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中国股市如何消除政策市烙印

    2007-07-17 09:18



    www.hexun.com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石建勋


      ●股市大幅波动不利经济稳定

      ●需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强调用法律来管理规范市场

      ●运用市场手段调控供求关系

      自5月30日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股市非理性连续快速上涨的趋势得到有效抑制,与此同时,市场出现了多次非理性的连续下跌甚至暴跌和大幅度震荡,整个市场一直沉浸在对政策调控的恐惧中,近一段时间来的市场走势,始终离不开政策面的影响。由于担心政府在周末可能发布新的调控政策,现在股市又患上了“周末综合症”,这是很不正常的。如果长此下去,中国股市将继续带着“政策市”的烙印,重新步入漫漫“熊途”,从而丧失完善和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好时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由于缺少经验,特别是法律不健全,制定一些政策来划定市场的大致框架是有其必要性的,即使有些政策可能不周到,由于当时的市场规模还很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也不是很大。但是,今天的股市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其影响来看,已和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可同日而语,股市的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政策调整而引起的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有影响,而且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随着市场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特别是在《证券法》、《公司法》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管理部门更应该注重用法律来管理、规范市场,用制度自觉规范和约束政府的行为,如果依然过度倚重政策,根据一时一地的需要,经常利用政策来实现所谓调控目的,它起到的效果往往只是使市场产生过多的波动,为了短期目标的实现而伤害到市场的长远利益,而政策制定者也很容易被市场“绑架”,陷于被动局面。

      鉴于以往我国股市长期处于政策主导的“政策市”,鉴于目前市场处于政策敏感期,心理对政策影响的承受能力较为脆弱。为此,针对股市的各项直接和间接调控政策应进一步增强可预期性,防止政策“上下左右”地频繁摇摆,避免“政策波动”幅度太大的局面发生,应当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投资者以明确的政策预期。调控股市的政策信息披露应该规范和透明,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发布过程中应当慎之又慎,特别是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不能太过轻率与随意,不能搞突然袭击,一项政策的发布要有预告和一定的过渡期,在一些重大调控政策出台之前,让市场对相关政策有充分的时间预判,充分认识和理解可能的政策意图,合理预期并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增强对政策影响的承受能力,可以避免市场对调控政策的误读,避免市场大起大落。而对市场不断流传的各种调控政策谣言,政府要及时辟谣和澄清,从而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避免让投资者经常提心吊胆,无所适从。

      针对当前市场供求失衡的主要矛盾,最重要的调控措施应该是运用市场化手段调控股市的供求关系。在调控供求关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力度和步骤,把握好调控“供”与“求”关系的动态平衡,既要及时调控股市非理性的连续上涨,又要及时调控股市非理性的连续下跌甚至暴跌和大幅度震荡,以维护整个市场的和谐平衡。另外,应摒弃简单的压制投资需求的“需求端”管理方式,而应在扩大供应的“供应端”开动脑筋,以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信心,有效引导巨额资金的走向,促进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说5月30日之前采取市场化的组合调控手段并发挥效应有一个滞后期的话,那么鉴于调高印花税的应急调控任务已完成并产生明显的效果,鉴于目前抑制股市非理性连续上涨的市场化组合手段已经产生并将持续产生明显的效果,鉴于目前市场出现的“政策性”恐慌和多次非理性的大幅度下跌和震荡,为恢复投资者信心,避免市场大幅震荡波动并发生由“牛市”到“熊市”根本性的趋势逆转,当前应该采取调低印花税或改为单向收费(即买入不交税卖出交税)等“政策性”利多措施,以“政策性”利多和利空措施的平衡来维持市场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以保持市场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116,328, 栏目计数: 5,195,57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