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房价跌50%纳入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
    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风险采取更审慎态度
    2011-04-22 13:15




    作者:苏雪燕 吴雨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4-22 08:05:00

        新增成交面积下降等假设情形 京沪深等7大城市被列为高风险地区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风险采取了更审慎的态度,商业银行出于资金面紧缩和房贷风险的考虑,可能会调低房贷整体占比,而银监会是否会出台进一步紧缩房地产信贷的政策,还要看此轮压力测试的结果。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新一轮房地产压力测试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积下降等假设情形,并提高了房价下降的轻、中、重三种情况的标准。这三种情形分别是:房价平均下跌30%、利率上调27个基点;房价下跌40%、利率上调54个基点;房价下跌50%、利率上调108个基点的情况。

      银监会去年5月开展的房贷压力测试所设置的情形是,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分别下跌10%、20%和30%。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在全国“两会”表示,压力测试表明,房地产调控对银行形成坏账压力的底线数字是30%。

      这一轮房贷压力测试还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7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需按照房价较大幅度下跌的条件测算房地产贷款受冲击的情况。

      监管层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此轮压力测试银监会已于4月初布置开展。房贷风险一直是银监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房贷测试也是监管层面一个常规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对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进行摸底以做好风险防范预案。

      银监会此前表示,房地产压力测试的“各种情景假设不代表银监会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也不代表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出现变动”。

      从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来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其全部贷款余额基本在10%-20%,房地产开发贷款一般维持在5%-10%的水平,房地产相关贷款的不良率处于相对低位。

      在2010年银行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工、农、中、建四大行高层均表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低,整体质量可控。

      尽管银行均表示房贷风险可控,但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行、工行、民生、兴业、农行和浦发房地产开发贷占总贷款占比分别上浮了0.64个、0.2个、2.21个、0.67个、0.7个和1.94个百分点。

      银监会表示,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因素依然存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的因素还在增加。土地储备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是风险防控的关键领域。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135,470, 栏目计数: 5,199,64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