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里程碑!11只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准上市 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 (2024-01-11)
  • 此生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 一半烟火 (2023-02-05)
  • 中国过冬“神器”欧洲销量猛增!热水袋、暖手宝被买爆!多家A股公司回应 (2022-10-16)
  • 千亿白马股连续闪崩 每天杀一只白马股!? (2022-09-23)
  • 更新名、换新颜、添动能 上市公司想一“名”惊人 (2022-09-23)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 享年96岁 (2022-09-09)
  • 20年完成三级跳,中国游戏开启“大航海时代” (2022-09-08)
  • 教育部:十年来教资考试报名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人次 (2022-09-07)
  • 刘备身边人才济济,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刘备有2个缺点 (2022-07-14)
  • 上交所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2022-05-16)
  • 股市顶级猎手的两大特质 (2022-05-05)
  • 巴菲特:永远不会揣测市场的时机 (2022-05-03)
  • 中金公司:今日的“专精特新” 明日的“隐形冠军” (2021-08-25)
  • 锂储量成“牛股密码” 2023年有望迎来行业分水岭 (2021-08-25)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叶檀:茅台酒价格是腐败指标

    2010-12-10 08:35


    作者: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12-10 07:26:00


        中国高端白酒一飞冲天,这不是内需之福,而是腐败之祸。

      截至12月8日收盘,贵州茅台总市值约1851.55亿元人民币,五粮液是1434.88亿元,洋河股份是1091.3亿元。前两家白酒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中国最大钢铁公司宝钢的总市值1106.10亿元,而3家公司均超过万科A923.58亿元的市值。贵州茅台只要踮踮脚,再涨两次价,就能超过宝钢加万科的总市值。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白酒浸泡中的国家,许多机构“强烈推荐”。高档白酒的涨价没有尽头,前后3年时间,茅台市价从300多元/瓶上涨到目前的1200多元/瓶。仅今年一年,茅台、五粮液终端价格均现大幅上涨,其中53度飞天茅台7个月内涨幅超70%。到年末消费高峰期,高端白酒还会涨价。

      茅台酒价节节上升,反映了中国消费经济的畸形,以及奢侈品供应公务化的现象。

      我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却不是消费大国。今年约有250万中国大陆游客访问西欧,比2009年增加50万。据伦敦的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攀升到300万。专家估计,目前中国购买者占到欧洲奢侈品销售的至少1/4。贝恩咨询公司11月的报告称,2009年中国大陆人在奢侈品牌手包、鞋子、手表、服装和香水等方面花费了234亿美元,其中一半多是在海外购买的。这种趋势令奢侈品产业大受鼓舞,在2009年下降9%后,今年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增长了6%。

     如果中国能够把中低收入阶层全部扫地出门,如此奢侈品消费比例并不过分。但在贫富悬殊的消费体中,奢侈品消费的增加绝不意味着消费的好转,只意味着收入分配体制的恶化。

      再来看茅台的股价,在A股市场上市的2001年,股价均价为35.66元,而到2010年12月8日,收盘于每股196.18元,9年时间上涨5倍。如果复权的话,上涨了23倍。这是消费品中的奢侈品市场价格。代表普通大众消费品的啤酒市场表现截然不同,以国内最知名的品牌青岛啤酒为例,与茅台相同的时间内,复权价上涨了4.7倍左右。可见,奢侈品与民用消费品的市场给出的价格差距巨大,哪种消费品只要打上了身份的标志,在国内必然大行其道。

      来看同期政府的财政收入。2002年全国“两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激动地表示,全国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之内。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637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比预算增加1611亿元,比上年增加2976亿元,增长22.2%。预计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有可能超过8万亿元,上涨了5倍,相当于不复权的茅台酒的涨幅。这恐怕不是偶然现象,在财政收入中到底有多少用于高档消费,细账永远不可能清楚。笔者所知有的大企业,各地分支机构常有茅台供应酬之用。

    不管茅台酒价格如何上涨,永远供不应求,因为有一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将茅台酒等同于身份的标志,从中享受消费之外的至高乐趣。有业内人士分析茅台的消费群体称,茅台年产量要达到3万吨才能保持市场基本的供求平衡,但目前茅台酒每年的产量才1.1万吨左右。在这1.1万吨产量之中,有40%属于“特供”,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只占到茅台年产量的60%。再加上今年有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量的茅台流通到了这些国际性的盛会之中,加剧市场的供不应求。

      不管是茅台还是熊猫烟,有道是“喝的不买,买的不喝;抽的不买,买的不抽”。中国的高端消费品就这样成为价格不敏感群体的身份象征,被标注上奢侈与高端资产的标志,一飞冲天。

      洞悉个中奥秘的白酒企业掌门人,拼了命地把白酒往高档与身份上靠,洋河大曲创造出蓝色经典,上演了乌鸡变凤凰的经典一幕。至于能不能变成茅台酒式的老牌凤凰,还是未知数,但成为凤凰的决心受到了机构投资者交口一致的称赞。

      看透中国的资本市场定价,看破中国的白酒妖股,只要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与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公费花销就够了。即便罩上一层定价权、无法复制等外衣,还是能够看到消费领域的极端不均衡,所谓茅台酒的定价权,有时候成为腐败与公款吃喝指数的真实写照。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107,844, 栏目计数: 5,769,47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