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百余家重组失利 ST上演生死大逃亡

    2011-12-06 10:39


    作者:夏芳  来源:证券日报  2011-12-06 08:45:00


       编者按:资本市场对资产重组总是不吝于赋予丰富的想象力,近年来,A股市场上演了一幕幕并购重组失败的案例,有些是涉及重组的利益各方最终“谈判破裂”,有些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方案搁浅,而有些则是借重组之名“浑水摸鱼”。根据《证券日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利,本报在对方案和公告进行梳理后发现,失败的重组原因各有不同。

      并购重组失败原因各异 房地产业成“重灾区”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杨海表示,上市公司重组失利有客观市场原因,也有行政因素,严格的审批制度将严控不合格企业的重组上市梦,明年ST公司将上演“生死时速”大逃亡。

      科力远(600478.SH)12月1日发布了放弃对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的重组公告,为此公司连续3日一字跌停。另外,在今年放弃重组的上市公司多达114家。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从今年年初至12月5日止,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停止实施和失败的公告。其中,有43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预案在当年内流产。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金融界首席分析师杨海表示,上市公司放弃重组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市场因素,也有行政因素。其中,管理层对借壳上市的审核严格是导致上市公司放弃重组的主要因素之一。

      重组失败房地产成重灾区

      据WIND数据显示,114家今年发布停止实施并购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涉及到的预案发布期包括2001年至今,并购重组涉及到的股权或资产交易额高达701.8亿元,而涉及到的行业很多,其中,房地产上市公司有16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有10家,工业机械有6家,4家百货商店,另外,建筑与工程、建材、建筑产品、食品类、电子设备和仪器等行业也有部分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停止实施方案。

      据统计,在并购重组获得方中,16家房地产公司涉及到的并购重组交易金额有97.8亿元,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并购重组失利的原因则是源于今年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

      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房地产政策,而资本市场中,监管机构也发布了房地产上市公司重组暂停的通知,为此,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重组遭遇搁浅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在16家停止并购重组的上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包括在2009年发布重组预案的光宇发展(000537.SZ)、合肥城建(002208.SZ)、道博股份(600136.SH)等,经过几年的酝酿,最终迎接它们的还是放弃重组。

      广宇发展在今年6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10年审议通过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相关议案有效期已过,将自动失效。

      据公司2010年披露的重组方案显示,公司拟向大股东山东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定向增发6亿股,收购其持有的7家房地产企业,购买资产的估值达到59.29亿元。

      另外,沈阳雅都借壳*ST远东(000681.SZ)、爱家控股借壳ST德棉(002072.SZ)重组失败。还有宏润建设(002062.SZ)、中茵股份(600745.SH)、三特索道(002159.SZ)等房地产公司也因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在今年也放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

      对此,金融界首席分析师杨海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上市公司放弃重组一事主要是因为政策原因导致的。“房地产行业的是限批重组行业,在规定面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只能被迫放弃重组。”

      13家ST公司重组失利

      资本市场中永远不缺少“故事”,而会讲故事的上市公司无疑会吸引资本的追逐。ST类上市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乌鸦变凤凰的转变,因此,ST股越来越受到追捧,股价更是一飞冲天。不过,在今年内,众多ST股并没有实现重组的美梦。

      据统计,在114家发布停止并购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3家ST或*ST上市公司,乌鸦变凤凰的传奇在他们身上没有上演。

      包括ST珠江(000505.SZ)、ST四环(000605.SZ)、ST合臣(600490.SZ)、ST国药(600421.SZ)、ST德棉(002072.SZ)、ST博元(600656.SZ)、*ST通葡(600365.SZ)、*ST钛白(002145.SZ)、*ST钛白(002145.SZ)、*ST大通(000038.SZ)、*ST博通(600455.SZ)、*ST北生(600556.SZ)、*ST吉药、ST思维等1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停止实施的公告。

      对此,杨海表示,ST公司长期经营不善,风险性较大,其一贯使用的“2+1或2+1+2”模式,导致公司没有真正实施重组。但是,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的试行,将对主板市场敲响警钟。而对于ST来说,以前的模式将无法实施,没有进入真正重组的ST公司将面临着退市的危险。“明年ST公司将上演‘生死时速’大逃亡。”杨海表示。

      新规出台规范重组

      据了解,5月13日,监管机构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此文件中对借壳上市的公司从盈利状况、资本实力和行业等做了新的规定,要求借壳上市在这些方面比照IPO标准。

      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后,5月16日-18日,华芳纺织)(600273.SH)、福建南纸、辽通化工(000059.SZ)、*ST四维等四家上市公司,先后宣布重组搁置或终止重组的消息。

      杨海表示,新规的出现,借壳上市的首发IPO的标准一样,就降低了壳资源的价值,很多公司不符合要求,于是也就增加了放弃重组的上市公司数量。

      在杨海看来,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加强,要想在资本市场一夜暴富的现象将不会再出现,投资者在投资上也将回归价值理念。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1,541, 栏目计数: 6,323,162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