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柴景雯
据中国证券报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截至今日,2004年已有61家公司首发,募资总额达25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20亿,增幅近90%。这一数字已超过2000年上半年254.4亿元募资额,虽然距1997年上半年首发融资436亿元的历史高点有一定差距,但离1998年上半年首发64家A股、募资260.9亿元的次高点仅一步之遥。按目前的发行速度推算,今年上半年首发融资总额将创下七年来新高。
首发融资实现突破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据统计,扣除春节、五一休市,平均每周有3家公司发行新股。今年已有61家公司发行新股,是2003年、2002年上半年发行数量(29家)的两倍,也超过了2000年同期51家的发行数量。其次,深交所新股发行重新启动,自6月2日中小企业板块首家公司发行至今,已有12家中小公司发行,募资总额达31.9亿元。深交所自2000年10月停止新股发行后,证券市场IPO融资额连续下降。从2001年至2003年间,沪市每年发行新股家数不足70只,仅是2000年沪深两市141只新股发行数量的一半。此次中小企业板块的开设,不仅恢复了深交所的筹资功能,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打开了融资之门。
虽然首发筹资额度总体上升,但单只新股募集资金量显著减少。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申请首发(IPO)公司的募集资金量上限作出明确规定:扣除老股东独享的滚存未分配利润后,不超过净资产值的两倍。这一刚性规定遏制了一些企业盲目筹资的冲动。对比2000年以来上半年首发个股融资情况,今年平均个股融资为4.18亿元,个股融资持续下降。同时,发行市盈率也继续走低,在今年已发行的61家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18倍,其中9家低于15倍,这与近两年发行市盈率大部分集中在20倍相比明显走低。(中证网)
扩容加速重创小股民 二百亿融资换来上千亿市值损失
虽然近两个交易日出现反弹,但却难改沪深股指重心持续下移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市场扩容却迎来了一个相对高峰。六月份到现在尽管只有11个交易日,却已有16只新股发行,最终导致市场一蹶不振。
高速融资=市值损失?
据统计显示,在5月份,沪深两市市值损失了1062.33亿元。但与此同时,扩容节奏却上了一个水平,5月份的中国证券市场筹资额达到了215.93亿元,为今年前五个月的新高。伴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开设,6月份的新股扩容再上一个新台阶,平均每周发行四至七只股票,上市三只股票,据称剩下来的将准备一次性“打包”上市交易。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6月份的沪指急速暴跌148点,使市场投资者再受重创。截至6月15日,沪深两市市值只有42029亿元,较5月31日减少了2713亿元,几百亿元的融资额却换来了几千亿元的市值损失。人们不仅要问,这样的投资到底值不值?
高速扩容缘于三个原因
新股的扩容节奏加快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需要一批新股加盟以便单独组建指数。可以说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是此次扩容节奏加快的一个直接动因。其次,是为了减轻存量拟上市公司的压力。据悉,截止到2003年底,已“过会”的候发公司约为60余家,这些首发公司均是在老发审委手上“过会”的。而今年以来,由于共有44家首发公司“过会”,61家首发公司相继发行,一增一减,存量候发公司下降了17家,目前已“过会”的候发公司约为50家左右。这也意味着在老发审委手上“过会”的首发公司已被基本“消化”,目前可能不足10家了,已为将来发审委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发行节奏做好了准备,尤其是对建行、新华人寿等大盘股的发行铺平了道路。
第三,市场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不管市场是否低迷,只要新股有人买就照发不误,因为有人买就意味着新股有市场。但问题是博汇纸业在上市后的第六个交易日就跌破了发行价,这样下去,新股的快乐日子还有多远呢?因为长丰汽车离发行价只有一步之遥,济南钢铁还未上市就已经有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忧虑之声。可以说如果市场再低迷,如果新股发行节奏再如此快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股没有人要,这样新股会否还有市场呢?
扩容加速造成两大影响
新股扩容节奏的加快对市场造成两大影响。首先,加重了市场资金面的紧张。一方面,资金黑洞的不断爆发已引发了一些避险资金持续从二级市场撤离;另一方面,新股的快速扩容需要资金消化,这对当前本已紧张的资金面施加了空前的双重压力,市场只得采取“割老股换新股”的办法来减少损失,进而导致市场因资金缺血和面临抛压出现连续性的下跌。
其次,新股的大跃进极易造成上市公司质地的良莠不分。近期的新股在上市后均没有上佳表现,其中,博汇纸业跌破发行价、新五丰高开低走,这些新股没有一个能够成为市场的“稳定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又怎么能够企稳呢?更重要的是,个别新股发行上市后就大剂量地向老股东分红,恶意圈钱的嘴脸暴露无遗,而这样的公司居然也能在发审委的“明察秋毫”下堂而皇之地上市融资,自然给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抵触情绪。如此看来,中国股市已经到了一个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否则很难获得喘息的机会。(秦洪/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