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草甘膦未来竞争关键在上游

    2008-03-18 09:33




    作者:智多盈投资 余凯 发布时间:2008-03-18 08:55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随着草甘膦产品价格的不断飙升,草甘膦相关上市公司纷纷扩产。有关信息显示,2006年全年草甘膦市场均价只有2.8万元/吨,但目前,草甘膦价格已经达到8.5万元/吨。值得关注的是,在草甘膦价格不断上涨,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纷纷顺势进行扩产,最近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或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或通过自有资金投入。

      供给方面的近虑与远忧

      随着原油价格持续在100美元上方运行,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替代能源。近年来生物质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抗转基因作物(如大豆、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全球对草甘膦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作为全球用量最大的除草剂—草甘膦,其在2006年的全球消费量接近53万吨,有关方面预计到2010年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在供给方面,美国孟山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其产能占全球产能的40%左右,可直接和间接控制的世界草甘膦市场份额达到65%左右。2006年该公司出于战略考虑,关闭了一条草甘膦生产线,这直接导致了国际草甘膦市场的供应紧张。而从国内来看,国家为规范农药市场,逐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并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力度。比如今年上半年江苏加大中小型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关闭了太湖流域1000多家小化工企业中,就有几家是草甘膦生产企业。而正是供需方面的矛盾导致2007年至今草甘膦价格的大幅飙升。

      目前,我国草甘膦生产厂商众多,产能分散,多数企业年产能在5000吨以下。上市公司中,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华星化工、扬农化工、升华拜克、兴发集团、丰乐种业、胜利股份、沙隆达等从事草甘膦的生产、销售。从草甘膦现有产量规模来看,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华星化工分居前三位,它们的年产量分别为7.1万吨、2.7万吨、1.5万吨。随着草甘膦价格的持续攀升,这些公司高度一致地确立了扩张产能的发展战略。新安股份(600596)2月26日公告,拟公开增发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钾盐、草甘膦异丙胺盐绿色农药剂型制造项目等;胜利股份(000407)3月12日公告称,公司控股90%的子公司胜邦绿野实施草甘瞵生产线扩产计划;华星化工(002018)3月13日公告称,公司拟公募增发不超过2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20000吨草甘膦原药技改项目,50000吨/年亚氨基二乙腈一期工程(34000吨/年)建设项目;扬农化工(600486)3月4日公告称,公司拟增发不超过2600万股A股,募资用于草甘膦原药项目;升华拜克(600226)3月7日公告称,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营草甘膦的浙江拜克开普化工有限公司以1500万元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注册资本从1500万元增资为3000万元,股权比例不变,公司仍占其注册资本的51%。

      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后来者加入,草甘膦未来的供需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当然,从国内扩产的情况看,草甘膦的需求缺口要在未来两年才能有效弥补,预计2008年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不会改变。但是,两三年之后呢?这个谁也无法判断。也许,相关部门现在就该居安思危,从宏观的角度对该行业的无序扩张给予一定规范。

      上游原料、成本控制力是关键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草甘膦领域未来的竞争在于上游原料和成本的控制力度。

      草甘膦的生产有两种主要的工艺路线:天然气IDA(亚氨基二乙酸)法和氯乙酸-甘氨酸法。其中亚氨基二乙酸的合成可以从二乙醇胺或者亚氨基二乙腈获得,前者的源头是石油,后者的源头是天然气。国外的生产路线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IDA法为主。而在我国,最主要的工艺路线是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草甘膦路线,占全国产能的70%;其次为二乙醇胺-IDA-草甘膦路线,占30%。前者的代表是新安股份(草甘膦在氯和有机硅循环过程中得到),后者的代表是华星化工。由于国际石油、天然气的价格较高,国外的草甘膦产品成本相应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国际草甘膦生产成本上升,并导致国际市场价格的提高。

      伴随着草甘膦价格的上涨,草甘膦生产的几种工艺路线的关键中间体甘氨酸、二乙醇胺和亚氨基二乙腈价格也全面上涨。我们认为,随着草甘膦产能的持续扩张,草甘膦上游企业无疑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市场需求。

      目前,在氯乙酸-甘氨酸生产路线方面,渝三峡(000565)、华阳科技(600532)是该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考虑到草甘膦未来产能高速扩张,涉足草甘膦领域上游的上市公司,更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2,938, 栏目计数: 6,324,402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