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今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在辽、吉、黑三省省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三省制定出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振兴规划,拉开了东北振兴的帷幕。
加快发展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金融产业,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实的需要,也是辽、吉、黑三省高层决策者的共识。
坚冰已经打破,巨轮开始启航。我们衷心祝愿共和国的工业摇篮东北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创辉煌。
抓住有利契机 实现共同发展
———辽宁省副省长鲁昕谈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
记者 周保华
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要坚定不移地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道路。辽宁省主管金融证券工作的副省长鲁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共同调整、相互服务、协力创新、推进改革、同步发展”是这种结合的方针和原则。
这位精明干练的女副省长,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领导。她身为博士,曾从事多年经济研究工作,并先后担任过抚顺市副市长和省财政厅厅长。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她对金融资本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她说,今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其目标是要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机会,认真学习、深刻解读中央的战略目标及要求,结合辽宁的实际,提出一系列调整、改造、振兴的规划纲要,并切实加以落实。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深刻说明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辽宁要实现振兴,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必须相互融合,而金融的优化升级,又是二者融合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因此,辽宁省政府将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纳入了全省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表,总体思路和目标是要化解金融风险,创建金融安全区,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外资投入,发掘、培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鲁副省长认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振兴是一个整体思路,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金融业本身也面临着调整、改造、振兴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与金融业要共谋改革、调整、创新、发展、服务的新路子。
第一,共同调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工业企业的范围,要放大调整改造的领域和范围,涵盖包括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企业的调整改造和所有制、产业结构、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等的调整。要通过政策推进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企业也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实现资产的优化升级,实现与产业资本的共同调整。
第二,相互服务。金融企业要服务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振兴;地方政府也要为金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服务和支持。
第三,协力创新。政府和金融业的合作在创新领域是大有作为的。比如,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债务重组方式、资产重组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协助商业银行进行制度创新;商业银行也应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债务重组的创新、资产质量在升级优化过程中的创新,以及金融企业金融品种的创新。
第四,推进改革。首先是政府运行机制的改革,金融界的人士要为政府出谋划策;其次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省政府希望和人民银行总行、证监会、银监会和各商业银行、各证券公司开展密切合作;三是金融机构改革,对地方金融机构和信用社的改革,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政策;地方证券公司业务领域的调整、整合和拓展,也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四是对上市公司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提升优势企业竞争力,塑造辽宁上市公司新的形象。
第五,同步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区域经济、企业经济、银行业务、城乡经济、经济和社会事业六个方面的同步发展。地方政府要抓住机遇,金融业也要抓住商机,可以在处置不良贷款、扩大金融服务领域、诚信建设、开辟保险新业务、发展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加快发展,在同步发展中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在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省金融业也实现快速发展。
打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吉林省副省长王儒林畅谈资本市场作用
记者 朱茵 王曦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无论是从战略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重组的改革,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离不开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这是吉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儒林日前在论述资本作用时说的。
王副省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使其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这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从地域和人文环境来看,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一直有着较强的同一性和互补性。从产业基础和资源布局来看,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众多的人才和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巨大,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他说,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产业或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截止目前,吉林省有A股上市公司36家,通过上市发行和配股共募集资金近300亿元,不仅解决了吉林省经济建设及发展的资金瓶颈,有效地促进了吉林省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的壮大,而且推动了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向新型的、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的转变,促进了吉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正是依靠这些支柱,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外部资金参与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另外,资本市场对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破所有制壁垒,加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使上市公司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代表。
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吉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43亿元,比1997年增加796亿元,年均增长9%。
他说,针对东北老工业企业存在的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国家从完善社保体系,分离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入手,旨在改变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中央要求在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中,要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比如,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大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机会;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简化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审批程序;加大国债或专项资金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支持力度等等。所有这些,无疑都会为东北地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王儒林副省长指出,利用资本市场振兴东北,关键是对企业在"转型"、"转轨"中,充分运用中央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性地发挥资本市场灵活机动、顺势即得的快速效应,做好资本运作、企业改制、货币市场融资、海外上市、中介服务、项目推介、债券发行、基金管理、国际合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东北地区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从吉林省的情况看,重要的是面对振兴老工业基地将带来的新机遇,把一些原有支柱产业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对一些业绩稍差的公司要借助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优势资源整合为主线,在重组改造中求得发展,进而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唤起东北板块的崛起,促进区域经济的再次腾飞。
依托资本市场 加快经济发展
———访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利民
记者 马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把资源优势整合为优势资源和竞争优势,以此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全面提速。”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利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副省长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靠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其中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黑龙江省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上市股票38只,累计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200多亿元,总市值相当于全省GDP的20%左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快了黑龙江省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和完善,为全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正在加快结构调整,加速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王副省长说,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仍然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受到了资金瓶颈的约束,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总体数量还比较少,还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转换机制,加快发展,加大资本市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经济发展,资本先行。王副省长说,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全面实现黑龙江省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机遇难得,形势逼人。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要通过政策引导,搞好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促进优势产业、优质资产和优秀人才向上市公司集中,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增强在证券市场的持续融资能力。
二要充分挖掘上市资源,使更多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市场、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和高成长性的企业列入后备资源库,重点培育,加快在境内外证券市场的上市融资步伐,将全省的优势产业和优秀企业推向资本市场。
三是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和金融创新,通过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企业产权重组和资产重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黑龙江省提出了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目标和措施,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上市公司、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和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我省开展业务。
王副省长表示,将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其成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力量之源。
作为主管金融和对外经贸工作的副省长,王利民还向记者介绍了黑龙江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全省对外开放的情况。他说,全省正在加大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全面合作。比如,正在这里考察的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已在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方面与我们达成了共识。发挥与俄罗斯接壤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俄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经贸合作。王副省长还向记者透露,日前他已收到俄罗斯滨海边区副行政长官科尔恰夫的来信,表达了滨海边区参与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愿望。可以说,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意义重大。
王利民副省长最后表示,中国证券报与黑龙江省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通过中国证券报这一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黑龙江,吸引更多的资金投资黑龙江,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共同努力。(中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