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万盟投资董事长王巍:德隆兴衰的制度环境

    2004-06-07 19:07


    证券市场周刊/王 巍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


      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在经过横向、纵向、多元和融资等四个阶段、长达一个世纪的并购浪潮后,才进入目前的所谓战略整合时代的。每个阶段的并购都改造并建立了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企业基础,企业家的观念和管理能力也大有差异。十几年下来,德隆集团毕竟拥有了几百亿资产、近两百家企业,参与了十几个产业。这种构筑在资本市场上一览众山小的成就,大大强化了德隆创始人的自信力和使命感,他们真诚地希望通过体制改造和管理提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甚至是面向产业的整合能力。这种高远立意,不得不在相当初级的非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展开,很像是个唐吉.珂德式的悲剧。

      正是中国章法无度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德隆的昨日,也导致了德隆的今天。德隆集团的暴发和维持基本上依赖两大支撑体系——即上市公司群和金融机构群,实质上就是一个金融体系的孪生体,即上市公司为主体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资金市场。这个市场是垄断的,变幻莫测的、非市场的,对企业家而言也是不可理喻的。历年来,中国金融体制一向以中央政府的政治取向为本,以计划管理为原则,以控制市场为成就。银根松紧的调控、重大金融政策法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统统定于一尊。时而制造重大利好消息让民间投资人收购国企上市公司为其亏损买单,为国家鼓励的产业和企业注资输血;时而以经济调整为由单方面停止贷款或改变条件、釜底抽薪将银行危机生生地转嫁为企业危机。最近,更有“不要与中央银行博弈”的说法,实在令业界诧异,市场经济居然是政府独步天下的时代么。不给企业家和投资人一个合理预期的空间,不打开政府管制部门的黑匣子,这个社会就永不会有信用可谈,更不可能有什么可持续的经济崛起。当一个雄心万丈的企业家将自己的理想坚定地依赖这个体系上的时候,悲剧注定要发生。德隆创始人的一个司机居然当上了几十亿信托公司的负责人,你可以感叹德隆集团胸怀狭隘欺天下无人,但金融监管部门责任何在?今天德隆集团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所谓违规操作成为千夫所指,但长期以来默许甚至便利其行为的各级监管机构如何定位自己的责任?德隆的“原罪”自不待言,宽待了乃至制造了一大批旨在圈钱的上市公司和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的“原罪”何在?如何建立公正的管制体系,如何制约政府的非经济行为,远比德隆重组更为迫切,更有意义。大多数我们熟悉的政府金融机构的重组都是非市场的方式处理的,如中农信、中创、海发行、南方证券等,德隆金融集团的重组可以给市场一个机会,不要给太多伦理评价、政治鉴定和行政干预。政府既然可以公然动用外汇储备这种公共的资源给自己的亏损银行注入资本,也应当允许德隆等民营企业集团运用合法的所有手段自救,更应当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与德隆集团进行交易。这也是展示中国监管环境的成熟和规范。德隆的失败也许是无可避免的,但它有可能成功地让社会高度关注金融和监管环境的重组,从而使后来者获得生机。

      入世后的两年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和世界认可的快速增长,但民营企业群体却是反周期的后退。如近年出现大量民营领袖企业的困境,看到了托普集团、科利华集团、尊荣集团的衰败,也看风云人物的如李经纬事件、仰融事件、铁本事件等等。我们也许不应当将这些高调的强势人物的兴衰视为群体的表征,但无可否认的是,德隆这样的集团几乎代表了大多数民营企业追求的境界。德隆的兴衰给企业家们一个新的机会审视自己:在雄心勃勃地重组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时刻,是不是先重组中国民营企业的不良资产?在一相情愿地为国企亏损买单之时,是否考虑谁会为你的失败买单?德隆困境是小概率事件时要批判德隆,当一大批民营企业出现类似困境时就应当讨论环境因素了。

      培养一个百年老店的全球公司,需要无数同类公司或相关公司作为失败的战利品,孕育出中国本土国有企业的强者,也需要类似的代价,甚至动用国家外汇来输血,在一无所有中拼杀出来的中国本土民营企业集团必定要经历更为惨烈的牺牲,而这也许是必要的代价。南德集团倒下了,起来了一批会运作资本的企业;尊荣集团倒下了,推动了一批资本家进入产业;德隆集团也许会倒下去,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如何自处?德隆也许会站起来,这取决于今天的社会和商业环境。重组德隆,就是在重组我们自己,重组中国企业界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重组中国的管制环境和经济崛起的社会基础。

      (作者为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913,254, 栏目计数: 6,324,681
    ©2001-2025,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