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率上升 增发群体成亏损大户

    2004-05-11 08:30




    2004年05月10日15:36 新闻晨报
      
        截至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289家上市公司(不含新股)披露了2003年年报。这1289家公司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6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完成净利润1258亿元,增长37.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96元;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2.6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5%;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0.522元,分别较2002年上升37.06%、6.82%、29.63%和-7%。与此同时,1289家公司拟发放现金股利合计576亿元,较上年度的459亿元虽有所增加,但派息率从55%降至45.75%,下降了9.25个百分点。

        亏损率下降成长率上升

        市场亏损率和成长率,是海外股市经常采用的指标。亏损率指的是亏损企业占全部公司的比例;成长率则是业绩增长企业(盈利增长加上扭亏为盈的企业)占全部公司的比例。近3年来,中国内地股市亏损率逐年上升,成长率却直线走低,这个趋势到了2003年,终于被一举扭转。

        统计显示,2000年共有1088家公司公布年报,亏损公司99家,亏损率9.1%;2001年公布年报1170家,亏损公司152家,亏损率12.99%;2002年公布年报1232家,亏损公司174家,亏损率14.12%;到了2003年,在截至4月30日已公布年报的1289家公司中,亏损公司减至152家,亏损率降至11.79%。

        另一方面,2000、2001、2002年度两市业绩增长企业分别为671家、489家和574家,成长率分别为67.1%、42.16%和46.9%。到了2003年度,盈利增长企业(669家)和扭亏为盈企业(101家)一下子增加到770家,成长率迅速上升到59.74%。

        大公司重质小公司重势

        2003年是被称作“大象起舞”的一年。确实,大公司组成了绩优股群体。统计显示,总股本20亿元以上的30家大盘股,以占市场三分之一的净资产,八分之一的(A股)流通股,去年实现净利润达46%。这30家大盘股,去年主营收入增长31%,净利润增长48%,平均每股收益0.265元,每股净资产2.36元,净资产收益率11.24%,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更高达0.887元。除了净资产值略低外,其它均大大超出市场平均指标。30家公司中,仅东方航空一家亏损,而每股收益在0.40元以上的绩优股就有华能国际、扬子石化、上海汽车、宝钢股份、鞍钢新轧、粤电力、马钢股份、浦发银行共8家。从行业看,30家大企业中钢铁、有色金属、交通各6家,石化、能源、银行证券各5家,通信电子2家,汽车1家,基本上都处于核心资产“五朵金花”之列。

        不过,在净利润增长超过50%的220家高增长股中,中小企业却成了主体。其中总股本10亿元以上的24家,总股本5-10亿元的31家,总股本2-5亿元的中盘股和2亿元以下的小盘股分别为99家和68家,比例高达45%和31%。从行业看,除相当部分属“五朵金花”外,高成长企业主要分布于三大板块:一是电子通信有线电视等高科技板块,如深科技、京东方、广电信息、安彩高科、歌华有线、银河科技、士兰微、法拉电子等;二是医药板块,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复星实业、康缘药业、华源制药、北生药业等;三是消费品板块,如五矿发展、厦门国贸、华联综超、第一食品、南宁糖业,以及造纸业的晨鸣纸业、华泰纸业、山鹰纸业等。

        增发群体成亏损大户

        从2003年年报看,亏损群体中出现了两个新特点。

        一是有的企业自知前景艰难,索性来个大亏一年坐吃三年。东方通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公司2002、2003已连亏两年,为避免今年再亏退市,2003年一下子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增加广告开支等,管理费用增加了14亿元,造成巨亏11.6亿元。接着,今年一季度便以计提的1.2亿元存货已销出为由,“相应转销”,当季盈利3000万元(每股0.05元)。显然,有巨额计提“打底”,东方通信以后各期报表还可以如法炮制,轻松获利。而到了退市边缘、不知重组了多少次的万鸿集团,这回干脆将历届大股东欠下的新账老账全部核销,一次亏掉7.68亿元,以后只要稍稍冲回一点,就可喘息3年。

        二是增发群体成了亏损大户。如中关村亏损6.33亿元,托普软件亏损3.89亿元,天大天财亏损3.82亿元,全兴股份亏损1.77亿元,莲花味精亏损1.45亿元,创智软件亏损0.98亿元。前两年,这些公司均通过增发大把圈钱,如今,亏损原因也完全一样,即增发资金被大股东以各种形式侵吞,大笔一挥计提了事。最典型的如托普软件,当初以28.91元的高价增发圈钱近10个亿,已全部被大股东侵吞,实际控制人宋如华拿了10亿元巨资,居然来个金蝉脱壳,以1元钱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了另一家民企,虽然有报道说背后仍是宋如华掌控,可宋某就是不露面。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非经营性巨亏吞噬利润。2003年度净利润虽有近4成的增长,但加权平均的每股收益还不到2角,因为在152家亏损企业中,源自大股东占款的非经营性亏损大户仍有六七十家之多。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资质如何提高,长期投资又怎能深入人心呢?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274,614, 栏目计数: 6,205,29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