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债市风险殃及上市公司

    2004-05-21 08:36



        

        记者 牛洪军

        日前,用友软件决定将所持有的国债资产按原始成本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控股股东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无独有偶,同日,成发科技披露,今年5月14日前公司将初始投资成本为4085.6万元的国债全部处置,实际取得价款3211.9万元。公司此前已计提了399万元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本次处置确认当期投资损失为474.7万元。

        近期,由于国债市场出现暴跌,国债托管方发生重大问题等原因,部分上市公司加大了国债处置力度,要么认亏出局,要么计提大额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一时间国债投资风险风生水起,给一向认为投资国债“只赚不赔”的上市公司一贴“清心剂”。

        风险权衡 重金投资国债

        近年,由于委托股票投资风险不断加大,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收益大幅缩水,部分公司出现了亏损,甚至威胁到本金如期收回。相比之下,风险较小、资金变现能力较强的国债投资,逐渐受到现金流较为充足的上市公司的宠爱。部分上市公司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利用闲置资金进行国债投资,以实现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收益。尽管近期国债市场出现了暴跌,但依然没有抑制住部分上市公司进行国债投资的激情。

        日前,重庆港九年度股东大会决定授权董事会进行总金额不超过1.5亿元的国债委托投资,这已是该公司连续4年来将巨额资金委托投资国债。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有2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国债投资事项,涉及金额为33.18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投资额为1.19亿元。其中,东方锅炉投资额最高,今年3月5日,董事会同意公司购买国债的总额度高达5亿元。

        市场变化  投资风险凸现

        近期,由于国债市场行情出现大幅下挫、受托方挪用国债资金或出现重大经营问题等,上市公司进行国债投资在市场、受托方信用、经营等方面承受的风险逐步显现。

        2003年8月,国债指数开始出现下跌,9月下滑趋势加速,由此踏上了漫漫熊途,从101点下挫至目前的91点。同期的010107券由112元暴跌到90元,跌幅近20%。此间进行国债投资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未能独善其身,要么投资出现亏损,要么被迫将国债持有期延长。

        2月20日,厦门机场披露,公司委托东方证券托管的4000万元国债资金已收回,投资损失43.29万元。伊利股份则出现了投资浮亏。从2002年11月起公司累计汇款3亿元至闽发证券北京营业部购入国债,截至2004年2月27日,收回资金1.87亿元,目前尚有部分国债未卖出,按收盘价计算余额市价总值为1.07亿元,浮亏为600万元。

        受托方信用及经营风险是上市公司承担的另一个风险。因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国债投资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虽证监会曾颁布《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的通知》,对委托双方的权利义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但对投资管理公司却未涉及,这给投资管理公司以可乘之机。

        外高桥曾于2002年与上海中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为期9个月及7个月的委托国债投资协议,合同总金额为1.1亿元,后发现资金被挪用,公司为此在2002年计提了坏账准备5168.45万元。为追回损失,公司今年已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业内人士提示,上市公司将资金交给专业投资机构后, 部分机构在购买债券后并不马上将债券交给委托方,而是将债券回购,再利用回购资金进行股票投资。而一旦投资机构出现投资或经营风险,上市公司资金安全将受到威胁。

        部分上市公司在专注国债投资的同时,却没有致力于发展公司的主业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如此舍本逐末,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3月15日,湖南某公司决定以13000万元巨资购买国债,而同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每股亏损0.51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04元。专家分析公司在近年业绩连续下滑、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进行巨额国债投资的原因,与其多年来依靠投资收益来美化报表有关。

        客观对待  注重风险防范

        专业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将巨额资金进行国债投资也不应一概否定。毕竟部分公司在主业发展的同时进行国债投资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资产多元化。目前国债行情跌幅已深,010107券收益率达5.12%,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已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只是要注意提高风险意识。

        对于国债投资风险的防范,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首先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摒弃国债投资“保赚不赔”的思想。其次,公司进行国债投资,要结合经营业绩、业务发展、现金流量、投资项目进度等综合考虑,不应偏废主业。第三,上市公司需结合国家政策、市场行情等择机而入,而不应盲目跟从。(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1,234, 栏目计数: 6,322,865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