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徐工集团整体上市再进一步

    2008-07-23 09:05



    作者:陆洲 发布时间:2008-07-23 02:02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徐工与凯雷历经三年的合作意图终于走到了尽头。徐工科技(000425)今日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就合资事项进行合作。与当初大张旗鼓的并购以及随后异常热闹的争论相比,如今两家的分手带有几分无奈的冷清。

      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与凯雷的分手,可能扫清了徐工集团整体上市的重大障碍。

      凯雷最终出局

      公告称,2008年7月22日,公司接实际控制人徐工集团书面通知,徐工集团、凯雷徐工、徐工机械签署的《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二)》,及徐工集团、凯雷徐工签署的《合资合同》、《合资合同之补充合同》、《<合资合同>之修订协议(二)》有效期已过。徐工集团、徐工机械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就上述合资事项进行合作。

      早在2003年,徐工科技就开始了改制引资的全球招标工作。当时正值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阶段性回落,徐工科技面临资金紧张与出口不畅的巨大压力。经过全球性招标,国际投资机构凯雷投资集团荣幸入选。

      2005年10月26日,徐工科技公告称,凯雷投资将出资3.75亿美元现金购买徐工机械85%的股权,徐工科技控股股东将变身外资法人。当时的说法是,“引进凯雷一方面可解资金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凯雷可以积极帮助徐工科技开拓国际市场。”

      在一年后的2006年10月18日,也就是距离凯雷并购徐工的协议有效期还有最后六个工作日的时候,收购方案在各方压力之下最终还是进行了修改,凯雷的持股比例下降至50%。

      而到了2007年3月19日,凯雷投资再次下调对徐工科技的持股比例至45%。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定价偏低导致一定程度的“国有资产流失”与国内装备制造产业安全问题是这次并购的最大障碍。

      国家发改委2006年11月发布的《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将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当时,这被视作政府层面对徐工凯雷并购案的“否决”表态。

      2006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转好,相关公司业绩节节攀升。再加上资本市场行情的转暖,徐工机械的改制思路发生变化: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实现大股东徐工集团的整体上市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样一来,凯雷的出局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报预减约100%

      徐工科技同时发布中期业绩预减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0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3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100%。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20,213,246元,每股收益0.037元。

      徐工科技认为,业绩大幅下降可归咎于三个方面:上半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公司今年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约1540万元;报告期内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及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130万元。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604,602, 栏目计数: 5,401,24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