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5月开始,A股市场的月度解禁额持续在2000亿元下方低位徘徊。不过,进入9月份,解禁压力宽松的局面将迅速改变。按当前最新收盘价测算,9月份解禁额将达到2453.44亿元,较8月份环比增加55.75%。同时,随着09年IPO重启以来高价发行的中小盘股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上市,产业资本减持压力或逐渐临近,中小板和创业板相关股票二级市场上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快速上升。
9月解禁额呈现前低后高格局
就9月份来看,当月的解禁额呈现前低后高格局。统计显示,9月上旬有36只股票的股份解禁,解禁市值仅为220.62亿元。进入9月中旬,解禁公司数量下降为22家,但解禁市值却攀升至627.97亿元。到9月下旬,尽管有中秋节假期因素的干扰,但当月解禁额将迎来当月的集中爆发期,初步测算,下旬合计将有33家公司的90.35亿股股份解禁,合计解禁市值高达1604.84亿元,占当月解禁市值的比重高达65.41%。
就个股来看,江西铜业、中海油服、北京银行、中国船舶和浦发银行等8只大盘股的解禁市值均超过120亿元,合计解禁市值达到1774亿元,为9月解禁的主力军。不过,这些公司的解禁股份多为首发原股东或定向增发机构持有,短期集中解禁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或许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舒缓9月份的整体解禁压力。
小盘股解禁压力明显上升
从解禁类型来看,9月份首发机构配售股份和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的解禁的情形特别多,涉及的股票分别达到28只和25只,占当月解禁股票数量的比重高达58.24%。在这53家公司中,除3只主板股票外,其他50只股票均为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其合计解禁市值高达372.11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当前中小盘股的二级市场的股价普遍偏高,在丰厚盈利的诱惑下,不管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还是首发机构网下配售股份,其解禁后进行减持的可能性都很大,因此9月份的真正解禁压力或许将集中在中小盘股身上。
统计显示,在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还是首发机构网下配售股份的50只中小盘股中,深圳惠程的首发原股东解禁股份多达1.92亿股,解禁市值高达35.22亿元,按复权后股价测算,该股的最新股价较发行价溢价493%,这可能会对其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形成巨大的诱惑。同时,中泰化学将有1.08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上市,解禁市值也高达21.58亿元,而该股当前复权后价格相对于发行价的溢价更是达到508%。
另外,一些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首发机构配售股份也已获利颇丰,出于兑现打新收益的需要,这部分解禁股份进行减持套现的冲动更大。例如,9月10日棕榈园林的600万股首发机构配售股份将上市,按复权后股价测算,其股价相对发行价的溢价高达123%。
9月首周解禁
规模环比下降26%
尽管9月份的月度解禁规模环比大幅攀升,但由于9月解禁规模呈现前低后高格局,9月首周的解禁压力环比反而出现下降。统计显示,9月首周(8月30日至9月5日)累计有26只股票补入解禁,合计解禁市值为229.75亿元。较此前一周(8月23日至8月29日)环比减少26.90%。
尽管如此,中小盘股的解禁压力依然如影随形。统计显示,9月首周累计有部分中小板股票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将解禁,多为09年IPO重启后上市的中小板股票,受前期高价发行和二级市场爆炒的影响,其二级市场的解禁压力逐渐凸显。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09年IPO重启以来上市的中小盘股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拉开序幕,前期高价发行并被大肆炒作的中小盘股可能在二级市场上遭遇产业资本的狙击,这可能使相关股票的二级市场的风险快速上升,尤其是一些高价发行的创业板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