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银行逼债引发崩盘 德隆向逼债银行放信号 2004-05-16 19:32
财经时报/谢姝 湘火炬:与德隆建立“防火墙” 德隆系内部分化 壮士断腕还是金蝉脱壳?三问德隆系 湘火炬状告大股东获判还1.2亿 生生投资或接手 “控制性股东”对下层的上市公司拥有很强的控制权,却只拥有很小比例的权益;上市公司在复杂的结构中,往往成为这种“类家族集团”中的旗舰企业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经不起银行的‘挤兑’。”不满情绪已经不加掩饰地出现在德隆系老庄股之一——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49,湘火炬)5月13日的公告中。 发出这份A股公司中罕见的公告,其导火索是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催还2亿元贷款等一系列逼债事件。招行将贷款人湘火炬和担保人湘火炬两间子公司“陕西法士特”及“陕西重汽”告上公堂。4月29日判决书下来之后,湘火炬沉默10日。 5月9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官司,原告是湘火炬和另一间与德隆关系密切的上海生生投资有限公司,被告赫然是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德隆”,为湘火炬的相对控股股东)——作为银行逼债的反应,二原告逼“新疆德隆”偿还1.2亿元欠款。 很明显,此刻的新疆德隆并没有失去对二位原告的控制。据《财经时报》了解,上海生生的大股东是上海同岳运输有限公司,持7成股权。同岳运输有限公司由三个自然人出资设立,其中叶磊出资2000万元占股66.6%,叶为上海生生的实际控制人,同时他也是该公司法人、湘火炬董事。 叶磊为德隆系“老将”。他曾在乌鲁木齐铁路局等公司任职,1999年由新疆德隆派往湘火炬任职,历任项目主管、总裁助理等职。 湘火炬董事长聂新勇、监事郑荣新均为德隆国际(德隆系的核心企业,在上海注册)出资人之一。聂在赴职湘火炬之前,任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执行董事。 “子告父。这一刀很强悍。如果真的下去,从上市公司到新疆德隆都可能连锁破产。这可能蔓延到德隆国际。但客观上将给银行造成系统风险。”一位了解事件的法律界资深人士对本报说。 “如果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尤其是关联公司同时追讨债务,就可能导致新疆德隆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这正是破产程序启动的基本法律要件。新疆德隆在偿债不能的情况下,也会向包括关联公司在内的其他债务人追讨债务。这样,德隆系诸多从银行借款的公司都将面临破产的可能。” “由于德隆系所有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破产后,出资人并不承担偿债责任,大量银行债务则很可能最终归于无法追回。”这位人士说。 德隆国际以1.84亿元投资于新疆德隆,占新疆德隆92%股比,剩下8%是唐万里个人出资投资的。2000年德隆国际成立时注册资金为5亿元。据唐万里介绍,德隆国际(并表前)目前只有8亿多元的债务,债务风险并不是很高,主要的风险已由公众公司承担。假如情况属实,破产可能只终结于新疆德隆层面。 银行逼债引发崩盘 作为私人公司,由37个自然人注册的德隆国际持有大量优质资产,至2004年4月,唐万里称,德隆国际合并报表后的总资产达到240多亿元,总负债为130多亿元。事实上,其总裁唐万新则是德隆系真正的控制人。德隆国际注册时,唐万新以13.6%的股比,仅出资6800万元,即成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唐万里出资3350万元,占股比6.7%。 “五一”长假前,德隆曾打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要事项。一度放出口风说,37个出资人准备自己出钱打救公司。如此,德隆系37个出资人的主要利益便可以德隆国际为“防火墙”,保全下来。然而,此一发布会被临时取消,至今原因不明。 4月中旬德隆“老三股”暴跌,与招行长沙分行挑头向湘火炬逼债不无关系。这2亿元短期贷款将于4月16日到期。4月12日甫一开市,湘火炬便开始暴跌,短短5天内,从10.4元跌至7.5元,16日当日跌停。之后一周,“老三股”愈加大幅跳水。 一直刻意保持低调的德隆高层人士此时主动走到聚光灯下,频频接受采访。4月21日唐万里接受采访时称:“这两周像两个世纪般漫长”;“刚开始暴跌的那一两天,我突然蒙了,好像一直良性运转的物体,突然离开了自己所掌控的视线。” 唐承认从3月2日起,“资金链断裂”是德隆最大的问题。 此后便每况愈下。4月29日,湖南省高院受理招行长沙分行的诉状,并做出判决:冻结湘火炬、陕西法士特、陕西重汽的银行存款2亿元,或查封其等值的其他财产。由于湘火炬一直未偿还债务,湖南省高院又冻结了三公司的银行基本账号。 湘火炬5月13日的公告显示,从2004年1月1日至5月13日银行已累积收贷达2.4亿元,而新增贷款为零。“受宏观政策、股价下跌及市场上种种传言的影响,个别银行大幅收缩我公司贷款,致使公司资金紧张”。 湘火炬致银行的公开信 在被湖南省高院冻结银行基本账号的结果公告之前两天,湘火炬5月11日便主动发布公告说,新疆德隆所持湘火炬法人股2400万股质押给建行乌鲁木齐明园支行。至此,大股东所持20520万股中的20494万股(占总股本21.89%)已分别质押给多家银行。 这标志着从4月上旬以后一个月内,新疆德隆已分别将其所持“老三股”的所有法人股全部质押给地处新疆的各家银行。 而5月9日发生在株州的奇怪诉讼,是因为3月新疆德隆决定以质押湘火炬股权进行融资。为了资金安全,双方约定:由新疆德隆在规定时间内向湘火炬偿还欠款1.2亿元;如不能按时偿还欠款,则由上海生生代向湘火炬清偿上述债务,新疆德隆则向上海生生支付1.2亿元,或将被告持有的湘火炬20520万股法人股全部抵偿给上海生生。后来新疆德隆没有按时支付欠款,也没有向上海生生按照约定履行偿还义务;于是法院判决:冻结被告新疆德隆所持有的湘火炬20520万股法人股。 故此,湘火炬5月13日这则题为“关于近期情况的公告”,被业内称之为“一封致银行的公开信”。 湘火炬直称:“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经不起银行的‘挤兑’,这是经济社会中的天然规律,湘火炬尽管拥有百亿资产和百亿销售收入,但也不能例外”;该公告并暗示:“如因银行‘挤兑’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异常,其连锁反应将无法估量,结果将是企业利益、银行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小化。” 市场立即分析,湘火炬主动表态可以有两方面效果:第一,以质押股权和冻结股权的方式来减轻银行对于呆坏账风险的顾虑。 第二,银行逼债太急,而德隆无力还债,德隆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将产生破产连锁反应,银行系统风险凸现;而且,如若彻查债务,当初银行为什么放贷,可能有说不清之处,令公告中所言“企业利益、银行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小化”变成事实。 贷款去向如何? 德隆短短数年即走出新疆,开始国际化。据2003年胡润排行榜和德隆国际子公司中企东方管理公司有关统计显示,德隆系的资本控制力达到200亿元;而业内有知情人分析,德隆系在鼎盛期可控资产逾千亿。 德隆获取银行贷款的手法在国内其他企业亦有所见:用同一套资产做抵押或担保,向多个银行多次借款,资产数额便成倍放大。仅新疆德隆所持有的20520万股湘火炬法人股,就至少向招行长沙分行、招行上海分行等多间银行做过贷款质押,还多是银行追查系统风险之后补上的手续。此前多采用关联公司互保。 整个德隆系贷款总额究竟有多少?目前贷款去向如何?2001年8月成立的德隆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德隆国际(50%)、新疆德隆(20%)和两个自然人共投资2亿元注册的公司。2002年年中,这家公司对外长期投资只有500万元,为信远大厦项目资金信托,但委托国债投资就花了1.5亿元。其资金中包含有短期借款1800万元,是以新疆屯河(600737)776.2万股法人股作质押为担保借来的。2002年,德隆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仅41.9万元,税前利润总额却有3001.1万元。 事实上,新疆德隆和新疆屯河集团直接控制“老三股”,再直接控制或通过这三家上市公司间接控制众多子孙公司。 有分析指出,德隆系中的私人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直接贷款,或者用上市公司作担保,从银行贷出钱来,投到名下的私人公司中。也就是被置于企业金字塔下层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往往会被“控制性股东”运送到金字塔的上层。因为,德隆系拥有资本发言权的除了唐家四兄弟,还有33个出资人,他们的股权在德隆国际里得到直接体现。 分析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控制性股东”对下层的上市公司拥有很强的控制权,却只拥有很小比例的权益。上市公司在复杂的结构中,往往成为这种“类家族集团”中的旗舰企业,其资产变为向下运动,具体表现为投资行为。 当然,这种“搬运财富”的工作需要银行参与完成。 在“关于近期情况的公告”中,德隆称:“公司希望各有关银行能冷静、理性地看待湘火炬的现实状况,共渡目前的信任危机。”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