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人生何处不相逢?--解读百姓身边的“太空文明”

    2007-10-24 08:37


     
    2007年10月23日 11:37:27  来源:新华网
     

       航天技术:人生何处不相逢?——解读百姓身边的“太空文明”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黄明、孙彦新、李宣良)卫星电视、移动电话、数码照片……航天技术诞生之初,或许没有人会想到,有一天,它会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密接触”。

        令人同样意外的是,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几十年来,航天技术的发展,让原本遥不可及的“太空文明”,已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触手可及。

        卫星技术:天涯若比邻

         10月13日,几名前来参观的专业人员在“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模型前交谈。 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仅一个卫星通信技术,就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救援、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告诉记者。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今天,我国的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的传输任务。

        世界杯、奥运会……卫星电视让我们足不出户,尽知天下大事。不仅如此,运用航天技术研制出的数字电视机顶盒,还可以接收有线数字电视信号,让我们收看到更多频道、更加清晰的节目。

        日子天天过,冷暖谁先知?几十年来,与百姓心贴心的“太空文明”,当然少不了气象卫星提供的“天气预报”。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气象台天气预报组组长李永辉说:“目前用于航天器回收的天气预报方法,还可以服务于一些体育赛事的天气预报。例如,可以直接用于北京奥运会某一场馆、某一时段的天气预报,甚至可以细化到预测半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损失高达2000亿元。近年来,我国广泛利用卫星遥感对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进行预报和评估,使国家每年减少自然灾害损失达数百亿元。

        卫星还能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量估计与病虫害预报,为渔民提供鱼类的位置信息。“我国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已经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能力,能够看到海洋的物产情况,哪个地方有鱼群,鱼群大致有多大都能判断,作用不言而喻。”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说。

        空间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空具有在地球上难以模拟的、独特的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等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导植物性状变异,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就是太空育种。

        自1987年以来,我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

        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有43个品系在大面积种植推广,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和甘肃等地都有太空育种基地。“航椒三号、四号”“太空葫芦瓜”“航茄一号、三号”……这些可口的太空蔬菜,营养成分普遍提高了30%-46%,已经摆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人类近半个世纪的空间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有的已经用于改善人类生活,有的将在不远的将来体现到百姓生活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胡文瑞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从人命关天的“人造心脏”、肾透析技术,到脚上的一双旅游鞋,无不是空间技术的“杰作”。

        我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胡文瑞介绍,在人体的几百万种蛋白质中,人类已经了解的不足百分之一。“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蛋白质可以生长出很大的晶体,可以用来进行结构分析。如果应用到制药上,每分析成功一种蛋白质的结构就会生产出一个新产品。”

        据悉,美国用于开发一种新药的研发费用一般在5亿到10亿美元,平均耗时5年左右。空间环境下研究蛋白质无疑会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其成果可能用来改变人类健康状况,解决食品、医药等问题,大大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胡文瑞估计,把这些变为现实,“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然而,成果一旦应用,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将是难以估料的。”

        探测月球:深空探测,天机无限

        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说,月球的探测前景非常诱人。

        月球上已知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月球表面的不同岩石富含硅、铝、钾、磷、铀、钍和稀土元素。据初步估算,月岩中的稀土元素达225亿吨至450亿吨,铀元素达50亿吨。

        在月球表面厚厚的尘土里,还蕴藏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氦-3。这种燃料是可供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地球上的全部储量只有15吨左右。据估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达100万至500万吨,能够满足人类上万年的需求。

        月球的环境,有着地球无法复制的优点:高洁净、微重力、没有磁场、没有大气,地质状态非常稳定。“这是极好的环境,有很多东西在地球上是不能生产出来的,那么只有在月球上能生产,如一些特别昂贵的生物制品、药品,以及很多特殊的材料。”欧阳自远说。

        月球,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还可能是人类探测更遥远天体和宇宙空间的理想平台。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比地球表面稳定得多,这使其成为架设天体望远镜和遥感器的极好场所。同时,月球没有大气层,设置在月球上的观测系统能比地面同样的系统更清晰地对天体进行观测。

        深空探测,天机无限。

        当年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派生出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包括航天航空、军事、通信、材料、医疗卫生、计算机等。阿波罗计划当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4到5美元的产出,带动了上世纪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

        “嫦娥”,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应该说我们国家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在科学和技术上应该是已经成熟的,从技术上看也是可行的。嫦娥一号工程的实现,将使得我国在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突破性、创新性的进展。”欧阳自远说。

        解放日报:距离200米!探营“嫦娥一号”

        据专家透露,“嫦娥一号”体重两吨多,是一颗小型科学探测卫星,运载它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是金牌火箭,此前已经连续发射15次,成功率100%。由于发射任务的需要,塔台的回转平台已经关闭,看不到其中的火箭,但能看到塔架上下不时有灯光闪烁。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塔内自然采光有限,科技人员工作时,需要人工照明。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5项技术改造迎接“嫦娥”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绕月探测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李尚福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自200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发射场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在测试发射分系统、测控分系统、通信分系统、气象分系统和保障分系统等5大分系统中,进行了100多项改造,其中25项是专门针对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需要进行的。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6,126,315, 栏目计数: 5,198,02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