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卢晓平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博士日前撰文,反思探讨中国证券市场治市方略。他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直接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不应仅仅局限
于配置国内资源。发展证券市场,应当从金融资源国际配置的高度来改革、整合。
李振宁认为,证券市场的基础是股票市场,理想的股票市场应当是一个对国内外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有巨大吸引力的,是一个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作用的,股指反映宏观经济变动,股价反映个股基本面的,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要建立这样的市场,就必须从根本上放弃那种以行政主导、国企垄断、数量冲动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从战略高度去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调整政策,改革体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坚决果断地实行国有股的战略调整,股权统一,扶优逐劣,内外开放。
李振宁认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关键是着眼效率、全局和长远,让利于民。策略是变统一决策为大原则下的分散决策。在谈到全流通问题时,李振宁建议,在国家让利、政策优惠的前提下,由管理层综合各界的意见,提出针对几大类情况的可供选择的全流通方式,由非流通股大股东聘请证券公司作中介,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作参考,并结合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方案,由流通股股东表决通过,加以实施。
李振宁认为,发展证券市场要正确认识国情。他认为,要做到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与鼓励个人投资者入市并重。正确认识证券市场中各种交易行为的合理性,把搞活市场,保持财富效应,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之一。股市要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必须有财富效应,甚至是暴富效应。从长期趋势看,股市应当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投机和一定程度的波动是保持证券市场活跃的润滑剂,二者缺一不可。
李振宁建议,调整证券市场管理体制,证监会与交易所职能分开,长期维持沪深两地交易所相互独立。通过竞争推动创新,改善服务,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证券市场管理应改变那种高度集中,不利于发挥市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