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ST宏智“双头执政”宣告终结 2004-05-11 07:53
ST宏智(600503 )共存四个月之久的“双份”董事会即将终结。ST宏智今日公告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判决,由2003年6月25日召开的ST宏智2002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黄曼民等人组成的董事会,继续行使对ST宏智的法定职权。 黄方董事会继续掌权 法院的判决结果显示,2004年1月11日,由王栋、黄曼民分别主持召开的ST宏智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所产生的决议均无效;ST宏智应当立即结束法人治理的混乱状态,由2003年6月25日召开的ST宏智2002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黄曼民等人组成的董事会继续行使对ST宏智的法定职权,恢复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常秩序,同日产生的ST宏智监事会亦应当履行相应的法定职责;驳回原告王栋的其他诉讼请求。 公告称,根据公司于2004年4月18日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关于要求姚雄杰等人组成的董事会退出公司,由黄曼民等人组成的董事会接管公司先予执行的申请和原告王栋关于立即结束公司法人治理混乱的状况的请求,法院裁定:公司由2003年6月25日召开的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2004年1月11日由王栋召集并主持的ST宏智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产生的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对公司的管理;ST宏智全体员工均有义务保护公司财产,并根据本裁定所指定行使公司管理权的董事会的安排,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本院保全的ST宏智的印章、财务专用章和黄曼民私章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暂由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监管使用。 对此,ST宏智表示将尽快结束公司法人治理的混乱局面,恢复公司的正常经营。 “双份”股东大会的产物 ST宏智“二主当政”由来已久。今年1月11日,ST宏智召开的2004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出现了由大股东王栋与公司董事长黄曼民分别主持召开的情况,并就同类议题形成了两份股东大会表决结果,且各自披露了其股东大会决议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以黄曼民为董事长的董事会和以姚雄杰为董事长的董事会共存的局面。 两家董事会各自披露公司的信息,在很多重大问题上双方也各执一词,导致谁也无法正常开展业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处于严重混乱的状态,业务经营出现了巨大动荡,公司股票也因此被特别处理。 2004年3月22日,ST宏智第一大股东王栋一纸诉状把公司告上了法庭。王栋请求法院判令公司立即结束法人治理的混乱状态,停止对其权利的侵害,并对上述临时股东大会所产生的决议进行效力确认。此后,法院裁定对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公章及财务资料进行扣押,并对ST宏智的公章及财务相关的印鉴实施保全。 今年4月30日,ST宏智两董事会出人意料地“抖”出了两份年报。但在各自的年报中,双方都希望法院对两份股东大会决议的有效性尽快进行裁决。 前景仍不容乐观 由于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潭,ST宏智2003年的经营业绩大幅滑坡。年报显示,2003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0083.3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01.8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4247.4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660万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9223.7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710.73万元。2003年公司每股巨亏0.84元,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报出具了“非标”意见。ST宏智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每股收益-0.08元。 对此,黄曼民组成的董事会认为, 造成200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和大幅度亏损的主要原因,除了非典因素外,还有募集资金被前任高管大量挪用,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前任高管还通过其掌控的营销渠道,打着“宏智”的旗号,利用宏智的开发队伍,将大量的高回报的软件开发合同转签到不受公司控制的其他单位,直接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整体毛利率下降,研发和施工费激增。 由此来看,虽然ST宏智两家董事会的权利“争夺战”有望随着法院的判决而终结,但公司目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前景仍难以令人乐观。(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