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短线徘徊不改中线趋势明朗向上
昨天本网站风云测市预测栏目预测周三今日是:重新寻找领军角色,国企股再次担任重任,指数再次靠近年均线,成功则一马平川,反之还需要时间。最终均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指数转折将超出“5.19”的完整涵义。
从今天市况看,果然如此-----无论是超跌而涨短线分化的科技股,还是前期超强趋势短线滞涨的国企股均出现了尝试成为领军角色的动作,指数再次盘中靠近年均线之后,暂时没有成功站稳,但跌幅也不深,基本平盘微跌收盘。表明指数还需要时间。
从今日看,科技股盘中再趁强,群众基础也变得有所削弱,国企股也是如此,如此说明目前行情并非是人们诚心要出局,实在是有图形好看后坐轿者多,抬轿子者少的缘故需要短线回吐,但下跌不甘上涨也犹豫,而部分行动比较自主的人们则是只要短线没有机会,就会选择暂时不呆在其中,于是目前无论是“超高空运行”,还是“超低空运行”个股,在控盘主力资金相对懒惰之中,已使得短线它们均处在可能“千锤百炼”当中。
以上并是眼前大盘的客观状态,那么我们又如何主观判断后市趋向呢?
一则目前管理层,短线对银证合作之中所谓的集合性受托投资理财业务的叫停,属于暂时性抑制性政策,但大的方面,即便政策再严厉,也不会完全终止人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合规做法;只要管理层制订出管理方法,今后此项业务照样能够实施,只不过需要引导和规范,以避免出现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险;故属于疏导,暂时限定。大方面看,由于一季度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且对全年GDP增长贡献率较高,目前在方方面面认识到“非典”负面影响后,已确定两手抓,即争取战胜“非典”和恢复、发展经济的双胜利,如此我们的经济政策,包括最终股市的政策就不可能是单纯的疏导和限定,而应倾向于最终扩张性政策,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不能关起门来或者停顿下来,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只有崛起才有希望,“飞翔”才有生机。这是本栏昨天思考《人们日报》最新社论得出的感想。
目前五月行情仍受到政策面的影响,并像以往一样,先期仍是扑朔迷离,甚至有基本面的抑制作用,但相信不久就有一些趋势性方向性完全表现出扩张性的政策导向,包括目前因非典影响暂时程序耽搁的“QFII”投资资格审批,以及最终社保基金选择加快入市步伐等等。
这是一种判断,另一种判断是依据技术面分析中对KDJ指标的特殊理解,这一点我们在第二个单元之中去分析。
最终,如果在守住半年均线,并以60日均线为滑道,一旦有效越过年均线,且使此三均线变成完全的多头排列,则指数最终必将腾飞,而眼前任何曲折,只会加快这一天的到来,“愈挫愈奋”是总基调,这一点不会改变!
(二)是“张弓搭箭”还是简单退缩?
目前无论哪个阵营的板块类型均出现多空分歧,但早已脱颖而出超级牛股照样曲折后走强,尤其是汽车股等强势超级品种。
股市往往是这样一个地方,当过去两年中很多时间需要勇气出局的时候,人们往往耽于幻想不动,反之当眼前最需要耐心持股的时候,人们又反而沉不住气。如此很多人可能在最漫长的熊市成为堂吉轲德式的斗牛士角色,而当真正牛市到来时则变得畏首畏尾。该马放南山却绷紧琴弦,如今需要大胆,却无力或无心“张弓搭箭”了!
另外技术分析方面也往往一知半解,比如当KDJ进入20,以为是超卖,会反弹,其实凡是能够进入20表明已经是弱势,往往会形成主跌段,此时需要的不是耐心持股,而是具有勇气出局;反之当KDJ指标穿越50进入75之上,且拒绝死叉折返70或50以下,则表明属于绝对强势,不是通俗意义上所谓超买,此时会加速上涨,不应按照传统分析进行所谓有勇气卖出,而是具有耐心持股。
眼前就属于后一种。表面上是青黄不接,其实是大有可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无论过去市况中生存状况如何,所有幸存的在熊市中长期坚持抗战的坚强不屈的斗士们,千万不要在“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沉睡过去或浑然不知或者失去耐心”!
眼前选择甄别是重要的,但千锤百炼之后,最终太阳照样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