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金融IC卡及移动支付未来高增长可期

    2013-09-27 09:20



    www.eastmoney.com2013年09月27日 08:00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全面启动移动支付商用进程。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受到三大电信运营商层面的持续强力推动,中国未来移动支付产业继续呈加速发展态势。
      编者按:今年金融IC卡发卡量持续超预期。长江证券认为,金融IC卡发卡量在未来2年仍将实现50%左右的复合高速增长。而银行体系加快基于金融IC卡载体的支付应用发展、腾讯推出微信支付功能,会倒逼电信运营商加快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应用环境的搭建,最终加快产业发展。

      金融IC卡量超预期


      今年金融IC卡发卡量持续超预期。央行发布数据称,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行金融IC卡3.4亿张,其中2013年1-8月全国发行约2.1亿张金融IC卡(包含社保金融卡)。同时,央行表示,自2013年7月在5个城市启动电子现金跨行圈存试点后,这项基于金融IC卡借记、贷记应用实现的小额支付功能将于9月25日起将在全国推广。

      事实上,2013年一季度以来,主要金融IC卡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翻倍增长,且各厂商均处于订单极度充足、产能满产状况。我们判断,随着后续主要厂商产能的扩张及释放,2013年金融IC卡总体发卡量有望持续超预期。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考虑到金融IC卡价格呈年均15%左右降幅,未来2年中国金融IC卡市场仍将实现50%左右的复合增长。

      电子现金跨行圈存推广,加速金融IC卡及其应用推广:我们认为,电子现金跨行圈存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必将激化银行市场存款市场竞争。因此,作为电子现金圈存的物理实现载体,各银行会明显加快金融IC卡的发卡进度。另一方面,电子现金圈存实质上是银行体系借助金融IC卡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手段,因此,后续基于金融IC卡的移动支付会得到大力发展,从而繁荣基于金融IC卡的各类应用,并最终促进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后续基于金融IC卡的应用大规模发展,利好具备强大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及整合的厂商。

      移动支付加速发展

      而银行体系加快基于金融IC卡载体的支付应用发展、腾讯推出微信支付功能,会倒逼电信运营商加快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应用环境的搭建,最终加快产业发展。事实上,中国移动大幅度调高其2014年移动支付NFC-SIM卡采购目标、中电信及中联通加快其移动支付商用进程,均表明电信运营商已明显加快其移动支付发展步伐。

      继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后,中国联通也明确了加速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态度。9月24日,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中国联通将全力推动手机支付的发展,近日将在集团层面发布新的手机钱包产品,目前已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达成合作,今年底前将在全国正式商用推广。其表示,未来中国联通所有2000元以上的集采手机均将具备NFC功能。

      至此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全面启动移动支付商用进程。随着移动支付业务受到三大电信运营商层面的持续强力推动,中国未来移动支付产业继续呈加速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僵持,中国大规模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具体而言:1、中国移动互联网经济近年发展迅猛,手机消费习惯已经基本养成,用户基于手机的近场支付需求强烈;2、技术标准之争以中国移动的妥协而结束,明确基于13.56Mhz的方案将扫清产业链上下游硬件厂商的疑虑,从而推动终端以及受理环境的改善;3、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两大阵营已经逐渐放弃各自主导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做法,转而发挥各自在用户以及商家拓展上的优势进行合作,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利益分成方案。

      NFCSIM卡厂商将是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最优先受益者: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其基于NFC-SWP方案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展开以下两个方面的硬件条件准备:1、定制支持NFC技术的手机终端;2、采购带安全模块(SE模块)的NFC-SIM卡或NFC全卡,以适应不同用户使用。因此,NFC-SIM卡的供应商,将是电信运营商加速推进移动支付发展的最优先受益者。


     恒宝股份(002104)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13年增长提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华泰证券(601688)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康志毅,孔晓明日期:2013-03-28

      业绩符合预期。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0.5%;每股收益0.29元,基本符合我们0.30元的预期。4Q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4705万元,同比增长3%;每股收益0.11元。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金1.00元(含税).

      中国移动SIM卡及金融IC卡带动收入增长。2012年公司卡类产品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SIM卡及金融IC为主要驱动力。自收购东方英卡进入中国移动采购名单后,公司在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份额的上升促使销量高速增长;2012年下半年银行加速金融IC卡发卡,促使公司金融IC产品销售大幅增长。

      毛利率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2012年公司综合(行情 专区)毛利率为31.7%,同比略降1.7个百分点,主要是卡类产品毛利率下滑3.9个百分点,而这是由于低毛利率的SIM卡收入快速增长所致,特别是在第4季度,对中国移动SIM卡的收入确认较多。

      期间费用率稳定,财务状况优良。201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9%,同比略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略上升0.2个百分点;由于公司客户群进一步丰富,以及新产品种类增加,导致研发耗材及人员增加,管理费用率也因此上升0.4个百分点,公司无长短期借款,财务状况优良。

      金融IC卡规模放量,移动支付卡跳跃式增长。预计2013年全国新增金融IC卡有望超过2亿张,为2012年的3倍,其中农行、建行的金融IC卡发卡规模有望赶超工行。NFC-SWP方案得到了三大运营商的共识,正从多种方案向其过度,而中国移动更计划在2013年发展300万的移动支付用户,SWPSIM卡需求量有望在未来几年出现跳跃式。

      维持“增持”评级。恒宝股份依靠其传统的磁条卡优势渗透金融IC卡;在移动支付卡领域,公司有望复制SIM卡份额上升的成功案例,成为SWPSIM卡的主要供货商。预计公司2013-2015年净利润增速为37%、33%、21%,业绩增长开始提速,每股收益分别为0.40/0.53/0.63元,对应动态PE为26x/19x/1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金融IC卡发卡量低于预期;竞争激烈导致SWPSIM卡毛利率下降过快。

      天喻信息(300205):业绩增长的拐点显现,2013年有望持续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马军日期:2013-04-08

      事项

      公司公布201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15.81%;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949.97万元,同比增长34.61%;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主要观点

      1。公司业绩拐点显现:行情已然启动。公司去年下半年之后业绩开始逐渐改善。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长了196.2%。从而带动2012年业绩出现一个同比高速的增长。业绩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金融IC卡和天喻通讯(行情 专区)子公司业绩的释放。金融IC卡2012年出货量为3000万张。(其中上半年出货1400万张,三季度单季度出货600万张,四季度出货约1000万张),第四个季度按照工行的最新价格来执行订单。天喻通讯之前一直是投入时期。在去年四季度业绩开始体现,主要是做无线城市和教育云项目。无线城市项目目前已经盈利。

      2。金融IC卡、社保卡、居民健康卡2013年持续放量。2013年金融IC卡业务大概率持续放量,我们预计公司的发卡数量能达到5000张,但是受订单价格下滑的影响,毛利率水平将有所下降。2013年卫生部将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公司在居民健康卡领域布局较早,是第一批入围的供应商。

      3。无线城市和教育云项目2013年将是一个收获时期。天喻通讯新增中国移动集团“无线城市”运营支撑服务项目2个(截至报告期末共承担9个省份的“无线城市”运维项目)、多个“无线城市”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新增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央平台客户端子系统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将在2013年持续贡献业绩。同时,公司为教育部“教育云”项目唯一的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集团“教育云”项目合作伙伴。

      4。移动支付业务2013年逐渐启动标准和方案基本确定,各家方案也有了初步的规划。目前主要的推动力是两大势力:银行和运营商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55元、0.74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4、26和19倍,给予“推荐”投资评级。风险提示:金融IC卡发货量低于预期;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同方国芯(002049):芯片国产化迈出第一步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马军日期:2013-04-10

      事项

      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收到银行卡检测中心出具的《银联卡芯片集成电路安全检测报告》。

      主要观点

      1。金融IC卡芯片国产化迈出第一步,公司国内唯一通过双界面资格认证。

      公司的THD86双界面CPU卡芯片产品进行了安全评估测试,所有测试、评估项目全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这标志着该芯片已经满足银联卡芯片的安全要求,成为首款通过银联卡芯片安全检测的双界面CPU卡芯片。

      在本次银行卡检测中心通过的芯片共有两家:同方国芯和北京中电华大。同方是唯一一家通过双界面CPU卡芯片的企业,中电华大只通过了单界面的芯片检测认证。目前银行发行的金融IC卡90%以上均是双界面卡,单界面卡应用在加载金融支付功能的社保卡等其他相关联名卡为主,这也意味着国内金融IC卡芯片厂商短期内只有同方国芯一家可以供给。

      2。芯片进入卡商采购短期还需等待,长期利好公司业绩。

      公司的芯片通过了银行卡检测中心的认证,就是具备了进入银行金融IC卡芯片供应商的资格。但是真正进入这个市场短期还需等待,长期来看芯片国产化的是趋势所在。

      目前芯片的采购一个大的方向是:卡片选择芯片供应商,银行最终来同意。对于银行来说,考虑安全稳定因素是第一位的,对芯片的选择原则尊重卡商的意见不会过多的干涉。对于卡商来说,性能和成本则是期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更换国产芯片如果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他们的积极性是挺高的。

      现在的金融IC卡芯片完全被国外所垄断,成本约占卡片的50%左右,国产芯片的出现让卡商有了更多的选择,议价能力就更强了。我们乐观估计公司的芯片未来两到三年内能够占据国内10%-30%的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6元、1.11元、1.41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6倍、20倍、16倍,继续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身份证价格下降,金融IC卡进展低于预期等。

      东信和平(002017):2012年业绩平稳,2013有望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王聪日期:2013-01-23

      事件:

      公司于2013年1月21日发布2012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1亿元和3762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39%、5.95%。此外,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19次会议决定: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4430万元用于金融IC卡生产线技改项目。

      点评:

      2012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公司业绩平稳增长。公司2012营收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39%、5.95%,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公司利润增速较缓主要系研发费用大幅增长所致,总额约8400万,占营收比为8.16%;2009-2011,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3840万元、5047万元和6444万元,占营收比分别为5.16%、5.85%和6.90%,呈逐年上升趋势;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有利于公司由产品向服务延伸,并且持续的投入有望迎来回报阶段。

      2013年公司有望进入高增长阶段。首先,行业需求启动:社保卡2013年将有望达2亿张,金融IC的发放量预计超过1.5亿张。高毛率的社保卡和IC卡的需求叠加,将有望带动公司营收和业绩高增长;公司投资4430万元用于金融IC卡生产线技改项目可应对金融IC卡需求启动。其次,公司若机制改善,自身在费用控制、存货管理及人均产出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使公司具备业绩增长潜力。

      未来催化剂:社保卡、金融IC卡的需求超预期;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激励机制的完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2-2014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778万元、7202万元和11783万元,EPS分别为0.17元、0.33元和0.54元,对应PE分别为60、32和19。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社保卡、金融IC卡需求启动不如预期;公司去库存不如预期。

       士兰微(600460):生产经营逐步企稳,业绩具备较大弹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兴业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601377)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亮,韩林日期:2013-03-06

      事件:

      公司3月5日公布2012年报,2012年营业收入为13.49亿,同比下滑12.7%;营业利润-5922万元,同比下滑1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27万,同比下滑88.1%。其中,第4季度营收3.80亿,同比增长5.30%,环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76万元,同比下滑87.78%,环比下滑47.89%。全年EPS=0.02元,第4季度EPS=0.003.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正如我们在2013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的,2013年半导体行业基本面较2012年有所改善,一方面需求温和复苏,一方面供给扩张有限。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新品上量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双重因素的拉动下,为业绩增长提供较大弹性,此前对业绩拖累较多的LED业务也出现良性恢复。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半导体IDM厂商,正在经历从单纯的芯片供应商向成品厂商转型的过程,未来器件成品、模块、LED封装器件的出货占比将逐步提升,营收规模将伴随单品价值量大幅提升。公司立足长远开始布局成都半导体制造基地,打造器件、成品的大规模制造中心,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12年同期较低的业绩基数给13年业绩高增长创造了条件,我们给予公司2013-2015年盈利预测为0.12元,0.18元和0.22元,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造成电子行业整体景气低迷的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低于预期,未能及时导入新客户供应体系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造成产品价格和产品毛利率水平大幅下滑的风险;成都士兰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国民技术(300077):业绩预告疲软;营业费用控制将抵消2.4G产品收入下降的影响;中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李哲人日期:2013-04-08

      最新事件。

      国民技术发布201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称,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550万-650万元(同比下降71%-75%),低于我们人民币1,800万元的预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UKey收入确认延迟及折旧摊销成本上升。

      潜在影响。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公司这一业绩预告令人失望,但在我们看来,国民技术近期股价反应过大(4月1日以来该股下跌11%,同期深证A股指数下跌2%).1)除季节性因素外,我们认为2013年一季度Ukey收入疲软的部分原因是收入确认延迟。在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推动下,我们维持销量预测,目前预计2014-15年销售均价将企稳(原预测为每年下降10%);2)尽管收入基数下降,但计入深圳通项目POS机折旧以及安捷信联收购项目摊销后,我们将2013年一季度总营业费用预测小幅上调至人民币6,900万元(原预测为6,800万元);3)鉴于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金融IC卡,我们将2013-15年2.4GHz芯片组收入下调40-59%,因预计推广进程放慢;4)我们预计PA(功率放大器)和LTE等新产品销售势头将保持强劲,因此将2013-15年收入预测上调8-15%。我们预计从2013年开始,该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一;5)我们仍预计营业费用控制将趋紧,营业费用的下降将完全抵消2013年收入下滑的影响,并部分抵消2014-15年收入下滑的影响。

      估值。

      我们维持2013年每股盈利预测人民币0.30元不变,但将2014-15年每股盈利预测从人民币0.42/0.49元下调至0.41/0.48元以反映收入假设的下调。因2013-15年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下调,我们将12个月目标价格从人民币13.80元下调至13.00元,这是基于行业PEG模型中1.60倍的PEG倍数(原为1.66倍)得出的。我们维持对国民技术的中性评级。

      主要风险。

      PA和LTE等新业务进展快于/慢于预期。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84,856, 栏目计数: 6,210,95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