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1月前三周沪深两市重要股东净减持额高达104.33亿元,是10月净减持额的4倍,是上年同期的5倍多。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热点缺乏持续性,政策红利短期已逐渐释放完、市场资金面保持紧张,以及10月三季报期间积累了较多“弹药”,是导致11月以来大小非卖出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
点击查看>>>股东减持表
在度过10月三季报 “窗口期”之后,11月以来沪深两市减持压力明显增大。据统计,11月前三周沪深两市重要股东净减持额高达104.33亿元,是10月净减持额的4倍,是上年同期的5倍多。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热点缺乏持续性,政策红利短期已逐渐释放完、市场资金面保持紧张,以及10月三季报期间积累了较多“弹药”,是导致11月以来大小非卖出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展望后市,在经济面、资金面和政策面均无重要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来自大小非的减持压力将在年底依然存在,市场反弹高度及热点持续性或将差强人意。
大小非套现超百亿元
11月以来,沪深两市共有297只股票出现重要股东持股变动,其中获增持的股票有73只,合计增持股份数量3.12亿股,增持金额估算为19.11亿元;遭减持的股票有217只,合计数量10.11亿股,减持规模估算为123.44亿元。整体来看,被重要股东减持的个股数目明显大于被增持者数目,净减持金额达到104.33亿元,超过百亿元大关。
从行业角度看,机械设备、化工、信息服务和房地产行业个股数目分别为49只、34只、26只和21只,排名居前。从数额上看,机械设备行业的净减持额也居榜首,达到24.08亿元,房地产、电子、轻工制造和信息服务行业的净减持额也分别达到19.20亿元、16.86亿元、8.79亿元和8.16亿元。与之相比,家用电器、商业贸易、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四个申万一级行业获得了重要股东的净增持,不过数额与遭遇净减持的行业相比十分弱势,分别为1.95亿元、1.15亿元、7701.29万元和1995.78万元。另外,建筑建材、餐饮旅游 、医药生物、黑色金属等行业遭遇的净减持力度较弱。
从风格角度看,这297只个股中,沪深两市主板的个股数目分别有51只和37只,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数目分别有87只和122只,可见中小盘成长股数目居多。从数额上看,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净减持额分别为28.92亿元和48.78亿元,沪深主板的净减持额分别为21.55亿元和5.08亿元,中小盘面临的减持压力是主板的近三倍,此外,沪市也面临着较大的减持压力。
在个股方面,前期上海自贸区热潮中的牛股外高桥当仁不让成为遭减持力度最大的个股,其11月以来净减持额达11.41亿元;其次,欧菲光 、高德红外 、劲嘉股份 、汇川技术 、长园集团 、向日葵的净减持额也均超过5亿元。相反,中国石化成为11月获股东增持力度最大的个股,净增持额达5.96亿元。总体看来,共有31只个股的净减持额过亿,而净增持额过亿的仅有4只,除了中国石化外,还有深长城 、海信电器 、远东电缆。
三原因致11月减持激增
今年10月全月的净减持金额才25.89亿元。上年同期,沪深两市的净减持额也不过19.80亿元,但今年11月沪深股市大小非减持压力激增。分析人士指出,本月大小非减持力度增加,可能预示未来市场走势并不乐观。
首先,前期热点退潮调整延续,新的市场热点难挑大梁。11月上半月的市场延续了10月的回调态势,成长股及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快速大幅回调套牢了一批市场最为活跃的投资者,多头信心遭遇打击,使得市场活力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改革政策的发布虽然激励市场上演了小幅反弹,但短期红利迅速释放后呈现上涨乏力状况,热点持续性短、轮换快、热度趋降,未能形成良好的赚钱效应,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其次,年底各种不乐观预期增强。当前悬在市场上空的IPO仍未能落地,而房地产调控日益加码、九号文发布预期对银行板块形成压制,在年底资金面逐步趋紧的状况下,市场难以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存量资金谨慎心态也越来越浓。
最后,十月禁售期积存了大量弹药。由于10月是三季报披露的“窗口期”,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转让股份受到限制,这样十月随着创业板中报逐步披露“见光”并出现明显调整,中小公司股东高位减持冲动虽然较大,但是只能积存到11月份进行正式操作。
对于后市增减持的趋势,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应注意两个因素,其一,前期改革预期较强、涨幅较高的个股依然将面临较大的减持压力,建议投资者综合考虑业绩 、政策受益度和回调幅度后再谨慎参与;其二、业绩稳定而前期涨幅不高的板块,如家电、汽车等板块面临的减持压力相对较小,是年末较为安全的品种。
相关公司>>>
福星晓程实际控制人抛减持计划 控制权或易主
国民技术遭不断减持终被中国华大抛弃 资本大佬进场
向日葵大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孟凯减持三特索道4.99%股份 重拾湘鄂情发展
合众思壮实际控制人未来半年拟减持不超9.9%股份
金飞达二股东累计减持1000万股
嘉事堂遭青基会减持216万股
罗牛山减持海南橡胶40万股 获利243万
创业板套现再造多位土豪 过半高管高位精准减持
数据显示,1149次减持行为中,高管减持841次,其中684次减持由高管本人操作
创业板的创富神话素来被投资者所乐道,不过,公司高管们不断减持的行为也让许多投资者心里五味杂陈。
数据统计显示,自今年7月1日以来,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里,创业板公司共计被机构、个人和高管股东减持1149次,涉及公司198家,减持部分参考市值152亿元。其中,81%的减持行为来自高管群体,涉及市值约为69亿元。
多家公司被持续减持
在这些减持的创业板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属于在短期内不断发生减持行为。数据统计显示,自7月1日至今不足5个月的时间里,减持行为超过10次的公司就有37家。减持最多的一家创业板公司,在此期间共有41次减持行为,其中,有14次减持系高管层所为。变动部分参考市值超过4000万元。
单次减持行为中变动股份超过千万股的共有15次,这些减持行为大部分由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完成,只有3次减持行为与公司高管有关;单次减持行为变动股份数量不足一万股的共有163次,这些减持行为,几乎全部由公司高管完成。
单次减持的参考市值情况则可以看出,有33次减持行为参考市值超过1亿元,这些减持,多由机构股东或个人股东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被减持的上市公司中,有1家公司在被12次减持之后,累计变现金额超过18亿元。
减持价格多高于同期均价
减持大军中,上市公司的高管群落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1149次减持行为中,来自高管的就有933次,占比达到81%;其中,由高管本人减持的行为共有732次,其余减持行为则来自高管关联亲属。从高管群体减持的金额来看,累计总额约为69亿元,占总数的比重约为45%。
高管的减持行为中,单次减持变动股份市值超过亿元的共有13次,来自10家上市公司,涉及的高管为10名,即有多家公司的高管在短期内多次大额套现行为发生。不过,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有些高管虽然单次减持行为带动的参考市值不超过亿元,但是有短期内多次减持的行为,这也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以来,累计减持股票成为“亿万富翁”的创业板高管,要远超10人。
虽然各位高管的减持时间不尽相同,减持的出发点也各有差异,但是,从这些来自高管的减持行为中可以看出,有487次减持行为,减持价格不同程度高于减持期间的股价均价,这占到了高管所有减持行为中的52%。
相对应的是,也有不少高管的减持行为“惨不忍睹”,与变动期间股标均价相比,减持价格有明显差距。
虽然已将大量股份变现,但是对于许多创业板公司高管而言,这或许只是个开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这些减持的高管手中仍持有数量可观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未来高管群体仍有可观的变现空间。(证券日报)
高成长公司不惧大小非减持
本周大宗交易市场煞是热闹。一方面是体现在一向较为沉闷的沪市大宗交易本周突然活跃起来,其中,中国重工、明泰铝业)等个股更是成为大宗交易市场的常客。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中小板、创业板等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股东兼高管们在业绩大幅增长的背景下频频大手笔减持。如汇川技术日前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暨一致行动人朱兴明、李俊田、姜勇、宋君恩、杨春禄、唐柱学、刘迎新、潘异、刘国伟、熊礼文10名自然人因个人财务安排,拟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不超过1844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目前总股本的4.74%。本周三,汇川技术便出现大手笔的大宗交易,卖出方席位可能来源于这些股东兼高管,而买入方则是机构专用席位。
但奇怪的是,如此大手笔的减持并未引发股价的剧烈波动。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因为汇川技术的业绩成长趋势乐观,所以,二级市场的筹码锁定性较好,且市场承接力相对乐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公告称,减持事宜交由董秘办统一安排,并由公司寻找合适的接盘方。也就是说,大宗交易接盘方可能会有一定的承诺,比如说不会迅速在二级市场抛售,或者会通过激活股性,寻找对手盘等市值管理方式来缓解抛售压力。
上述信息再一次表明了两个论断:一是业绩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并不会影响股价的走势,反而可能会增加股票的活跃度,使股价更趋强势;二是只要上市公司高管方面能够与二级市场承接盘进行沟通,通过激活股性,培育更多的交易对手盘,那么,大小非的减持,对股价走势的压力也会降至最低。如果再配合公司业绩成长利好,二级市场股价就会不跌反涨。
重点个股点评
汇川技术(300124):在中低压变频器方面,公司已经成为内资品牌的领军企业,并在电梯、空压机、机床、金属制品、线缆、印刷包装等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电梯等下游需求相对旺盛,公司业绩一直处于快速的成长趋势中。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相继收购南京睿瞻、伊士通等公司。其中,通过收购南京睿瞻进入工业视觉系统,通过收购宁波伊士通进一步拓展注塑机行业市场份额,拉动伺服驱动器、电机等产品的销量。如此的信息可以看出公司的成长趋势依然乐观,可跟踪。
闰土股份(002440):公司染料年总产能在15万吨以上,其中分散染料产能11万吨,活性染料产能3万吨。2012年,公司分散染料产量11.22万吨,活性染料2.91万吨,国内染料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公司也是染料行业内唯一拥有2个驰名商标的染料企业,闰土商标、瑞华素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而由于环保高压政策,作为高污染行业的染料行业的中小企业纷纷退出市场,故公司的业务成长空间渐趋乐观,四季度业绩可能会超预期,可跟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