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中云
编者按:今天,在动物身上孕育人类身体组织已不再是“故事”;未来,“器官工厂”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更多物种带去希望。而在资本市场,有“希望和未来”的故事一向备受青睐。
新“干细胞”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离“器官工厂”不再遥远。
日本媒体14日报道,伴随日本京都大学专家开发的iPS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面世,动物可以成为培育人体器官的“器官工厂”。
不仅于此,对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在多个国家都取得突破。
日前有消息称,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利用干细胞在器皿中培养出能自发收缩的人类心脏组织。
在我国,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也成功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方法,让一个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出新生命。
据上证报报道,伴随干细胞领域相关研究受瞩目程度与日俱增,在13日的美股市场,一则好消息也赢得投资者的掌声。当日,干细胞公司Osiris宣布,最近一次临床试验中,该公司研发的新药Grafix在治疗糖尿病足病方面效果积极。受此提振,该公司股价当日飙升超130%。
iPS干细胞作用广 器官工厂在走近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已经批准利用动物胚胎和iPS细胞来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
报道称,日本政府下属机构决定批准通过制作“动物性集合胚”,即在动物胚胎中加入人类细胞,并在动物体内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
目前,采用iPS细胞的再生医疗的临床研究已经全面展开。除了制作动物性集合胚,“器官工厂”的发展性研究也正在推进。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花园丰教授等人已经培育出了携带人类血液成分的绵羊。
上个月,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谷口英树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使用iPS细胞成功制出能在老鼠体内发挥功能的小肝脏,为世界首例用iPS细胞培养的立体肝脏。
本月初,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启动采用iPS细胞的世界首例再生医疗临床研究,针对的是可能导致失明的眼部疑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如果进展顺利,明年夏季该国有望将iPS细胞培养出的眼睛细胞移植给患者,这成为iPS细胞走向实战的一个重要台阶。
美国在这方面也进展积极。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已经利用干细胞,培养出可以在器皿上自发收缩的人类心脏组织。
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布报告称,研究人员先将老鼠的心脏细胞彻底移除,并将上述方式制作出来的原始心脏细胞附着在老鼠心脏支架上,随后这颗心脏自发地开始跳动。
这也是世上首次代替老鼠心脏的人类心脏成功存活,显示iPS细胞已经拥有在人体内成为任何细胞的能力。
干细胞概念股个股解析:
大华农(300186):
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57、0.70、0.83元,对应11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29、23、20倍。此次专利转让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无影响,我们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重点关注事项
股价催化剂(正面):主要动物疫苗增长超预期;业务多元化发展进展顺利;新产品研发。
安科生物(300009):
未来六个月内,给予“大市同步”评级预计公司11、12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30元和0.29元,以12月6日收盘价12.73元计算,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1.83倍和44.15倍。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公司11年、12年动态市盈率中值分别为31.51倍和24.53倍。公司目前的市盈率较高,考虑到生物制品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发展前景广阔,短期内中药材价格不会再次大幅上扬、公司销售改善等因素,给予公司“大市同步”评级。
智飞生物(300122):
销售布局加强的效应在逐步显现:中期业绩稳步增长,预计今年从中期至年底,业绩增速将逐步加快;今年业绩增长重点仍然是23价肺炎的推广,Hib及ACYW135四价流脑稳定增长。6月初四川疫苗事件显示公司23价推广力度很强,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也很强。
和默沙东的合作更加紧密:续签合同及新增甲肝灭活苗表示公司和默沙东的合作顺利且进一步加强,为后续拿下更多优势的品种比如HPV做准备;后续新产品进展顺利,在研产品丰富,未来将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梯队:自产Hib的GMP认证已经现场检查,等待公示中,AC-Hib预计年底可获得生产文号。目前已经申报临床和即将申报的,如ACYW135四价结合、痢疾结合、EV71手足口病疫苗、23价肺炎、15价肺炎结合、13价肺炎结合等将形成一批产品梯队。
中源协和(600645):
通过收购和泽生物,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干细胞检测与存储服务,处于整个干细胞产业中的上游位置。通过收购和泽生物,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公司在干细胞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还可以使公司干细胞业务向干细胞研究及产业化方向延伸,形成较为完整的干细胞产业链工程,完成公司对干细胞产业的布局,从而极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受“十二五”规划利好政策支持。生物及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重点研发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未来公司仍以干细胞存储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在此基础上,公司将依托和泽生物,深化拓展干细胞下游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干细胞下游业绩增长可期。
天坛生物(600161):
横跨疫苗、血液制品两大领域。公司主营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经营,在我国卫生防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疫苗、血液制品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52%、47%,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疫苗业务:进入平稳期,蓄力亦庄基地。2011年水痘疫苗的量价齐升是驱动疫苗业务的主要因素,受价格因素影响,本部疫苗收入则略有下降。鉴于麻疹系列疫苗产能接近上限以及水痘疫苗所面临的价格压力,我们认为疫苗业务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一类苗生产供应的规模化、集中化是必然趋势,亦庄新基地的建设契合行业发展方向,预计2013年建成后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有望为疫苗业务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血制品业务:资源优势保障分享行业高景气。2011年公司投浆量近400吨,同比增幅超过10%,量价齐升带动收入同比增长38%。两个新建浆站己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始采浆,预计达产后将超出公司年采浆60吨的预期;营养费的提升短期内将形成一定成本压力,但对现有浆站的采浆有望形成显著刺激,现有浆站采浆量的内生增长和新建浆站的增量血浆将使公司在景气周期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动力。同时公司产品仍有一定的提价空间,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公司血制晶将保持25%左右的增速,成为驱动公司增长的主要力量。 www.volstock.com
在研产品短期内尚无法贡献业绩。在研产品线主要包括重组人干扰素D、手足口病灭活疫苗、水痘一麻腮风四联疫苗等产品。进展最快的9干扰素适应症为多发性硬化,德国先灵单品年销售额达12亿欧元,目前国内仅德国先灵获准进口。D干扰素已于去年底报SFDA审批,预计最快可能年内获批。
华兰生物(002007):
我们认为公司是血制品企业的龙头企业,随着重庆与河南地区浆站逐步成熟,短期看,公司的业绩具有较大的弹性;长期看,公司在生物制品领域的战略布局也将为公司在市场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兰生股份(600826):
中信国健单抗药物爆发性增长目前兰生股份合计持有中信国健股份为15.18%。中信国健是我国生物医药单克隆抗体的领军企业,其具有国内最强的抗体规模产业化能力,有以第二军医大肿瘤所所长郭亚军领军的接近100人的科研团队,单抗在研产品多达16个,多数为国际市场规模数十亿美元的重磅产品。中信国健2010年收入规模4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接近2亿元,同比增长118%,过去两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5%和117%,这种业绩增长只是由“益赛普”和“欣美格”两个产品完成的。
沃森生物(300142):
大安制药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拥有单采血浆站的血液制品企业,并拥有年处理能力达200 吨血浆的GMP生产车间。从浆站资源上看,大安制药现有正常运营的三个单采血浆站(河间、怀安、邢邑),并已形成年100 吨左右的采浆能力,另在筹建2个单采血浆站(魏县、栾城)。从产品品种看,大安制药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产品,目前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正在等待生产批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处于生产批准文号审评阶段,在研品种有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从收购价格看,大安现储备有180 吨血浆,按照60 万元/吨的净收益来计算,储备血浆价值1.08 亿元。公司现有100 吨的采浆能力,未来可能扩展到200吨左右,相当于年利润在6000 万元-12000 万元,给予10 倍PE,价值当在6 亿元-12 亿元,因此只要大安制药能正常复产, 当前的收购价格还是比较合算的。 www.volstock.com
沃森生物(300142):
大安制药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拥有单采血浆站的血液制品企业,并拥有年处理能力达200吨血浆的GMP生产车间。从浆站资源上看,大安制药现有正常运营的三个单采血浆站(河间、怀安、邢邑),并已形成年100吨左右的采浆能力,另在筹建2个单采血浆站(魏县、栾城)。从产品品种看,大安制药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产品,目前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正在等待生产批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处于生产批准文号审评阶段,在研品种有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从收购价格看,大安现储备有180吨血浆,按照60万元/吨的净收益来计算,储备血浆价值1.08亿元。公司现有100吨的采浆能力,未来可能扩展到200吨左右,相当于年利润在6000万元-12000万元,给予10倍PE,价值当在6亿元-12亿元,因此只要大安制药能正常复产,当前的收购价格还是比较合算的。
莱茵生物(002166):
公司主要从事植物提取物的生产、销售,发行前全部由管理层及其亲属持股。董事长秦本军持有公司发行后29.8%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植物提取物为新兴行业,在下游天然药物、食品等行业拉动下,全球市场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我国植物提取物品种繁多,95%出口,虽然近十年年均增幅超过20%,05、06年的出口增长率更是达到26%和46%,但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市场集中度非常低,近年国外市场对植物提取物标准不断提升,因此行业增长逐步走向规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增速将维持在30%以上。公司在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排名第十位,2006年收入1.12 亿元,净利润2230 万元,04-06 年复合增长率21%和20%,市场份额不足3%,尚未形成规模竞争优势。9种主要产品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75-80%,产品丰富但单品种销售规模较小。罗汉果、枸杞提取物市场占有率70%、50%,由于在原料、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国外需求高,未来增长潜力较大,2-3年内可能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