,缺口300多万吨,水泥供不应求,是水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曾分析道,落后产能淘汰,新建产能未能及时跟进造成的供应缺口是海南水泥价格急升的主因。而此前海南省为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海口责令水泥码头停止装卸易污染建材,使水泥外购渠道严重受阻,也使得海南水泥价格在11月蹿升至了700元/吨的高位。

      业内人士指出,“大干快下”的淘汰落后产能,致使水泥价格上涨并非海南一省的专利。据了解,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全国将淘汰2.5亿吨落后水泥产能,今年要淘汰5000万吨,行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完成这一淘汰任务的难度不大。而受到“新建产能需等比例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限制,此轮新增的干法线大多要到明年以后才能进入生产运营阶段,短期内似乎难以弥补这一供给缺口。

      淘汰落后宜“先立后破”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学敏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一些仍承担满足地方水泥需求的小企业也被一并关停,而新建一条干法线则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这段青黄不接的阶段性供不应求造成了水泥价格的阶段性上涨。

      她同时指出,这样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往往会给水泥企业一个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假象,再次激发企业投建新线的热情,极易出现投资过热,在这一轮干法线陆续投产之后,将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水泥价格也将随之陷入低谷。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则是——先立后破。曾学敏分析道,通过采取先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后淘汰落后产能的步骤,将会使各省在经历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时,不致出现价格的过分波动。“毕竟水泥价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短期内的价格起伏不仅不利于水泥行业的发展,对于下游行业也会造成影响。”

      投资过热避无可避

      作为“先立后破”淘汰落后产能的典型,浙江水泥市场目前供过于求的现状,也让众多省市急于效仿。但曾学敏认为,由于目前投资水泥行业的多以大企业为主,所以,类似浙江2003年那样民企大量涌入水泥行业的情况将不会重演。

      数字水泥网CEO刘作毅则毫不讳言的坦陈,哪里市场好,哪里就会吸引投资者,目前的水泥投资洼地出现投资过热几乎是避无可避。他表示:“投资过热之后的冷却期,甚至景气下滑期,将成为龙头企业整合区域市场的绝佳机会,中国水泥市场也将经历至少两轮整合大潮才能达到接近国外市场的行业集中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06,788, 栏目计数: 6,319,243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