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指数面子工程下的鸡肋行情,零零星星的冬季取暖和冬播农耕热点... (2025-11-06)
  • 究竟这是谁的4000点?从新高个股看经济引擎重要变化 (2025-10-28)
  • 美指再创历史新高,沪深京港股市预炒“十五五”蓝图 (2025-10-25)
  • 高低切换:岁末肃杀行情之中的一抹亮色! (2025-10-23)
  • 藏头露尾的岁末:一物两面,正反两个角度看 (2025-10-22)
  • 寒冷季节更应懂得“向阳而生”,为何湖北或国资改革板块异军突起? (2025-10-21)
  • 近期市场炒作逻辑究竟是什么? (2025-10-18)
  • 下周A股能否再度转强?美股涨跌均主动,A股则具有更突出的季节性吞吐特点 (2025-10-18)
  • 不懂得随时令或四季而进退,岁末或竹篮打水一场空 (2025-10-17)
  • A股并非独立走强,也不会一劳永逸! (2025-10-14)
  • 全球行情震荡洗牌的多事阶段,善于识别风险背后或之外的机遇(全文) (2025-10-11)
  • 全球行情震荡洗牌的多事阶段,善于识别风险背后或之外的机遇(纲要式) (2025-10-11)
  • 联邦政府“关门”不改美股强势?为何存储芯片成为近期最为强势的科技股? (2025-10-02)
  • 年底热点几乎需要科技+资源+消费等综合特点兼而有之 (2025-09-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今日评论

    8月收官战高开走低,中报业绩同比普遍下滑,即便流动性宽松也不支持资产价格过分上扬

    2020-08-31 10:19
    鲁晓云


        本周一,沪深股市8月月K线收官日,指数高开之后稍冲高就回落,前期箱体顶部虚晃一枪仍折回。上证指数自7月14日创出3458点高点之后,这已经是多方主力抢篮板球第二次被盖帽打回。第一次抢篮板球是8月18日,上证指数上摸3456点,两点之差折回,本周一再度上摸3442点,差16点又被打回。根据指数平顶态势但技术指标背离且中线转淡趋势看,本周二或将直接低开走低。

        须知上周指数考验35日均线之后的再度上攻,带有无奈之举。由于上周创业板注册制新股投机败北之后,资金转而浪子回头,追逐中期业绩改善的个股之中。吃药喝酒等消费热点也延续了旧有的盈利模式且被强化,上周四、周五故指数连续上涨2天,本周一惯性上行,因为上周末消息面暂时处于真空,本周一又是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但市场还是有所变化,近周持续弱势的科创50指数领涨,而上周最为强势的中小创指数则处于滞后走势。

        但市场内在的变化还是有,比如白酒类个股,上周强势的古井贡酒(000596)出现低开,上周表现温和贵州茅台(600519)创出历史新高,前期涨幅并不突出的酒鬼酒(000799)涨停。另外,近期持续强势的青岛啤酒(600600)高开走低,说明即便是热门个股跟随后面起哄都有短线被套牢的风险。而生物医药个股也有分化,但总体继续温和走强。

        航天军工股局部有所强势,主因航天科技(000901)复牌涨停,10%;洪都航空(600316)维护上行趋势再度上行,但由于前期回落幅度太深,此番上行很难成功。且多数军工股走势低迷不振。黄金股短线走强,而核工业、稀土等再度转强。农业股继续低迷不振。上周最强势的天山生物(300313)停牌核查、而西部牧业(300106)则出现低开整理。

        目前值得重视的仅仅是一些中期业绩较好或者与股价有反差的个股。整体看,不支持中报业绩有过高预期,以为上市公司业绩普遍的是二季度环比有改善,较一季度的亏损或减少或有稍稍盈利,但较去年同期相比,则是普遍减少,能够不减少反而增长的并不多,属于凤毛麟角,因此,在上市公司业绩同比不是超预期但股价却不少创历史新高背景看,不是基本面改善带来的正增长,而是流动性宽松带来的资产溢价,因此随时会股价跌落。能够修正股价的必须是环比或者同比业绩均增长且股价前期表现温和者才有逆势走强机会。如上周提示之维维股份(600300)就因环比同比业绩均增长而再度涨停创近期行情新高。又如环比业绩增长同比业绩持平的雅戈尔(600177)高位横盘之后本周一跳空涨停,10%...。

        后期市场金融股仍有下跌可能,原因在于沪深股市的券商股普遍高估,对照中国香港股市券商股的市净率很低,只有一倍多,但沪深沪市很多券商股有近20家市净率高达3倍还多,有的高达7倍、8倍甚至10倍多。另外,由于房地产融资新规限制,房地产目前融资困难,对于其经营拓展有制约。而银行股虽然市净率较低,但也不支持大涨,因为宏观经济的风险促成银行业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率趋于上升。此外,就是新股的风险,普遍过高,且存在着限售股解禁压力!而消费股也被过度高估,其新高背后业绩增速并不匹配。靠流动性宽松或者预期改善导致的股价过高终究不会持久。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3,946,809, 栏目计数: 3,287,549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