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海航甩出13亿亏损:消化空洞的数字游戏?

    2004-05-10 08:23





      人们找不到海航成本会增加如此之快的迹象和理由,非典?航油、起降费涨价?亦或只是一场数字游戏?
      陈峰——作为国内第四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600221)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航,600221)董事长,从1000万元起步,到如今228.4亿元资产规模的航空公司,他在执掌 海航市场运作时一向是不拘传统。
      融资,重组,再融资,是海航一贯的手法,而连续8年的盈利使得海航神话变得似乎很实在。然而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五一”前,创造了8年奇迹的海航却意外地向市场交出了亏损近13亿元的2003年年报。
      虽然人们已经做好海航在“非典”之年亏损的心理准备,但是近13亿元的亏损额还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是什么导致了巨额亏损,非典?航油、起降费涨价?还是释放了以前年度报表的水分?

      “非典后遗症”

      人们质疑的焦点集中在2003年海航的成本增加得太快了。2003年海航实现了近54亿元的销售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6.84%,但是比起成本的增加,收入的增加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年海航的主营业务成本为52.25亿元,同比增加了46.12%。
      对于这样的业绩海航有自己的解释,海航的证券事务代表吕广伟解释,主营业务成本上涨是由两部分造成的,一是航油、起降费等变动成本的上调,二是引进飞机所增加的租金费用和随着机龄增加带来的维修费用等固定成本的上涨。
      2003年4月至6月非典期间,海航从4月20日起,削减了每日航班数量,日航班数量由4月初的247次降到164次,最低减到90次,也就是正常时期的1/3。
      在海航大幅削减航班前提下,海航2003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约减少3.25亿元,减幅14.45%,低于南方航空(600029)(600029)的22%,与东方航空(600115)(600115)12.72%接近。这也就是说,海航在航班减少一半以上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只遭受了与航班小幅下降的东航、南航接近的损失。
      按照常理推测,由于这项成效,节省下的停飞航班费用,会使海航的总亏损减少到最低程度,至少会在业绩上超过东航、南航。从东航和南航的情形看,这两家公司香港地区和国际航线的损失远大于内地航线的损失。陈峰也曾表示,相对其他航空公司,海航由于没有国际航线,非典中的损失是最小的。
      所以,如果海航成本构成没有发生变化的话,海航在非典期间只能算是负“轻伤”。
      而增加的成本项有可能是在飞机折旧及租赁、维修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方面。由于海航增加机队规模,并进行融资性租赁,这可能导致飞机折旧以及租赁费用的急剧上升,维修费用也会相应增加。但这些都难以成为成本剧增的最终解释。
      从同行业比较,2003年海航的收入近54亿元,运输成本52.25亿元,亏损近13亿元,而半年报的时候亏损额为9.8亿元,也就是下半年增加了3亿多的亏损;东航收入140亿元,运输成本117.75亿元,利润总额为亏损4亿多,净利润亏损8.26亿元,而半年报的时候东航一度亏损达14亿多元;南航收入173.5亿元,运输成本140多亿元,盈利0.1448亿元,而在半年报的时候南航还亏损近12亿元。
      人们找不到海航成本会增加如此之快的迹象和理由,而海航自己解释的固定成本增加的理由却不能与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对应。
      就航空业运输成本的构成而言,除了前面说的航油、起降费、折旧之外,还包括租金、维修费、工资福利、航空配餐、飞机保险、培训费等。
      海航2003年折旧数额(包括记入管理费用的折旧)为7.5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4.7%,2003年海航信租赁了5架飞机,但是从报表上找不到相对应的数据增减。
      海航披露的就是海航自2003 年1月1 日起执行《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高价周转件及航材消耗件的核算办法变更所增加的成本2.52亿元,而这一数据不能解释2003年比2002年增加的16.5亿元(52.25-35.76=16.49)的成本。而要想达到成本增加46%,就必然有费用的增加超过这个数,而这又与海航披露的成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相矛盾。
      在多种疑惑下,一些分析人士揣测,既然亏损已成事实,增资扩股的计划落空,索性藉非典亏损将之前的空洞消化。但海航方面极力否认这一说法。

      另辟融资通道

      对于海航来讲,至少要推延到2006年才可能有资格配股。这对资金需求很大的海航来讲,失去股市融资的机会就主要靠借款来解决资金问题了,而海航2003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1.45%,已经没有多少借款空间了,况且借款还要增加海航的财务费用,而这部分费用的增长也是影响海航盈利的头疼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难倒陈峰,他已经找到了新的融资渠道。
      在收购西安民生(000564)(000564)、开源证券之后,海航集团又不断增持西部证券的股权。4月13日,在西部证券2003年度股东大会上,多家股东披露了与海航集团签约,或与之洽谈,拟将所持西部证券股权转让给后者的消息。若这些协议全部得以实施,海航及关联企业将持有西部证券超过80%的股权。而这些收购增加了海航集团的融资能力,作为海航集团中重要的子公司海航股份自然可以分得一杯羹,以解决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
      而通过海航持股、海航集团实际控制的美兰机场(0357,HK)配股增资要比内地股票市场容易一些。
      2004年一季度,海航又恢复了以前盈利年度的面貌,陈峰这一次又将如何出手,人们拭目以待。(财经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0,422, 栏目计数: 6,322,126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