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国3G投入商业化还等什么

    2004-02-10 08:01





        “全球看中国,中国看通信,通信看移动,移动盼3G”
        香港地区2004年1月已经推出了3G手机服务


      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令人瞩目。到2003年9月底,移动交换机年增5000多万门,达到3亿多门,成为世界移动通信第一大网;移动通信用户年增6000万户,达到2.5亿户,成为世界第一;固定电话用户年增3400多万户,达到2.5亿户,成为世界第一;局用电话交换机年增2800万门,达到3亿多门,成为世界第一大网。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总体透视


      2002年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就是GSM系统和CDMA)占据主导地位,模拟系统的用户已于2001年12月31日前全部退网,转移到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中继续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属于研究、试验、测试的阶段。预计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达到3.5亿户,2008年年中达到5亿户,2010年达到6亿户。
      从中国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的发展来看,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后3-5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到2005年,移动终端的销售额可达到12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2002年全球30%的手机是在中国制造的。移动市场对中国GDP所贡献的产值,到2005年将达到8000亿元,在全国GDP中占8%-10%。
      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运营服务收入每年可达20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0%;手机终端市场每年500亿元,年增长率可达30%;运营商网络投资每年1200亿元,年增长率将达20%;移动通信配套市场每年500亿元,年增长率可达到20%。
      从各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来看,2005年GSM达到3亿户,达到最高点,2006年后用户量开始下降,用户开始向3G网络转移;到2008年前,GSM在中国还有发展空间,约需3亿部GSM手机(包括新增和更换手机数量),这也是国产品牌崛起的大好时机。但是如何规避贴牌问题,则是中国手机厂家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国家也将从明年起逐步解决进口贴牌问题,限制进口散件组装的数量和做法。
      2001年中国联通公司建设GDMA网络,2002年进入运营,开始放号;2002年底达到700万户。2003年8月达到1000万户;预计2005年中国联通公司的CDMA用户将达到4500万户左右,2005年以后开始下降;到2002-2008年约需CDMA手机1亿部左右。
      从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年增量达到6000万户,市场潜力巨大;2.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资费日趋下降;3.用户结构发生巨变,从贵族身份的象征快速成为平民百姓的通信必备品;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新业务层出不穷;5.用户消费意识日渐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日趋旺盛。
      目前移动电话的人口普及率才16.2%,仍然面临着高速增长的、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用户需求。从1997年开始,中国移动通信用户的增长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表现得最为突出,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增长量。到2003年底前将超过固定电话的总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来自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和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影响正在强有力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通信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3G将在2004年投入商用


      世界范围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即将形成,并在未来10年内迅速发展;最早2003年,最迟2004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在中国投入运营;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支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建设;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转移过程中,对中国移动运营商和制造厂商来说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一机会。对他们来说,实用为本,高端作业,抢占先机,品质致胜是把握这一机会的关键所在。
      根据信息产业部和有关单位的计划安排,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从2001年开始3G测试,2003-2004年为3G互联和现场测试年,2004年,中国3G进入商用化局用试验;2004年年底前投入商用。2006年以后2G用户开始减少,3G产品逐步进入主导市场;3G用户每年新增5000-7000万户;而2G用户每年减少2000-3000万户;2008年2G用户与3G用户相当,总用户数达到5亿户;2010年后2G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现状,新建的3G网与现有的GSM网和CD-MA1x网络要有很好的后向兼容性,充分利用已有的GSM网和CDMA1x网络;同时,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大城市人口密度高,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设的重点是选择频谱利用率高的制式;中国有宽带数据需求的用户比例较低,但会逐年增加,手机上网的用户将会逐步增加,因此,第三代移动通信要适应因特网等非对称业务的高效率。在中国,由于现阶段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运行着不同的网络制式,因而,在2G向3G过渡中,W-CDMA、CDMA2000、TDSCDMA等均有可能为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所采用。目前,大家讨论最多的是3G网络建设应当如何建设和演进,而共享网络和双模无缝网络则是当前出现的新方案。其中,GSM/GPRS/WCDMA/TD-SCDMA和CDMA/CDMA2000双模无缝网络是目前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推出3G服务时的选择。
      随着中国加入WTO,移动通信市场进一步开放,政府对中国通信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管制逐步放松;3G业务快速进入。中国对于3G许可证的发放办法可能会采取直接指派、评审选择或拍卖的方式。但从目前的状况和国外3G运营商的状况来看,直接指派、评审选择将是中国管理部门的首选。
      根据目前公布的规定来看,审定移动通信经营资格的条件:网络优势;多年的运营优势;资金人力优势等;资费能够持续下调。
      竞争使经营服务理念发生变化;3G牌照的发放将作为中国推广全业务运营商,提高企业入世后竞争实力的一个试点;在中国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过渡之际,将允许更多的二级运营商进入移动电话市场。这样更有利于在引入新的资本构成的同时,引入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新的竞争,进而最终打破原有的市场供需体制及市场壁垒。


      3G移动通信民族产业的国家政策


      国家仍将制定专项产业政策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国内通信制造企业实力日益增强,已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而且技术攻关能力增强;中国通信市场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原则,在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仍将继续扶持中国通信民族企业。
      国家目前制定专项产业政策主要包括:软件专项、微电子专项、移动通信专项、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专项、数字电视专项、网络产品专项以及新型元器件专项。
      3G资源包括市场资源、技术资源和整个产业链资源。3G产业是一个涉及整个电信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在3G问题上早就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关于3G频率需求与配置,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导小组早就有了部署和安排,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已预留了IMT-2000的核心频段以及四个频段的资源,这些都是为3G启动做准备。从企业方面来考虑,各个公司采用的系统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对资源进行多样选择。另外,从中国政府历来所实行的政策和方法来看,会对国产的系统采用一种特殊的政策。如中国在TD-SCDMA政策上会有一定的倾斜。中国政府为保护民族产业,这肯定是要做的。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把握3G就是把握中国电信市场的未来发展,如果在3G问题上中国能较好地把握住机会,中国电信业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独占有自主核心的3G技术市场,必须以中国的3G技术开发带动3G设备制造商,再用中国3G产品带动3G商用业务市场,继而将3G全面推向家庭和个人,由此带动整个价值链的发展。现在中国政府正极力组织3G这个价值链,包括从上游一直到下游,要让它尽快形成一个国产的价值链。3G产业第六年至少有上千亿元的资金在里面运作,所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里面要如何控制和把握,这块市场由谁来统制。以前大家说2G已被国外占领了,现在大家也都在看3G是个巨大的市场,那么在3G上能否提前动手,抢占这块市场。但是有些因素使3G不能顺利运行。一方面,国外3G拍卖使得一些公司负债累累,没有及时发放3G牌照也是理由之一;另一方面,政府还想等TD-SCDMA国产品牌的成熟;第三个就是整个3G标准还没有出来。国际ITU方面的标准也还没有完全出台。即使发了3G牌照,但是3G建设到底要采用什么制式,哪种标准,对运营商来说,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考虑和等待;第四,整个产业链究竟怎么发展都还没有研究好,所以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单位的一些做法和目前3G实验的情况。总之,最终的实施还需要等待一些研究的信息和结果。
      3G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时间,应该是在2003年年底或2004年年初,随着中国加入WTO,移动通信市场进一步开放,政府对中国通信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管制逐步放松。按WTO里规定,中国应该在三年后开放整个移动市场。要是再晚些,国外那些运营商进来以后怎么平衡,这可能就有许多政策上的问题了。
      事实上,市场上的资源配置可以由人为配置和市场自发配置两种手段来实现,但是经验已经证明,这两种配置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片面性,有效的和最优的资源配置就需要在宏观主动调节的引导下来实现。所以这就要有政府来引导,因为政府现在越来越脱离对业务的指导,但是会对一个大的产业或政策进行宏观控制,对3G在今后10年至15年间中国的整个移动通信发展要做一个全盘控制。


      如何形成3G产业链


      3G产业的发展应开发和配置3G资源,带动产业链的形成,促进3G移动通信的发展。在3G发展的问题上,我们现在有几步工作要做:其一,3G标准要尽快定下来,才能让运营商按统一标准进行研发,这样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要加快培育上游的产业链,也就是国内的一些民族制造企业,还有就是和国外合资的一些企业,让他们能够迅速地介入到国产的系统中间来,然后中下游的就选数家运营商来运营3G系统。至于下游,主要是作为一个品牌的内容提供商、ISP、ICP等内容服务商,还有零售商、销售商这些下游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行组合、优化,使他们提前进入状态。因为没发牌照前,谁都不敢轻易投资进去,制造商也就无法全力推动有关3G的研发,不敢轻易上马,害怕无法收回投资。因而,国内3G的制造商们绝大多数只好等待和观望。而现在在3G牌照发放问题上没有动静,这对整个移动通信发展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首先就是大家都没有耐心去等了,现在2G的市场基本饱和了,接下来怎么发展,3G业务开发究竟有哪些内容,怎么开发,现在都是各说各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没有开放之前,谁也不能把握住这些研究和它的实际运营情况究竟有多大的差别。
      从企业选择这方面看,现在联通进入CDMA2000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它现在的建设基本是朝着这方面发展,要是让他另起一套系统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移动向WCDMA过渡的方式比较容易一点,这个选择也是花钱最小,效果最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这方面还没有表态,中国政府希望他们能用国产的标准,但是国产TD-SCDMA的商业化程度还不够,而且将来是否稳定,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任何一个运营商既要有市场上的考虑,也有经营策略和整个产业发展上的考虑,因而,一个技术不是说用就能用的,企业还要考虑诸多因素。
      在全球3G发展正在稳步推进的现实情况下,中国3G的发展已经明显慢了一步,这就需要中国尽快调整政策,促进资源配置重心向3G发展方面转移。所以,现在中国迫切需要发放3G牌照,因为3G从启动到走向真正商用还需经历一个产业过渡期,需要政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相应的内容提供商做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来有效刺激3G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育平/市场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77,053, 栏目计数: 6,207,44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