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赵晓:三重冲击下的宏观调控难局

    2005-06-05 15:45


    21世纪经济报道/赵晓  



      与美国不同,我国CPI和平减指数的走势主要受投资和消费相对结构的影响。

      PPI带动CPI涨落

      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关系。所谓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简称PPI”,在我国是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替代的,表示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PPI和CPI由于政府补贴、消费税和销售成本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PPI上涨,最终会通过价格传导,影响CPI上涨。从供给角度,PPI很大程度上决定着CPI,从需求角度,CPI反过来也影响PPI。具体而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扬,有时候还会显现互为传递。图2是我国的PPI、CPI及GDP增长率变动趋势图。

      经验表明,我国的价格波动变化更多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价格体制改革,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周期变化。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的价格波动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从上涨的幅度来看,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图2看,通常是PPI先大幅度上涨,继而带动CPI的上涨,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一是经济增长(回落)与物价增长(回落)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反应,大体为1年左右。具体表现在当经济增长(回落)加快时,物价上涨(回落)的加快要滞后1年。二是物价上涨(回落)与经济增长(回落)之间存在正负加速度关系。当经济趋向或处于高速增长时,物价上升幅度滞后1年后即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时,随后的物价回落更快。三是经济周期有多长,物价变动的周期也有多长。

      理论上居民消费价格受工业品价格影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期。经过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研究表明,CPI滞后3-6个月与PPI相关性最高;其中与生活资料包括食品类、衣着类等出厂价格指数相关程度非常密切而且基本没有时滞;与生产资料采掘工业、加工工业等出厂价格指数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滞后期,滞后12个月的月份相关度最高,亦即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到居民消费价格的传递滞后期大约为1年(图3)。不同价格指数间高度相关的时段大体为3个月左右,随之其相关度逐渐衰减。由于价格传递的过程受生产和消费诸多环节的影响,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属于直接传递,其他则属于间接传递。

      行业价格传导障碍之源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供需结构性不均衡导致上下游行业价格传导障碍的问题的确存在:面对市场上的各种旺盛的需求,煤电油瓶颈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偏高,推动企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升,但上下游企业价格传导机制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消费价格偏离了生产价格,还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长此以往,必将打击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图4中的走势看,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三大价格指数涨幅之间出现较大差异。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又高于居民消费价格。当然,两组关系不能排除传导上的滞后性,但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的价格传导则存在严重滞后甚至断裂。据称中国只有15%-25%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能够向消费价格传递。

      同时,当前正值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迅速接轨之际,国际初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高了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此次是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给冲击。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消费物价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国内市场上大部分商品已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企业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的空间有限,使得生产资料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的效率非常之低。但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制造业加工中心,与国际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受外部冲击的可能也越来越大。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进口成本上升,继而上游价格PPI持续快速增长,由于加工制造业生产的主要是国内无足够内在需求消化的制成品,因此原材料涨价,使之面临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有效需求不足的两难境地。

      同样,由于“萧条经济”的回归,各国尤其是亚洲产出端竞争激烈,企业PPI并不能完全传导至消费与零售领域,直接的后果便是压薄国内制造业利润空间,并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而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两者差距增长。内需不足,外需强劲,总需求结构性的不平衡,倘若环境有变,很可能对国内经济带来一轮新波动,甚至通缩压力。

      显然,在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各种价格指标会呈现不同的波动走势,反映出经济不同层面的状况和表象,因此只有将它们综合起来权衡,结果才可能得到比较真实和完整的信息。当前,在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下,GDP平减指数与CPI出现背离恰恰反映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局部产业需求及外部需求冲击和原材料供给冲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这增大了宏观政策调控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难度。

      最主要的结论就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单一的需求管理不能尽如人意,当前宏观调控在需求管理上应适当保持利率和货币政策的稳定,同以实施适当的供给管理政策(如国有企业改革、放松管制、推进结构调整),并且组合性地使用参数调控手段和非参数调控手段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本文关于物价比较的研究是与北京科技大学陈光磊合作完成)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057,048, 栏目计数: 5,185,16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