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四巨头决战云药集团 鹿死谁手未有定数

    2004-05-17 06:37





      5月的昆明,云高风清。在这个传说中彩云飘起的地方,一场激烈的股权混战正在进行,参战者是极富征伐野心的中国华润集团总公司(下称华润)、上海华源集团(下称华源)、上海复星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复星)、陕西东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盛),而其争夺的目标是云南省云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药集团)的控股权。

      屯兵昆明

             "华源的董事长周玉成3月初带领30多人的队伍到昆明,和云南省政府、云药集团、云南白药(000538)等谈判。周玉成走后,他的队伍一直驻扎在昆明,继续活动"。云药集团的一位高层领导告诉《证券市场周刊》。
      而华润方面更是一刻不歇,华润企业发展部副总经理石庆瑞和助手陆强在一线指挥,不仅一步步细化了重组方案,而且,据说还请来了一家美国公司,帮助华润做辅助方案。因为省政府有附加条件:谁控股云药集团,谁就必须在昆明建设一个医药科技工业园区。
      据了解,复星是4月份才参战,时间较晚。此时,华润、华源和政府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他们的方案也被反复推敲了多次。但复星实业总经理汪群斌仍然表示不想放弃入主云药集团的机会,现在,云南省政府同意给其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提交重组方案。对于复星的出现,云南政府的一位官员对《证券市场周刊》说:"我觉得省政府选择复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当初政府曾表示,让有国资背景、有资金实力、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来整合云南的医药产业,华润、华源都符合这个条件。而复星是个民营企业,虽然在资本市场声威远震,但相较前两家,在实力上似乎还有一定差距。复星应该能够看透这一点,只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半路杀出"。
      虽然从实力、入围时间上都处劣势,但复星绝不会是为了增加"战争"的精彩而义务"陪练",作为资本市场上屡屡出奇制胜的复星,眼看不可为而为之,目标何在?
      一位医药界人士表示,华润、华源是战争的两股主要力量,他们的重组方案各有千秋,政府难以取舍。复星的方案现在还是个谜,兵无常法,此时复星出场,说不定是来援助华源的。
      相对华润、华源、复星,东盛是最低调的,但它却最令前三家心惊胆寒。原因很简单:东盛手握奇兵!东盛在云南人脉复杂,当地一位重要的政府官员与东盛关系非同寻常。

      华润死守

           现在,虽然是四方混战,但只有华润、华源在明刀明枪攻守,华润死守,华源强攻。
      据了解,云南省政府一直想做大医药产业,按照政府的计划,到2010年全省医药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利润上10亿元。而云药集团几乎覆盖了整个云南省的国有制药企业,因此,重组从云药集团展开。
      2003年1月17日,由云药集团、华润、红塔投资、云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6.6亿元的云南云药有限公司(下称云药公司),华润斥资1.886亿元现金入股该公司,持28.57%股份,是第二大股东。按计划,新公司将在香港上市,融资后再回来反向收购,对云药集团属下的制药企业进行重组,最终解散云药集团。一个月后,云药公司收购了云南白药51%的股权,控股云南白药。
      云药公司的各方股东都看得很清楚,华润有两种企图:不仅想控股云药公司,而且希望通过二次收购,最终掌控云南白药、染指昆明制药(600422)。据一位接近石庆瑞的人士说,华润入股云南云药公司,是其向医药产业拓展的第一步,而之所以看中云南,是打算将云南当做自己的医药产业的基地,要打造华润第10个利润中心。
      谁知,风云突变,华源闪电登场了。今年3月7日,云南省副省长李兴华和云南白药总裁王明辉飞赴上海,商讨由华源出面,以增资扩股的形式重组云药集团(这意味云药集团不再解散),由华源控股。因为云药集团持有云药公司51%的股权,云药公司又持有云南白药51%的股权,如果谈判成功,华源在云药系内将形成"三级控股格局",全面掌控云药系。
      据了解,早在2002年,云药集团遵照省政府的意思,实行分立式改制,云药集团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暂时性、过渡性公司保留。主要职能是管理、盘活剥离国有资产,管理所属企业的国有股权,管理国有身份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待各项改革任务完成后即撤销。
      现在,很明显,政府已经决心对医药集团的重组推倒重来。至于政府为什么突然改弦易辙,尚不清楚。
      被华源抄了后路,遭釜底抽薪的华润,一下被推到极尴尬的处境中。"华润如果这一仗打败了,将关系到其整个医药产业命运,他们是将云南当成自己的医药大本营,等于老巢被剿"。
      华润开始艰苦的死守。
      据说,华润决心要打赢。云药集团目前的总资产约6亿元,华润总经理宁高宁开价10亿元换取云药集团控股权,并表示,只要当地政府提出投资要求,比如水泥、水电、啤酒等行业,但凡能够和华润有互补关系,华润可以掏钱投资。
      华润舍得拿真金白银投资,这个气魄到目前为止是其他4家所不及,包括华源。

      华源强攻

           华润开出高价,华源何以制胜?
      据了解,当初云南省政府和周玉成谈判时,华源提出:华源和上药集团同时出面重组云药集团,二者各占30%的股权。但云南省政府没有同意该设计方案。
      华源又出奇招:华源和上药集团占云药集团的股份由60%调低到50%,但不以资金、资产出资,而是以"三七"等药材种植的形式换取云药集团的股份。据了解,华源提出,在云南种植30万亩"三七",做其原材料供应基地。给农民签订收购协议,不仅帮助当地农民致富,而且每年能够给云南省带来100个亿的年产值,将大大提高医药产业占省GDP的比重。
      华源如何以种植方式入股现在还不清楚,但投行人士说,方式不是问题,华源可以先成立一家种植基地公司,以合并或资产出资的形式都可以和云药集团进行重组。
      此招一出,举座哗然。大家没有想到华源会设计出这样一个路径,但政府似乎被他描绘的这样一张大饼吸引了。
      用云南一位医药界人士的话说,云南医药产业是"两个1%",即总产值只占云南省工业总产值的1%,同时也只占到全国这一行业总产值的1%,各方面都不及兄弟省份的平均数,与"植物王国"乃至"药材王国"的称谓极不相称。
      增加医药产业占省GDP的比重一直是政府的心愿和心病,而华源设计这样的方案,明显是掌握了政府的心态。
      "省政府似乎对华源的方案很感兴趣,在和华润谈的时候,曾很直接地问他们:人家华源可以给云南带来100亿元的年产值,你们行吗?搞的华润压力很大",云药集团的那位高层说。

      馅饼还是"画饼"

           虽然华源善于把握政府心态,但还要考量华源是真投资还是假投资,如果真投资,真能有100亿元的年产值,是能够促进整个云南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华源就是云南的最优选择。但看华源此前运作的几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大手笔注资过。
      "如果政府最后果真选择华源,那就有好戏看了,在云南种'三七',根本不可能每年产生100亿元的产值。据测算,每年产生100亿元产值,至少要种120万亩,但整个云南省,适合种'三七'的土地只有约80万亩,而且,这些土地都分散在农民手中,不可能100%被利用起来。而且,云南还有其他多家制药企业以'三七'为原料,其中,包括昆明制药,不久前,昆明制药收购云南金泰的'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57.39%的股份,已经分割了'三七'原料市场的很大部分份额。更重要的是,'三七'种植也需要轮耕,轮耕期大约3年,否则,将出现大比例减产"。一位投资顾问公司的人士解释。
      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华源又改口,不说单纯种三七来产生100亿元的产值,而是种植+原材料+深加工+销售统共产生100亿元的年产值。但不清楚这个方案更详细的信息,也不知道其深加工基地放在什么地方、销售是不是单纯指其在云南省内的产品销售。
      《证券市场周刊》在关注整个重组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听说省政府给准重组方提出硬性的效益指标,如,重组云药集团后,每年将产生多少利润,多少利税等。如果政府不诉求这些,其重组云药集团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从重组的资金实力、市场开拓实力,我觉得华润比华源强。华源到目前为止,描绘的东西还是很模糊的,也很少说到投资额的事情,不像华润,一开口就喊出10个亿"。云南省一位政府官员说。
      据了解,在华润的产业发展规划里,是将云南作为其医药产业基地,原材料、深加工等都放在云南,其整个医药产业链对当地GDP的贡献可想而知。而且,华润的资金链稳固,已经形成的纺织、啤酒等九大产业群几乎都是盈利的,华润是想用九个利润中心来支撑医药产业,资金供给问题不大。华润在市场开拓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其香港的华润堂可以攻打海外市场,内地的超市直通OTC(非处方药)市场的通道。
      据了解,上海医药2003年销售额近200亿元,利润3亿元;云南白药同期销售额14亿元,利润1.2亿元。上海医药的利润率远低于云南白药。(记者 赵燕凌/证券市场周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1,986, 栏目计数: 6,323,567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