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富证券帐户突遭冻结 德隆入主后做了什么

    2004-05-20 08:56



        


      2004年5月10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刚刚长假归来的中富证券员工迎来不速之客。上午9点,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包括法警在内一行二十余名执法人员突袭中欣大厦17楼——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繁华商业街的中富证券总部。

      此时距德隆神秘介入中富仅仅半年不到。有关方面透露,由于1.7亿贷款纠纷,应株洲市商业银行请求,法院冻结中富证券银行帐户,此时中富证券帐上只剩区区几百万元,一家质量不错的券商如此之快地遭遇滑铁卢令人扼腕。

      半年来,德隆对中富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德隆淘金

      “中富证券上个月的工资没发,目前的情况比外界想象的还要严重。”中富证券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作为德隆集团人员,该人士受命到中富证券负责核心业务。

      仅仅在半年多以前,中富还有着令人放心的财表。

      根据2002年年度报表,中富银行存款3.96亿(主要包括公司存款和客户存款两项),其中公司存款2000万,客户存款(保证金)3.75亿;自营证券3.47亿。

      2003年中期报表,银行存款7.05亿,其中自有资金存款增至1.1亿;自营证券2.5亿。

      截至2003年6月30日,中富质押借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证券款、长期借款几大负债科目均为零。可谓无债一身轻。

      中富证券的资产质量一直不错,某内部人士曾感叹德隆独到的眼光,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熊市之后,依旧可以找到质量如此不错的券商。

      2003年年度报表,情况悄悄出现变化。截至12月31日,银行存款5.79亿,其中公司存款增至2.36亿;自营证券为4.14亿。

      与公司存款增加相对应的是,其中发生短期借款1.26亿、拆入资金2亿、卖出回购证券款1.59亿。

      短期借款中,2003年9月26日、10月9日、10月30日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发生共计三笔质押借款,金额分别为6900万、3100万、2600万。借款期限均为6个月,分别在2004年3月25日、4月8日、4月29日到期。质押物为公司自营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老三股均在2004年3月25日前后开始下跌。在短期拆入资金方面,2003年12月29日、12月30日分别向中国建设银行拆入两笔各为1亿的资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卖出回购证券款1.6亿。

      如果从2003年年报看到的只是借款一项,2004年在资金帐上发生的一切则彻底将中富陷入深渊。

      虽然尚无2004年财务报表,但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足以说明许多。

      “2004年中富证券向株洲市商业银行借款1.7亿,正是这笔借款引发纠纷,帐户遭到法院冻结”,中富证券知情人士透露。

      德隆总部通过各种方式如帐内、帐外,表内、表外从中富抽取资金,2004年3月份老三股下跌后,形势更是急转直下,资金频频被抽走,该人士表示,目前中富证券银行帐户上只剩下几百万资金,还被法院冻结。

      明知道钱拿去买老三股,为什么不拒绝呢?

      该人士颇感无奈,“有时候就是一个电话,德隆高层直接给中富工作人员电话,承诺三天或者一周还,可从来没有还过。”

      自营证券和委托理财资金则成为德隆护盘先锋。

      新疆屯河2003年年报,中富证券名列流通股股东第二位,持股354万。以2003年12月31日的股价14.62元计算,帐面上的投入5000多万。多次新疆屯河超过7%的股票跌停中,中富证券上海、深圳营业部都榜上有名。以合金投资为例,4月30日,上海南京西路营业部有206万元的成交额,5月10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有2339万元的成交额。

      据悉,中富证券急缺资金,职工四金、电话费、办公费等等都没有缴纳。

      “自营盘4个亿左右,委托理财在9个亿左右,大部分购买的是老三股,中富证券为德隆护盘的资金不下10亿。”中富证券某投资人士透露。

      隐身德隆

      和在德恒证券、恒信证券的做法不同,德隆从未承认中富是其麾下嫡系。

      “从法律角度上讲,的确如此,但在事实面前,这种辩解非常苍白”,中富证券另一人士表示,“德隆入主没有获得监管层批准,工商注册也没有成功”。

      中富证券的股权原本就是迷雾重重。

      作为一家期货交易所改制而来的券商,注册在海南的中富证券遭遇经营困境,2001年1月14日,申请迁往上海。

      但中富没有因此时来运转,反而此后命运多舛。

      根据记者在上海市工商局查阅的信息,2002年1月,中富证券增资扩股及迁址上海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本次增资扩股中,金飞民航、华龙旅游、北京中融分别出资1.02亿,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温州信托出资5132万,上海中融出资6628万,中科联控股出资640万,注册资本增至5.1亿,原有四股东出资不变。

      回忆当年往事,在海南证管办某人士的印象中,现身中富的是首都机场的一个下属公司即金飞民航。

      实际上,首都机场和金飞民航并非上下属关系,2002年12月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挂牌,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是其股东之一,两公司均为民航总局直属企业单位。

      “表面上是并列第一大股东,实际上首都机场通过关联公司等方式,是公司绝对的第一大股东。”一位曾经在中富证券位于核心位置的某人士透露。

      外界猜测,德隆控制中富是接了首都机场的盘,至于没有完成股权转让,德隆如何控制公司,不得而知。

      2003年7月开始德隆陆续派人进驻中富证券,当时原总经理毕劲松尚未离任,彭军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空降中富,主持工作。

      德隆始终希望保守这个秘密。

      “大家只知道德隆进来了,但谁是德隆的人、谁是招聘的人,德隆来了多少人我们并不清楚,”中富证券一位高级经理向本报记者表示。此后,包括唐氏兄弟和中富证券高层多次公开否认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趣的是,德隆入主后,中富总裁四易其主。后来的三位总裁的履历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德隆的介入。

      作为首都机场时代的掌门人,毕劲松赴任民生证券在意料之中。2003年年底,彭军也黯然告别呆了四个月的中富,之前彭在金新信托是分管西北证券业务的总经理。

      很快,来自德隆系下另一嫡系恒信证券高层的申尔上任,据称其带来一批恒信证券人士。3个月后动荡的中富迎来半年之内的第四任CEO娄群,娄此前担任宏源证券某营业部总经理,该营业部与德隆一直保持业务往来。

      倒戈在即?

      5月17日,记者拜访了这家处于旋涡中的证券公司。

      “业务还在正常开展,由于情况比较复杂,不方便透露过多信息。”几句应酬后,中富证券办公室负责人匆匆离去。

      据悉,近期以来,德隆方面很少有什么表态传达到公司,中富试图联系德隆集团高层也很难。由于股权不多,温州信托的积极性有限,首都机场倒是来了人,毕竟在法律上,首都机场还是中富的大股东。

      “公司人心涣散,如果银行逼债,私底下准备反诉德隆,就如湘火炬一样。”中富证券人士透露,“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保全公司是最现实的。”

      在中富证券南京西路营业部,在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与工作人员交流时,该营业部工作人员极力回避与德隆的关系。

      据了解,在德隆介入之前,中富证券经纪业务的创新走在全国同行前列,中富率先在全国采用了集中交易模式,这在全国是第一家。

      2003年10月,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来到公司,并派来了5个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为中富证券设计《中富证券战略规划及管理体系再造》,准备大展宏图,只是后来随着形势的恶化,没有下文。

      中富操作一向是比较规范。国债回购没有黑洞。如果有理想的买家,转让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如果自营盘和委托理财都购买了老三股,谁还敢接盘呢?

      “德隆产业整合的理念并没有错。”熟悉德隆集团的某人士说,“只是产业整合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应该以牺牲其他企业的利益为代价,产业整合需要量力而行。”

      一位当事人回忆,同样是在海南,2001年德隆对正在筹建当中的金元证券递上了橄榄枝,势在必得,结果却是未能如愿,因为监管层投了反对票,方案在海南证管办就被卡住了。

      金元证券幸运地回避了风险,同样是从海南走出的券商,中富却没有那么幸运。证监会不批准德隆进入,事实上,其依旧成了中富证券的主人,谁该为此负责呢?(记者 汪涛/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3,105, 栏目计数: 6,324,538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