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海博的重组游戏:从12亿不良债权变身绩优股

    2004-02-04 08:48



        

      海博股份2003年的每股收益将超过0.40元。海博股份曾有着超过10亿的巨额不良债权,即使在2003年初,东海股份仍有高达4.4亿元的不良债权,但而今的海博股份却成了绩优股———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世界变化快!”

      2004年1月5日,海博股份(600708)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03年度累计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以上,而海博股份2002年度的每股收益为0.20元,如此计算,2003年的每股收益将超过0.40元,海博股份一跃进入了绩优股行列。公告发布后,海博股份的股价走势强劲,由1月5日的8.26元,两个交易日后上升到9.53元。

      海博股份乃原来的东海股份,翻开其以前年度报告,可以发现,由于大股东肆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东海股份曾有着超过10亿的巨额不良债权,其时度日维艰。即使在2003年初,东海股份仍有高达4.4亿元的不良债权,但而今的海博股份却成了绩优股———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世界变化快!”

      而1996年上市的东海股份,又是怎样被掏空,背上10多亿不良债权?尔后又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超级提款机

      东海股份是1992年由上海16家国有农垦骨干企业,采用定向募集方式组建成立,并于1996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了3250万股A股。

      从一开始,这个由无数小舢板捆绑起来的上市公司,就没有一个突出的主营业务,公司的经营业务从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品加工到批发、零售、出租车队、房地产开发等,涉及到农工商各个方面,而市场对其期望似也不高。

      然而这不影响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兴趣———上市不久,东海股份就成了大股东的“超级提款机”。

      就在1996年上市的当年,东海股份的其他应收款就达到了7.9亿元。当时,东海股份年报里并没有披露持股达到或超过5%以上股东的借款情况。但由于信息披露要求,1997年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上升到了9.9亿元,其中关联企业上海万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了其中的5.3亿元,而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农工商集团东海总公司,则占用了1.7亿元。

      1998年,东海股份的借款额度超过了10亿元,此时就有评论人士撰文指责东海股份大股东把东海股份当作提款机,不断地利用上市公司信用从银行套取贷款,而又将借到的款项转借给第二大股东及其他关联企业。

      1999年,东海股份亏损6000万元,公司对亏损原因的解释是:大股东借钱不还。其背后是,东海巨额借款产生了巨额财务费用,而按约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却又因为大股东无力还款而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而也正是这一年,东海总公司欠东海股份的款项为5.212亿元,万隆房地产公司的欠款进一步上升到6.973亿元———而东海股份的总资产仅为14亿元,高达12亿元的关联方借款占总资产的85%以上。

      巨额关联债权成了东海股份的沉重包袱。2000年中期,东海股份亏损境况依然,如果2000年年度继续亏损,公司将被戴上ST帽子。

      资产重组

      在“提款机”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第一、第二大股东上海农工商集团和农工商东海总公司对东海股份的资产重组提上了日程。

      东海股份以前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对股东的不良债权,同时对外又有大量的欠款。重组的基本途径是,大股东必须偿还东海股份的欠款,以让东海股份偿还债务,使其不良债权和负债大幅减少,然后,大股东就可以通过置换入盈利性资产,使得公司重新获得盈利能力。

      东海股份首先对农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进行重组,而解决东海股份对农工商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不良债权是关键。

      农工商集团把所持有东海股份的股票中的1500万股,旗下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政华大厦全部资产1.1亿元转让给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抵偿对东海股份的欠款和东海股份对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欠款;再把持有的东海股份中的2000万股,以每股1.0354元的价格转让给华融公司,抵偿了东海股份欠华融公司的欠款。

      除此之外,农工商集团还用现金归还了部分债务,分别斥资3000多万元和5000万元,代东海股份归还农行贷款和上海浦发银行的借款。经过这次重组,东海股份减少了2.4亿元不良债权,同时也相应减少了债务。

      与此同时,东海总公司将2763亩芦潮港周边的土地作价1.8亿元,代东海股份抵偿给了华融公司。

      在剥离债权的同时,农工商集团也对东海股份的经营资产进行了重组。东海股份将下属上海东海农垦园艺公司等四家经营状况不良,业务跨度大的公司股权转让给农工商集团。农工商集团则将集团内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农工商出租汽车公司———90%股权置换入东海股份。置入的出租汽车公司股权价值2.18亿元,而置出资产的价值仅为2600多万元,其中相差1.7亿元,作为农工商集团对东海股份的捐赠。虽然捐赠不能记入当期损益,但是相关的股东权益却增加了1.7亿元。出租汽车公司为东海股份带来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据2003年中报显示,出租汽车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达2亿元,而主营业务利润超过7000万元。

      经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关联企业对东海股份10多亿的欠款,减少到4亿多,相关的逾期贷款等债务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脱胎换骨

      对东海股份来说,解决债权债务问题,实现了重组的第一步。除了出租汽车,还需要置换入更多的盈利资产,才是彻底解决之道。

      “如果还留着这4个亿的遗留问题,那么东海股份未来融资也依然存在着困难。”上证综研的吴侃分析道。

      2002年,农工商集团将PT农商社从退市边缘成功救活,并更名为都市股份,而其价格也一飞冲天,从最低3元多涨到17元附近。有了农商社此一先例,农工商集团“再造”东海股份也似乎有了更多底气。

      2003年2月份,东海股份即公布了新的重组方案:农工商集团将持有的上海牛奶公司20%的股权置换入东海股份,而上海牛奶公司净资产为10亿元,20%的股权作价2亿多元。而上海牛奶公司最主要的资产是沪市另一家上市公司——光明乳业,牛奶公司持有光明乳业30.78%的股份,和上实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并列为光明乳业的第一大股东。光明乳业每股净资产为2.33元,上海牛奶公司持有的2亿多股光明乳业的股票,就有了近5亿元的价值。而随着牛奶公司股权的置入,东海股份就可以分享光明乳业的良好业绩。光明乳业2002年前三季度已经取得了1.5亿元的净利润,按照东海股份的股权比例,可以得到近1000万净利润。

      此外,农工商集团将洋山深水港配套建设的海港新城2033亩土地,以每亩6.67万元的价格置换给东海股份。“随着上海洋山港的建设,这些土地的增值潜力很大。”吴侃分析道,“土地增值带来公司利润的增加将比较明显。”

      随后,东海股份的名称也更改成海博股份。

      虽然海博股份现在依然主业复杂,有出租汽车、乳业、不锈钢制品等众多业务,而且其主要利润来源是控股子公司,但毕竟已经脱胎换骨,由乌鸦变成了凤凰。

      “海博股份已经基本达到了增发新股的要求。”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份报告称。而吴侃则认为,“控股股东在付出了近十亿的代价后,应该也希望能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

      而这,无疑也道出了海博股份一系列重组游戏背后的意义所在。(余明/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78,922, 栏目计数: 6,208,953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