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陈淮:经济强劲向好 慎言房车过热

    2003-08-16 09:51





      昨天,经济学家陈淮在沪指出,对于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城市化”、汽车、房地产的迅猛增长势头,要慎言“过热”。

      下半年经济“强劲向好”

      陈淮是在“国立讲坛”上发表上述观点的。他在6月底曾为包括温家宝总理在内的政府领导分析非典后经济形势。

      陈淮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强劲向好”,非典疫情影响的只是潜在增长,而全年经济发展在正常情况下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现在相左的意见不是经济向好还是向坏,而是正常发展与“过热”之间的分歧。

      这种分歧已经上升为争论,一些媒体最近引用政府官员的话,对某些经济领域过热发出预警,称汽车和住宅领域存在生产过剩的风险。《中国日报》援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的话说,如果不降温,某些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将严重影响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

      “过热”定义套不上

      陈淮认为,包括房地产在内,在局部上有过热现象,但从全局角度看,要慎言“过热”。

      陈淮首先强调,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运转,也不可能中止。城市规模迫切需要扩张,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将有4亿人要搬进城市居住,“我们还得准备多少基础设施,盖多少房子?”他反问。

      陈淮用“过热”的定义,否认了房地产市场总体过热的观点。他指出,“过热”的第一个定义,是指资金投入规模严重超过实物可供量。但目前,钢材等原材料不存在像海南房地产热时供应短缺的情况。“过热”第二个定义是,某个产业过多占据某种资源,而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其他产业并没有因为房地产热,而从银行得不到贷款。第三个定义是,产业过度发展,对货币造成需求,造成利率上升。而现状也不符合这一定义,目前市场的预期是降息,而非升息。

      房车需求超过供给

      “根据统计,中国城镇至少有20%的家庭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如果每户增加20平方米,就需要5.3亿平方米的面积。”陈淮说,“市场有超过现有供给的需求,而资金供给也不成问题,关键是解决资金与需求相交的渠道问题。”他认为,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应以上市融资、企业债券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分散风险。

      而在城市发展时,陈淮也主张新建高档的住宅,“不要回到造工人新村的年代”,然后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使存量的房屋流动起来。“市场交易的85%应当是二手房等存量房。”他说。

      在汽车领域,陈淮认为,去年36%的增长仅仅只是开端,按今年上半年的数字,全年很可能要翻番。但这并不意味着“过热”,去年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050万辆;而据科学测算,10年之后,这个数字至少为1亿辆,还有每7年一次的更新。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还远不能达到这一数字。(潘田/新闻晨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366,318, 栏目计数: 4,928,11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